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人日常都有啥样的习俗 土族习俗
Posted 土族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土族人日常都有啥样的习俗 土族习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土族人日常都有啥样的习俗 土族习俗
土族在全国有192573人,他们居住在青海省的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天祝藏族自治县、永登县和甘南地区、西宁市及其它州县也有少量土族散居。
相传在很早的时候,土族的先民们都是以血缘关系为单位组成村落,从事畜牧业,逐水草而居。以后逐渐变成从事农业而定居了。土族的村庄大都依山傍水,有十几户或几十户组成。土族人家庄廓的大门方向依山势而定,安大门时特别注意选择照山,也就是大门必须对准正前方最高大、最雄伟、最完整的山,若没有理想之山,则立照壁,以为屏障。
土族人家的院中,住房的位置根据大门的方位和阴阳五行、八卦等确定。家境较好的人家的主房,盖的是正脊五檩、二架七檩的大房、前后出檩的过厅。房屋木件大都为画栋雕梁。其它住房都是土木结构的小平房。高寒地区的土族,除了夏天,人们大都睡热炕。热炕有两种,炕面用泥做的叫泥炕,炕面用木板做得叫板炕。
土族人民的祖先,在青海东部定居以来,起初从事畜牧业生产,以肉食、乳品为主食,转为农业生产后,传统的游牧民习俗仍然保留着,如喝奶茶、喝酥油茶,吃酥油炒面,吃大块肉、喝大碗酒。因青海东部海拔高,气候干旱,农作物只能种植小麦、青稞、蚕豆、豌豆、洋芋、油菜等。
土族人民特别注重礼节,人们相逢时互相问好致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亲友之间相互拿上自己做的食品拜节。家里打庄廓、盖房子、安大门、生孩子出满月、姑娘出嫁、娶媳妇都要邀请亲友来贺喜。土族人民热情好客,说是“客来了,即福来了”,对长辈及贵客尤为尊敬。
在节日里或责客来时,在大门口先敬客人三杯酒,叫做“进门三杯酒”,然后请客人进门引至正房炕上按年龄或辈份大小就坐,主人要敬客人三杯酒。叫“吉祥如意三杯酒”,不能喝酒的客人,用无名指蘸酒对空弹三下也可。此时主妇恭恭敬敬地把做好的饭菜用木盘端上来,劝客人享用。在客人出门时,要敬三杯酒,叫“上马三杯酒”。
春节是土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节日前从腊月二十三送灶神就开始准备,打扫房屋、缝制新衣、杀猪宰羊、烙、炸蒸馍等。春节一般要过十多天,除夕那天,把院落房屋打扫一遍,贴上钱马、春联、年画,然后吃年饭。晚上有的讲故事。有的饮酒唱歌,直至通宵达旦。大年初一,男人们登上高山煨桑、“放鹿马”(“煨桑”,汉藏合壁词语,意为烟祭。“鹿马”是一种印了飞马的五色方块纸,在山顶迎风飘洒,表示顺运)。小孩、妇女就开始穿节日盛装,待东方朦朦发亮时,家族间、邻友间相互拜年。过年期间,男女老少集中在较宽敞的巷道或打麦场上,转轮子秋,踢毽子,打毛蛋(羊毛绒球),跳安召舞,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才结束。
除了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土族人家过得也比较隆重。五月初五那天,人们喝雄黄酒{青稞酒中放雄黄},吃凉粉、凉面。男女老少都要穿节日盛装,系“锁儿”(用彩色丝线系在脖子、手腕和脚腕),儿童还佩带香包。中秋节提前一两天做大月饼,月饼表面上要用面做上各种图案,月饼以大而美观为佳,做的月饼一定要给亲朋好友赠送。
中秋节晚上要在院中间摆上方桌,献上月饼和瓜果,点上青油灯,煨桑,迎接月亮出来,现在接月亮的习俗已慢慢消失,以全家大小团圆欢乐为主。
土族的婚礼仪式,自始至终都是用歌声来表达内容的,犹如一部辉煌的歌剧,又像一部舞剧,“安召”优美的舞姿贯穿始终。土族婚礼是本民族文化、宗教、生活习俗及民族特性方面的总体反映,是研究该民族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重要依据。
相关参考
1、土族忌讳过中秋节。中秋之夜人们要朝月亮撒一把草灰。但是现在的土族人也随着大众过起了中秋节,土族地区的月饼是土族群众自家蒸出来的,又大又圆,花样繁多,月饼上的花纹五颜六色,别具一格。2、土族忌讳吃驴
土族的饮食习惯与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的生产特点紧密相关。日常的主食以青稞为主,小麦次之。蔬菜较少,主要有萝卜、白菜、葱、蒜、莴笋等10余种,平日多吃酸菜,辅以肉食。爱饮奶茶,吃酥油沙面。喜庆节日,必做各
自从哈萨克人信奉伊斯兰教后,与之相联系而形成的禁忌很多,最主要的是:忌食猪肉和非宰杀而死亡的牲畜肉,忌食一切动物的血。牲畜一般要由男性宰杀。吃饭时,不能把整个馕拿在手上用嘴啃。在毡房内不许坐床,要席地
维吾尔族人不吃未念经宰杀的牲畜,不吃自死的牲畜,不吃未放血的牲畜,不吃猪肉;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
土族一般习惯于日食三餐,早餐比较简单,大都以煮洋芋或糌粑为主食;午餐比较丰富,有饭有菜,主食为面食,常制成薄饼、花卷或疙瘩、干粮等食用;晚餐常吃面条或面片、面糊糊等。日常菜肴以肉乳制品为多,当地的手抓
土族的婚礼,一般分提亲、定亲、送礼、婚礼仪式、谢宴等程序。仪式隆重热烈,自始至终都有在载歌载舞中进行。提亲:无论是自由恋爱,还是父母决定,都得由男方父母请媒人,向女家求婚。媒人多为男性,一般要请村里有
羌族家家户户都烧着永世不熄的“万年火”,名曰“锅庄”。锅庄既在堂屋中间的火塘或火炉上架一个“希米”(三脚架),上安一个直径近一米的大锅圈,圈上架锅。“锅庄”既是羌族的火神,又是羌民取暖和烧饭的热源,还
哈尼族布都支系服饰(妇女)用黑色自染布料作上衣,齐膝短裤和绑腿带。包头布端都镶一块精美的刺绣图案,衣服领口处多配有银饰坠,腰束一条长丈余的腰带。绚丽多彩的哈尼族碧约支系服饰(正面)配以色彩鲜艳的花纹图
哈尼族布都支系服饰(妇女)用黑色自染布料作上衣,齐膝短裤和绑腿带。包头布端都镶一块精美的刺绣图案,衣服领口处多配有银饰坠,腰束一条长丈余的腰带。绚丽多彩的哈尼族碧约支系服饰(正面)配以色彩鲜艳的花纹图
开斋节:回族的传统节日。阿拉伯语为尔代·菲土尔,尔代意为节日,菲土尔意为开斋。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斋月期间,每日晚和开斋日清晨凡回族穆斯林均应到清真寺沐浴净身,做礼拜。开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