哈尼族的历史是怎样的?其发展又是怎样的

Posted 哈尼族

篇首语: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哈尼族的历史是怎样的?其发展又是怎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哈尼族的历史是怎样的?其发展又是怎样的

哈尼族现有人口1254800人(1990年),主要聚居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四县,思茅地区的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镇源彝族哈尼族自治县、景东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澜沧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景洪、勐腊、勐海县,以及玉溪地区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新平县等。以上这些县集中了哈尼族95%以上的人口,其余散居于建水、石屏、思茅、孟连、景谷、玉溪、峨山、易门、通海、双柏、晋宁、禄劝等县市。

哈尼族与汉、白、彝、傣、拉祜、苗、瑶、回、壮、布朗等民族交错而居。居住区域面积近20万平方公里,这一区域内有耸峙亘古的两大山系--哀牢山和无量山,有日夜喧腾的三大江流——红河、把边江和澜沧江。哈尼族居住的半山区,海拔约在800-2500米之间,月平均气温最高为31℃-33℃,最低气温为2℃-4℃。常年降雨量在900-1300毫米之间,多降于5-6月农作物需水期。温暖湿润的气候滋润着浓荫蔽天的原始森林及次生林,生长着大量的松、柏、棕、枫、楠、竹、油桐和樟脑等优质林木和经济林木。在这“山有多高,水有多深”的深山密林中栖息着孔雀、鹦鹉、竹鸡、白鹇、虎、豺、熊、鹿、飞鼠、风猴等珍禽异兽。不少地方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农作物主要有稻谷、玉米、豆类、荞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咖啡、可可、柠檬、橡胶、竹麻、甘蔗、烤烟、蓝靛等。哈尼族聚居的西双版纳南糯山和其他民族居住的广大山区,是生产驰名中外“普洱茶”的故乡。在红河南岸连绵起伏的哀牢山中,哈尼人民开垦的梯田鳞次栉比,宛如一道道天梯,蔚为壮观,构成哈尼山乡特有的景观。

这一区域内也蕴藏着丰富的宝藏,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个旧市,享有“世界锡都”的美誉。墨江、金平等地镍矿的储量也很丰富。此外,还有铁、铜、铅、金、银、石棉等矿藏。

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为哈雅、豪白、碧卡三个方言。哈雅方言又分哈尼、雅尼两个次方言。哈尼次方言主要分布在红河州的红河、元阳、绿春、金平等县;雅尼次方言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州和澜沧县。豪白方言分豪尼、白宏两个土语,主要分布在墨江、元阳、普洱等县。碧卡方言分碧约、卡多、峨努三个土语,主要分布在墨江、江城、景东等县。方言之间差别较大,相互通话有困难,方言内部,自称相同的哈尼人,可以自由通话。

哈尼族宗教信仰主要是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3世纪生活于大渡河以南的“和夷”部落,可能就是哈尼族的先民。公元7世纪,哈尼族先民向唐进贡地方特产,成为唐朝的臣属。

哈尼族村寨大多建在半山腰,一般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几个家庭聚居而成。哈尼族的传统住房是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形成的楼房,楼房分三层,下层圈牲畜,中层住人囤粮,上层堆放瓜菜杂物。

哈尼族人喜欢用藏青色土布作衣服。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衣服上镶彩色花边。西双版纳及澜沧江一带妇女下穿短裙,裹护腿,头戴镶有小银泡的圆帽;墨江、元江、江城一带的妇女,穿筒裙或皱褶长裙,有的穿过膝长裤,系绣花腰带或围腰。

哈尼族民间口头文学极其丰富,有讲述万物来历的《创世纪》、叙述人类战胜洪水的《洪水记》、反映民族迁徙的《哈尼祖先过江来》等。

哈尼族舞蹈有“三弦舞”、“拍手舞”、“扇子舞”等,其中流行于西双版纳地区的“冬波嵯舞”舞姿优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哈尼族传统节日有“十月年”、“六月年”等。哈尼族以十月为岁首,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属虎日(或属龙日)为初一,节期历时13天。十月年中最具特色的活动是“街心宴”,它以村寨为单位,轮流坐庄喝酒。到了下午,还在寨中摆“簸箕宴”,盛着佳肴的簸箕一个接一个沿街摆设,长达数十米,谁家吃客不绝证明人缘好。黄昏时哈尼人聚集于广场踏着乐曲翩翩起舞,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

六月年的节期为3至6天,哈尼语称六月年为“苦扎扎”,意为度过青黄不接的岁月,驱赶瘟神,确保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过此节时,要举行歌舞、荡秋千、摔跤等活动。

哈尼族善种梯田,元江两岸铺满了层层叠叠的梯田,有的高达数百级,从河谷一直延伸到山顶,像彩色天梯伸向天边,十分壮观。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一书中将哈尼 族梯田列为中国七种田制之一,素有“哈尼梯田甲天下”的美誉。

相关参考

土族有着怎样的历史?土族又是怎样发展的

元朝时,土族地区归元廷封授的土官管辖。明朝统治者继承元朝“封土司民”的政策,对他们“待之以礼、授之以官”,命其“各统其部落,以听征调、守卫、朝贡、保塞之令”(《明史·职官志》)。清灭明后,土族地区的各

瑶族有着怎样的历史?又是怎样发展的

瑶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湖南、云南等省。此外,在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国家也有瑶族。但是,在欧美的一些国家如美国、法国、加拿大、瑞典等国也有与中国瑶族生

满族有怎样的历史又是怎样发展壮大的

以爱新觉罗家族为代表的满族之所以能统一东北,最后入关夺取全国政权,并维持268年的统治,原因很多,首先是由于明朝末年政权的腐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另一重要原因是满族的八旗制度,加上

回族有着怎样的历史?又是怎样发展壮大至今的

回族的“回”字,是沿用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旧称“回回教”中的“回”,回字“大口里有小口”,取该字意在告诫人们要言行一致,而且这与伊斯兰教的信仰——“口舌承认,心里诚信(穆罕默德奉安拉之命的宣教)”是相符合

羌族萨朗是怎样的?又是怎样发展的

羌族萨朗作为羌族多数歌舞种类的统称,源于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交融与互补。因此,要说明羌族萨朗的艺术特点,就必须从其内部分类中一一道来。整体上说,羌族萨朗粗狂、奔放,却又不失温婉与精致,歌舞不分家是其文

哈尼族的棕扇舞是怎样跳的?又有何历史

棕扇舞是哈尼族文化的核心,为了将这神奇的民族舞蹈传承下去,目前经过改编,形成了三个新的版本:小学生课间操,表现学生的活泼;中学生课间操,表现青年的活力;成年人棕扇舞,表现成年人的狂野。神话:哈尼族《棕

哈尼族人是怎样唱歌的?哈尼族音乐特色

哈尼族也是一个热爱音乐和舞蹈的民族。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随身带着自己的乐器。小伙子爱的是三弦四弦,姑娘们喜欢“把乌”和“响篾”,男孩子爱吹直笛,老年人也有他们特制的“小把鸟”。在节日和盛大的祭祀场合,

哈尼族的姑娘是怎样确定恋爱对象的

在人群之中,哈尼族姑娘有自己的“任务”,她们白天的任务是表演节目,晚上,她们各自都开始寻找自己的“目标”,就是找到另自己满意的男人。在白天表演的空闲时间里,哈尼族的姑娘们都会不停的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哈尼族是怎样来的?其名又有何来历

清代云南元江等府窝泥蛮(《广舆胜览》)位于云南南部的元江畔自古为哈尼族聚居区,也是古代元江府的驻地。窝泥蛮为明清时期对哈尼族的称谓。哈尼族有多种自称,以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碧约、白宏(或白泥)等六

哈尼族的棕扇舞是怎样跳的?又有何历史

棕扇舞是哈尼族文化的核心,为了将这神奇的民族舞蹈传承下去,目前经过改编,形成了三个新的版本:小学生课间操,表现学生的活泼;中学生课间操,表现青年的活力;成年人棕扇舞,表现成年人的狂野。神话:哈尼族《棕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