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王安石弟弟王安礼生平简介 王安礼匿名谤书的故事

Posted 王安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王安石弟弟王安礼生平简介 王安礼匿名谤书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王安石弟弟王安礼生平简介 王安礼匿名谤书的故事

  王安礼是北宋政治家和诗人,是著名文学家、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弟弟,与王安国、王二人合称“临川三王”。

  北宋嘉六年,王安礼高中进士,最开始进入河东路唐介门下为幕僚。在西夏军队进攻北宋边境的时候,阻止了河东璇抚使韩绛集结四万百姓防守的打算,改而劝说大帅吕公弼调精兵前来迎敌,不仅抵挡住了西夏军队的入侵,同时也使得丝毫不同武事的四万百姓没有白白送命。

  此事之后,吕公弼十分欣赏王安礼,将这件事情如实的汇报给朝廷,使得王安礼得到宋神宗的欣赏。宋神宗后来授命王安礼为崇文院校书,入集贤院,出任润州、湖州知州,开封府判官,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

  王安礼是个敢于直谏,不畏权贵的人,同时也并不因为血缘亲情而放弃自己的政治立场。王安礼在朝为官的时候,哥哥王安石也一样受到重用。那个时候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成为宰相,主持变法事宜,这就是历史著名的“熙宁变法”,也就是王安石变法。

  作为王安石弟弟的王安礼并没有因为哥哥的关系,就支持变法,好借助哥哥的权利升到高位。他本人并不赞成变法,对于王安石的一些变法事宜进行反对。他坚定的站在了哥哥的对立面,反对王安石变法。

  元丰二年的时候,同样反对变法的苏轼,被一些变法派人士攻击,最终受到弹劾指控,被捉拿下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王安礼得知此事后,当即入宫觐见。他从容面君,对宋神宗说:“自古有气量的君主,不以言语定人罪,今一旦将苏轼逮狱加罪,恐后人要说陛下不能容才。”在王安礼和其他一些大臣的共同劝说下,苏轼最终得以保全性命,只是受到贬谪。

  王安礼以翰林学士担任开封致知府的时候,执法严明,以善于肚腩出名。当时“有滞讼不得其情及剖决具案而未论者几万人”,王安礼接手之后,日夜加班,明察暗访,收集证据,将案情一一理清楚。

  案子中有许多事权贵犯下的事情,上一任开封知府不敢处置,于是就全都压了下来。王安礼不畏强权。秉公执法,不管罪犯是谁,都敢于明断案情。在他的努力下,积攒的案件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终于审理清楚,致使“囚系皆空”,并将结果公布于府前。

  有辽国使臣看见了,对他大家赞誉,宋神宗听说后也称赞王安礼,特给他官升一级,以资奖励。

  据说王安礼在任职期间,曾经受到一封匿名信,告京城的一个富翁,说此人家不仅屯大量兵器,而且还豢养士兵,与许多权贵联系紧密,企图造反。

  造反这事儿可不小,王安礼接到这封信之后,本来十分重视。但是信中主角他也有过往来,认为他老实本分,不像是企图造反的人。又看见信中言语刻薄,对富户多有侮辱之词,许多罪名也只是列举出来,并没有证据,王安礼将其当作是一个诬告事件,未多加理会。

  王安礼没怎么在意,却没有料到没过多久,京中居然到处在流传富户造反的事情。后来还传到了皇帝的耳中,皇帝诏令开封府彻底清查此事。于是王安礼奉命出动,彻查此事。

  官兵来到富户家中,翻箱倒柜,富户十分惊恐。然而块把家中翻个底朝天,仍然没有找出任何谋反的证据。

  王安礼于是问富户平日里是否得罪了什么人?富户老实本分,与人只有交好,没有结仇的份,他表示想不出自己与谁有过恩怨。

  王安礼让他好好回忆,富户才突然想起,前几天有一个靠写讼状谋生的马生来借债,因为手中没有现钱,于是就没有借给他。王安礼一听,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为了避免非议,他先将富户押往牢狱。第二天将马生传来,表示听闻他写的一手好字,请他帮个忙。这里有几本案卷,因书吏生病,上面催得紧,能否请你帮忙抄一下?“

  马生受宠若惊,没有多想,连连点头答应。

  等到马生将案卷抄好后,王安礼拿来一旁的匿名信一对比,笔迹出自一人之手。当即将马生擒获,证据确凿,马生只能认罪,此案告破。

  元丰四年,王安礼拜尚书右丞,迁左丞(副相),参与执政议事。后来因为多次劝阻宋神宗攻打西夏而手打御史弹劾,出知江宁府。元佑中,加资政院学士,先后任扬州、青州、蔡州、舒州等知州、永兴知军。绍圣二年任太原知府时去世,朝廷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魏国公。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严宝礼生平故事简介,严宝礼历史评价,严宝礼怎么死的?

严宝礼,1900年1月2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二)出生于江苏吴江。幼年随嗣父严公辅(字佐治,在江海关任文书)至上海就学。1916年秋,进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交通大学前身)读书。1920年时,同

历史人物 “临川三王”王简介 王的故事 王代表作品

  王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是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儿子,与王安礼、王安国合称为“临川三王”。  人物档案  姓名:王  别称:临川伯  字号:元泽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

“临川三王”王雱简介 王雱的故事 王雱代表作品

  王雱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是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儿子,与王安礼、王安国合称为“临川三王”。  人物档案  姓名:王雱  别称:临川伯  字号:元泽  国家

知名人物 王安忆是怎样的人?王安忆人物历史评价?

王安忆假如有人问我为何将房间搞得这样乱,床上,书桌上,地板上到处摊满了有关王安忆的书和杂志,电风扇拧到了最大档,风一个劲儿地吹,风卷起了书的一角,而我却呆呆地坐在一张木椅上,好像在思考着什么。这位19

宋朝 余端礼生平简介?余端礼历史评价?

余端礼余端礼,字处恭,衢州龙游(今属浙江)人。进士及第后,先在湖州乌程做知县。那时民间的赋税丁绢钱按人丁(宋时19或20岁到59岁的男了称为丁男)征收,一律是三个丁征收一匹细绢;不缴纳绢的则按当时绢的

一门八进士--你可能不知道的王安石家族

北宋名相王安石的大名,只要是个文科生,很少有不知道的。然而,以下这件事则恐怕很多人都未曾听说:王安石家族,从他爷爷辈到他儿子辈,四代人六十九年间,登进士者八人。即:王安石的叔祖王贯之,北宋真宗咸平三年...

王安石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奸臣蔡京的弟弟

王安石之所以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蔡京的弟弟蔡卞,那完全是因为蔡卞的才华和能力,与其兄是谁没关系,何况,蔡京其时不过一地方小官,远远还没能达到做奸臣的资历。蔡卞,字元度,福建仙游人。北宋徽宗宣和年间编撰的宫

王安石故事,王安石的故事

王安石的故事1、拗相公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警世通言》,有《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写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事。王安石告老还乡时,沿途所见所闻,都是百姓对变法的不满和怨愤,因之抑郁、悔恨而逝。文中写道:“因他性子执

如何评价王安石其人?王安石的故事

  王安石是谁,想来现代人都不陌生。受过教育的人,对其更是耳熟能详。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王安石是一位大文学家,他的许多诗词以及散文都被收录在教材,或者是课外补充读物当中,以供学生们学习阅读。在历史课本上

中国历史 《王安石改革》的历史故事

王安石改革王安石是抚州临川人,他少年时期就喜欢读书,记忆力惊人。王安石刚开始写文章的时候还没有引起别人注意,但写成之后,文章精妙得让别人一看就佩服得五体投地。王安石考中进士后担任了知县。他上任后兴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