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北宋学者胡瑗简介 胡瑗是怎么死的
Posted 科举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北宋学者胡瑗简介 胡瑗是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北宋学者胡瑗简介 胡瑗是怎么死的
胡瑗是北宋时期的学者和大臣,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后世人奉为理学先驱。因为他居住在陕西路安定堡,所以当时人们尊称其为“安定先生”。
胡瑗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家世显赫,祖上曾经出过两位皇后和太后,另有三公九卿及将军、太守10余人。不过可惜的是,到了他父亲这一辈,却只能担任下等官吏之职。因此家道中落,甚至因为其父俸禄微薄的原因,有些时候都不能自给自足。
自幼聪颖好学的他,专研学习,七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十三岁的时候通晓五经,被人称为“奇才”。虽然人说勤能补拙,但是天资聪颖的他因为贫寒的家庭情况,到底还是没有受到好的教育。所以在二十岁以前,胡瑗的学识也至多能在乡里排头,与当时许多名士是无法相比的。
二十岁之后,胡瑗前往山东泰山栖真观求学深造。志向远大而性格坚毅的他,一心沉浸在圣贤经典之中,十年都未曾归家。甚至为了断绝自己的杂念,将全副心神投入到学习之中。每当家书寄来,见得“平安”二字,即投入山涧之中,不再展读。正是他这种忘我刻苦的学习精神,使他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为以后从事教育事业做好准备。
三十岁之后,自觉学有所成的胡瑗,从书院回到家乡,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令人同情和不解的是,学识渊博的他,先后七次参加科举,全部落第不中。十年的科举生涯,让胡瑗心力交瘁,最终在四十岁的时候,打消了继续参加科举的念头。
胡瑗放弃科举之后,回到泰州城,办起了一所书院,以自己故乡安定为名,取名“安定书院”。两年之后,胡瑗受邀前往苏州一带讲授儒家经术,并在这儿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贵人。
当时范仲淹因为反对废后正好被贬到当地任知事,胡瑗到来之后,范仲淹得以见识其学识。随后重视文教的范仲淹,在南园开办郡学,聘请胡瑗为教席,并将自己的儿子范纯佑送到他膝下,拜他为师。在政府的支持下,郡学发展迅速,很快就成了全城各地学府的楷模。
公元1036年,胡瑗在范仲淹的引荐下,赴开封受宋仁宗召见。当时宋仁宗正四处招揽人才,进行雅乐改进之事。胡瑗因为渊博的学识,受到宋仁宗重用,奉命参定声律,制作钟磬。
在此期间,其合乎古礼的文雅举止深得朝中要人的赞赏,时候被破例提拔为校书郎官。虽然科举之路坎坷,未曾由此进入仕途,但是胡瑗终归还是凭借自己的才能进入官场。
公元1042年,时任保宁节度推官的胡瑗,受湖州太守滕宗谅之邀,到当地的州学任主讲教授。引得四方学子前来听课,创办“湖学”。
公元1044年,也就是庆历四年,范仲淹等人在宋仁宗的授意下,开始推行新政。效仿胡瑗在湖州的办学经验,创办中央太学。
1050年,朝廷再次更定雅乐,胡瑗又奉命主持,历经三年,成功完成任务。两年后,累功任国子监直讲,晋光禄寺丞。
1056年,已经六十四岁的胡瑗晋升太子中舍暨天章阁侍讲,兼在太学协助博士的考教训导与执掌学规。
尽管这个时候,胡瑗已经年老体弱,并且经常生病,但是他仍然苦读勤教,并参议朝政。直到1059年,胡瑗最终因为积劳成疾而卧床不起。随后被宋仁宗恩赏,以太常博士衔到杭州长子胡康任所疗养。
此次疗养,并没有使得胡瑗的身体有所好转。不久之后,他就因为病重去世,朝廷赐谥“文昭”,以表彰其功绩。
相关参考
胡瑗胡瑗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教育家,开创了宋代理学先河,纠正了朝廷取仕时的弊病,要求德、智、体、乐全面观察;他提出的“明体达用之学”对宋代理学有着深远影响。那么,胡瑗的后裔如今在哪里呢?北宋教育家胡瑗简
胡瑗胡瑗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教育家,开创了宋代理学先河,纠正了朝廷取仕时的弊病,要求德、智、体、乐全面观察;他提出的“明体达用之学”对宋代理学有着深远影响。那么,胡瑗的后裔如今在哪里呢?北宋教育家胡瑗简
胡瑗苦学成才胡瑗,世居陕西定堡,人称“安定先生”,中国北宋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为“宋初三先生”之一。宋代人胡瑗,生于小官吏家庭,七岁便跟随父亲学写文章,十三岁便能读通《五经》。读书学习使他
胡瑗胡瑗,世称安定先生,“宋初三先生”之一,是北宋时期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大儒,被誉为理学先驱。胡瑗著有《松滋县学记》《周易口义》《洪范口义》等作品,他的关于教育的主张至今都有重要意义。胡瑗作品>遗著
胡瑗胡瑗历任光禄寺丞、天章阁侍讲等职务,创立理学“安定学派”,执教三十年左右,门生数不胜数,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被誉为理学先驱,程颐受教于他,朱熹又是程颐的学生,宋明理学与他分不开关系,说他是
教育,一直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中之重先贤孔圣人提出“有教无类”,教育范围增大,使得许多平民得以接受教育。到了今天,中国政府更是直接推行“九年义务制教育&rdquo
教育,一直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中之重先贤孔圣人提出“有教无类”,教育范围增大,使得许多平民得以接受教育。到了今天,中国政府更是直接推行“九年义务制教育”,只要是中国人,就可以接受免费的教育。 实际
历史人物 北宋诗人吕希哲简介,《登单州城楼》作者吕希哲有后代吗
人物简介少从焦千之、孙复、石介、胡瑗学;复从张载、程颢、程颐、王安石游,闻见益广。太学出身,以荫入官。王安石劝其勿事科举,侥幸利禄,遂绝意进取。父吕公著殁,始为兵部员外郎。因范祖禹荐,哲宗召为崇政殿说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北宋第一名将狄青,死的比岳飞还要冤?其实狄青死的并不冤,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上的狄青,其实死的一点都不冤。他的悲剧,实际上是他没搞懂北宋正常的政治生态规则。没有搞
孙复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与石介一同开创“泰山学派”,号为“泰山先生”。孙复开堂讲学,门生无数,许多才华卓绝之辈都出自其门下,在宋初文坛占有一定的地位。孙复和胡瑗、石介二人,被后世尊称为“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