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萨朗是怎样的?又是怎样发展的

Posted 羌族

篇首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羌族萨朗是怎样的?又是怎样发展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羌族萨朗是怎样的?又是怎样发展的

羌族萨朗作为羌族多数歌舞种类的统称,源于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交融与互补。因此,要说明羌族萨朗的艺术特点,就必须从其内部分类中一一道来。整体上说,羌族萨朗粗狂、奔放,却又不失温婉与精致,歌舞不分家是其文化根本特性(即使使用数字音乐亦然)。特点如下:

舞蹈明显保留着原始乐舞粗犷、古朴的风格,大多数是在民俗宗教祭祀活动中进行。舞者既能通过舞蹈取悦祖先神灵,又得以自娱,以打击乐器伴奏,加深人们对神的崇拜和神秘感。

歌伴舞步。舞蹈动作的表现和歌词内容没有直接的联系,多数舞者用歌来促使舞蹈循环往复的进行。

羌族民间的动律表现为屈伸,向下颤膝,同边行舞,胯部的开合,双脚交叉点踏,左右拧倾。步伐组合是从左至右而行。舞蹈音乐节奏的特点同舞者的情绪表现相吻合,结束句下滑,同一乐句男领女跟,动作完全重复,节奏的强弱起落结合巧妙协调。

发源地与形式

根据发源地和形式不同,羌族萨朗分为北方言区的萨朗、卡斯达温、仁木那·耸瓦,以及南方言区的席布搓、莫恩那莎等种类。

功能与社会意义

根据功能与社会意义,羌族萨朗分为喜事萨朗、忧事萨朗。喜事萨朗广泛用于自娱自乐、节日庆典、文化交流、日常健身等,忧事萨朗则在祭祀、丧葬等场合出现,主要用于娱神娱鬼。喜事萨朗与忧事萨朗的歌曲区别十分明显,舞蹈动作区别主要在于快慢节奏。

发展变化形态

根据发展变化形态,羌族萨朗又可以分为原生态与规范化两种。原生态羌族萨朗沿袭古风,自唱自跳歌舞不分家具有一定内在联系,是羌民生活中休憩、娱乐、祭祀、礼仪的重要手段;规范化羌族萨朗使用数字音乐伴奏,每首歌固定有经过艺术家整编创作的舞蹈动作组合,歌与舞通常无关联。

相关参考

古老的羌族有着怎样的历史 羌族历史简介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三千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这里山高谷深,林茂水急,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盛产名贵药材,又是国宝大熊猎和珍稀的金丝猴生息之地。羌

羌族文化简介 羌族有着怎样的教育模式

学前教育解放后各地政府重视学前教育,幼儿园数量逐步增加,规模渐次扩大。不少幼儿园积极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使广大羌族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发展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如汶川威州幼儿园运

瑶族有着怎样的历史?又是怎样发展的

瑶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湖南、云南等省。此外,在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国家也有瑶族。但是,在欧美的一些国家如美国、法国、加拿大、瑞典等国也有与中国瑶族生

满族有怎样的历史又是怎样发展壮大的

以爱新觉罗家族为代表的满族之所以能统一东北,最后入关夺取全国政权,并维持268年的统治,原因很多,首先是由于明朝末年政权的腐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另一重要原因是满族的八旗制度,加上

哈尼族的历史是怎样的?其发展又是怎样的

哈尼族现有人口1254800人(1990年),主要聚居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四县,思茅地区的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镇源彝族哈尼族自治县、景东县、江城哈尼

回族有着怎样的历史?又是怎样发展壮大至今的

回族的“回”字,是沿用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旧称“回回教”中的“回”,回字“大口里有小口”,取该字意在告诫人们要言行一致,而且这与伊斯兰教的信仰——“口舌承认,心里诚信(穆罕默德奉安拉之命的宣教)”是相符合

土族有着怎样的历史?土族又是怎样发展的

元朝时,土族地区归元廷封授的土官管辖。明朝统治者继承元朝“封土司民”的政策,对他们“待之以礼、授之以官”,命其“各统其部落,以听征调、守卫、朝贡、保塞之令”(《明史·职官志》)。清灭明后,土族地区的各

土族有着怎样的历史?土族又是怎样发展的

元朝时,土族地区归元廷封授的土官管辖。明朝统治者继承元朝“封土司民”的政策,对他们“待之以礼、授之以官”,命其“各统其部落,以听征调、守卫、朝贡、保塞之令”(《明史·职官志》)。清灭明后,土族地区的各

羌族的“祭山会”是怎样的 羌族民俗简介

羌族祭山会羌族是个嗜祭尚祀的民族。羌族民间,祭祀礼仪,名目繁多,模式不一。在众多的祭祀活动中,每年的祭山会是最隆重,规模最大,礼仪最为完整,极有代表性的一种。祭山会,羌语“苏布士”,也叫还愿会、塔子会

羌族的“祭山会”是怎样的 羌族民俗简介

羌族祭山会羌族是个嗜祭尚祀的民族。羌族民间,祭祀礼仪,名目繁多,模式不一。在众多的祭祀活动中,每年的祭山会是最隆重,规模最大,礼仪最为完整,极有代表性的一种。祭山会,羌语“苏布士”,也叫还愿会、塔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