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冀中反扫荡中牺牲的宣传部长
Posted 部队
篇首语: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冀中反扫荡中牺牲的宣传部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冀中反扫荡中牺牲的宣传部长
张仁槐(1912—1942),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
出生于山西省定襄县北西力村。17 岁考入太原成成中学。1932 年,到北平入河北省第十七中学,不久,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在此期间,他阅读了马克思、列宁的著作和进步刊物,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活动。1932 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 年,担任中共北平师大地下党支部书记。后调区委,负责“民先北平地方部队”的领导工作。1936 年8 月,受党的委派,带领流亡学生到太原直接参加抗战活动。
1937 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被派任中国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312一九四二年员会宣传部宣传科科长。太原失守后,转到汾阳坚持抗日斗争。后到苛岚县举办军政干部训练队,先后培训了七百余名学员,为抗日战场输送了一批武装干部。
1938 年, 张仁槐调任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他经常深入部队,进行宣传教育工作,鼓励干部战士战胜困难,坚持抗战。他性格开朗直爽,待人热情,敢于做自我批评,能够团结各种类型的同志一道工作,深受大家的欢迎,尤其赢得了大学生和红小鬼们的信任与尊敬。张仁槐在政治部里,是一个能团结干部、教育知识分子的好领导。同时,在他领导和主办的《前线报》上,经常撰写文章,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他还组建了综合性文艺团体火线剧社,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部队经常保持团结、活泼、饱满的革命情绪。在他指导下还举办了四期摄影培训班,为军区培养了一批随军记者。
1942 年5 月,日本侵略军华北方面军在伪军的配合下,约五万余人,采取“铁壁合围”、“反复合击”等手段,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大“扫荡”。在反“扫荡”斗争中,张仁槐带领工作团随军转战。23 日,部队行至深县以南地区,突遭日伪军包围,他带领部队奋勇冲杀,终因寡不敌众,突围未果,不幸牺牲。时年30 岁。
相关参考
崔曙光,原名崔世荣,幼名天怀,参加革命后化名铁匠,1911年2月12日出生在陕西省绥德县铁茄坪村一个农民家庭。8岁起,在本村私塾读了3年古书,后跟父亲务农。1926年秋,考入清涧县立第三高小。当时,这
杨宏明,1910年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在家放牛。因家境贫寒,庄稼收成又不好,1923年到汉口当学徒,因受资本家工头剥削压迫又到第八军唐生智部下当兵两年,因不堪遭受军官的欺
谢翰文(1904—1942),八路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又名谢汉文,号鸿锡,出生于湖南省耒阳县城关西门槐树下谢家村。青少年时期受五四运动新思想影响,追求革命与进步。中学毕业回乡,即参加革命活动,是耒阳共
常德善,1912年出生在江苏省邳县(原山东省峄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父母亲都给地主当长工。常德善两岁前后,因父母相继去世,为本族姐姐抚养,在山东枣庄生活,六七岁的常德善便开始给有钱人家放猪放牛,
朱程(1910——1943)是八路军高级指挥员。革命烈士。1910年生,字公行,浙江苍南县矾山镇内山人。早年就读温州商业学校,1929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6期。1943年9月28日在山东曹县西南地区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编印了一本《烈士传》,刘伯承师长在序言中写道:“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三周年。在这三年里,我们一二九师经过了3156 次大小战斗……消灭与击伤的日伪军有134678 名……这些
这是日军在五次“治安强化”运动期间,对八路军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的最残酷的一次“扫荡”。我敌后抗日根据地在这次“扫荡”中,遭受了最严重的损失。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北抵平津、南至石德路、西迄平汉线、东到津浦
文/解力夫那是1942年的一个盛夏之夜,整个冀中平原在遭受日军「”五一”大扫荡铁蹄的践踏和蹂躏。刚刚走上新闻宣传岗位的我按照地方党组织提供的线索,访问了一个从河北省深泽县宋庄战斗中撤下来的伤员。为了躲
茅山抗日根据地建立之后,日军在根据地周围增设据点,对新四军游击队的行动,实行分割、封锁,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延陵大捷,又称贺甲战斗,是新四军巩固根据地,开展反「扫荡」斗争的一次重要胜利。这场战斗歼灭
空前残酷的冀中五一反“扫荡” 冀中位于北平、天津、德州、石家庄之间,四周以北宁、津浦、德石、平汉四条铁路为界,又处于平原地带,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