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王安石改革》的历史故事

Posted 王安石

篇首语: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王安石改革》的历史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王安石改革》的历史故事

王安石改革

王安石是抚州临川人,他少年时期就喜欢读书,记忆力惊人。王安石刚开始写文章的时候还没有引起别人注意,但写成之后,文章精妙得让别人一看就佩服得五体投地。

王安石考中进士后担任了知县。他上任后兴修水利,并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借贷粮食给农民,只收取很低的利息,等庄稼收获后再偿还。当地老百姓因此获得了很多便利,官府也增加了不少收入。

当时宋朝制度上的弊端已经暴露无遗,王安石决心要改变这种局面,曾经向宋仁宗上万言书,要求改革,这份万言书也成为他日后改革的蓝本。但是宋仁宗刚刚经历了庆历新政的失败,听到改革两字就头疼,没有理会王安石。

王安石和韩维关系非常好,宋神宗当时还是颍王,韩维是王府的官员。韩维每次和宋神宗讨论问题,受到称赞时总是说:“这些不是我的见解,而是王安石告诉我的。”王安石这个名字在宋神宗心里扎了根。宋神宗刚即位不久,就把王安石调入朝廷。

一天退朝后,宋神宗把王安石留了下来,宋神宗说:“唐太宗有魏徵辅佐他,刘备有诸葛亮来辅佐,所以他们才有所作为。我觉得魏徵和诸葛亮真是天下少有的奇才。”

王安石回答道:“陛下要成为贤君,一定要有人才来辅佐才行。现在国家那么大,人口那么多,人才并不是没有,但陛下却担心没有人才来辅佐。我觉得主要原因是陛下选择治国之道还不明确,没有让天下人看到陛下的诚意。所以即使有人才,也让小人蒙蔽了。”

王安石尺牍

宋神宗叹了一口气说:“哪个朝代没有小人呢?即使是尧舜时期,也有三苗、共工、四凶这样的坏蛋啊。”

王安石不慌不忙地说:“正因为尧、舜能够识别这些坏人,所以世人才称颂他们是贤王啊。如果让那些坏人得志的话,当时的贤人怎么能为国家出力呢?”

宋神宗觉得王安石说得很有道理,不久后把王安石提拔为宰相,然后问他:“如果让你把书本知识用在政事上面,你会先用在哪儿呢?”

王安石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改变风俗、确立法度,这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宋神宗觉得他的话一针见血,下令让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任命吕惠卿为自己的助手,先后制定出了青苗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等法令,统称新法。又任命40多人为提举官,把他们分派到各地推行新法。

讨论变法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行不通,但王安石排除众议,把他们说得哑口无言。其中有句话最有名:“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反映了他的改革思想。

王安石的新法本质上来说对国家是有利的,但是坏就坏在去执行这些法令的人身上。比如青苗法就是当年他当知县的时候借粮食给农民的措施,本来对农民是有好处的。但是那些贪官强迫农民借粮,即使不需要借粮食的人也必须借,后来更发展到不借出粮食,但收获的时候还要农民出利息,实际上成了盘剥百姓的手段。

保甲法也是个例子,保甲法就是把十家归为一甲,十甲为一保,一家人如果有两个儿子,就派一个儿子出来,在农闲的时候接受官府的训练,作为民兵。这样既能节省开支,又增加了朝廷的军事后备力量。但后来发展到不管农忙农闲,都要从每家当中抽走一个壮丁训练,而且一训练就不准回家,直到家人送上贿赂才让走人。这样下去人民怎么忍受得了?所以反对王安石新法的人越来越多,就连宋神宗的母亲和祖母都天天哭着要他废除新法,宋神宗很快就动摇了。几年后,有人以天旱来攻击新法,宋神宗迫于无奈,只好暂时将王安石免职。虽然后来重新任用了他,但一年后又罢免了他,新法也逐渐被废除掉了。

相关参考

被稱作“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王安石眼中的官員不作為

列寧把王安石稱作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王安石在發動改革之前擔任的職務,恰好是三司度支判官,就是財政官。他在擔任三司度支判官的時候就寫下了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政治治理文獻《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寫在宋神宗的爺

历史人物 苏洵第一眼见王安石就说此人是大奸臣,原因竟是因为这个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毛泽东说商鞅和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个改革家。列宁说王安石是11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虽然王安石主持的那一场名垂青史的改革——熙宁

历史人物 苏洵第一眼见王安石就说此人是大奸臣,原因竟是因为这个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毛泽东说商鞅和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个改革家。列宁说王安石是11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虽然王安石主持的那一场名垂青史的改革——熙宁

把妓女和酒捆在一起“销售” 王安石改革妓院

官办妓院的妓女来自内外两条“供货渠道”:对外战争不断,俘虏的家属杀男不杀女,留下来就是为了给妓院补缺;对内处死犯人后他们的妻女也是该杀不杀,搞“刀下留人”的目的就是“开发利用”,用她们去扩充公家卖淫队

把妓女和酒捆在一起“销售” 王安石改革妓院

官办妓院的妓女来自内外两条“供货渠道”:对外战争不断,俘虏的家属杀男不杀女,留下来就是为了给妓院补缺;对内处死犯人后他们的妻女也是该杀不杀,搞“刀下留人”的目的就是“开发利用”,用她们去扩充公家卖淫队

此人解决了北宋京师粮食供应问题,改革策略被王安石均输法所借鉴

北宋时期,由于江淮六路的发运使和转运使间互相掣肘、权利交叠,宋朝政府曾多次废除发运使官职,以转运使兼职发运使,意图消除由地方向中央运输物资时存在的弊病。然而,由于转运使的本职任务已相当繁重,同时身兼数

明朝历史 明朝张居正最后的改革家

明朝张居正最后的改革家  中国封建社会著名的改革家,前有商鞅,中有王安石,后有张居正。  张居正是明朝公认的最有权力、最具影响的内阁首辅。他的改革,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各项措

历史人物 王安石是个怎么样的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王安石是个怎么样的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他不仅在文学上造诣很高,更是力主北宋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王安

历史人物 王安石是个怎么样的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王安石是个怎么样的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他不仅在文学上造诣很高,更是力主北宋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王安

历史人物 他是一代宰相执着于改革发展 却被后世视作奸臣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南宋宰相贾似道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上,组织实行改革的人都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只要改革不成功,在当时的年代就会被视作大奸大恶之人,古有商鞅、王安石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