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仗鼓舞是怎样来的?又有何说法

Posted 白族

篇首语: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白族的仗鼓舞是怎样来的?又有何说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白族的仗鼓舞是怎样来的?又有何说法

目前,关于桑植白族仗鼓舞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说法。其一是“斗争说”,即仗鼓舞是白族同胞在抵御压迫势力时,用手中的杵等劳动工具作为武器,将敌人赶跑后,手舞足蹈,庆祝胜利,逐渐形成了仗鼓舞。谷利民认为这种说法可信度不高。

其二是“劳动说”。白族年俗中,有打粑粑即汉族称作打糍粑的传统,据考证,白族最初的打糍粑的杵,是中间细、两头一般粗的木杵,与道具仗鼓一模一样。直到后来才逐渐改为更加省力好用的“丁”字形木杵。“劳动创造一切”,白族人边打糍粑边起舞,逐渐创造出仗鼓舞。早几年前,谷利民还在桑植农村看到过,如同仗鼓一样的直杵,虽然已经不多见,但仍然不失为这一观点的佐证。

第三种是“宗教说”。因白族源于云南,提倡本主崇拜,紧邻缅甸、泰国等,受佛教影响。当白族在桑植扎根后,又融合了“三元教”(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桑植白族地区的普化型民间宗教信仰,较多地受到道教、傩愿戏和白族本主信仰的影响。

但又具有明显的自身特点,本质上属于三元神而非傩神崇拜),形成了浓厚的祭祀氛围。谷利民说,最初白族人的祭祀方式之一,就是在地上钉四根木桩,用绳子将木桩牵起来,神职人员在绳子和木桩之间跳跃,手持道具,边跳边舞,“就像小孩子跳皮筋一样”,这被称为“跳邦藏”。

仗鼓舞与白族的传统民俗游神密切相关。白族的本主崇拜,用白族语言直译,就是“武僧”,意译则是指本境之主,是白族一个村落或某一地域的保护神。这个神有可能是佛道巫及神话传说中的神灵,也有可能是对当地作出贡献的祖先或其他民族对当地有恩的英雄人物,村民们会为其塑像,并设立本主祭日。祖神合一,这是白族宗教信仰的又一的特色。

相关参考

白族木雕是怎样的一种艺术?又有何特色

作为装饰艺术之一的木雕,在白族人的现实生活中,大至住宅、庙宇、牌坊,小至生产工具、家具和生活用品,处处都可看到精湛的木雕杰作。白族木雕,以体现吉祥文化为主旋律。它反映的内容多为祥花、瑞兽、瓜果和民俗文

白族人是怎样过火把节的?火把节又有何传说

白族火把节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白语称为“夫汪舞”,意为“六月狂欢”。在白族人心目中,它是仅次于春节的最隆重的节日。除了村寨竖大火把的集体活动,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佳肴美食、各种节日用品,嫁出去的姑

哈尼族是怎样来的?其名又有何来历

清代云南元江等府窝泥蛮(《广舆胜览》)位于云南南部的元江畔自古为哈尼族聚居区,也是古代元江府的驻地。窝泥蛮为明清时期对哈尼族的称谓。哈尼族有多种自称,以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碧约、白宏(或白泥)等六

满族是怎样从女真转变而来的?又有何历史起源

满族是历史影响尤为显赫、人数众多的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目前全国满族总人口已超过1,000万,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国内满族总人口为1068.23万人。满族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辽宁省,超过全国满族人口

白族建筑中的门楼是啥样的?又有何特别之处

门楼即大门,白族很注意修建和装饰。大门的方位,正房面东的一般开在东北角,正房南向的一般开在东南角。大门的取向不能正对着堂屋,一般进大门后,要由西向南先转一个弯角进入院内。若受地形条件限制不能回避的,进

白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其中又有何风俗

青姑娘节:农历正月十五日这天剑川县甸南、羊岑等地的白族妇女都要参加活动,她们纷纷捐钱,聚会在一起,专门请人扎一个青姑娘的偶像,给她穿上白族的盛装,把她抬到秋千架上荡秋千,众人围着她边舞边唱,娱乐一番,

云南的白族是怎样过年的?又有啥习俗呢

和汉族地区一样,白族春节的序曲在腊月底就已开始,主要活动是杀年猪,腌制腊肉、火腿和白族风味食品“猪肝鲊”。大年二十九合家打扫卫生,清除当年的年画、对联等。白族人民早上写对联,家家户户的人都以贴上自编、

云南的白族是怎样过年的?又有啥习俗呢

和汉族地区一样,白族春节的序曲在腊月底就已开始,主要活动是杀年猪,腌制腊肉、火腿和白族风味食品“猪肝鲊”。大年二十九合家打扫卫生,清除当年的年画、对联等。白族人民早上写对联,家家户户的人都以贴上自编、

白族男女是怎样恋爱的?其结婚又有啥习俗

白族地区节日多、庙会多、歌会多。从春节到正月十八,几乎天天有节日,夜夜耍龙灯。从正月到开秧门的几个月内,月月有庙会,各村各寨都要迎送神主,过本主节,非常热闹。此外还有三月街、蝴蝶会、绕三灵、火把节、石

白族有多少种舞蹈?白族的舞蹈又是怎样的

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早在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经有小部分白族人民将歌、舞、乐三者融为一体。在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青铜器之纹饰中有铜鼓舞、芦笙舞、羽舞、鹭舞、盘舞、盾牌舞等等。在一个铜扣饰上,铸有八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