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在太行山反扫荡作战中被俘牺牲

Posted 红军

篇首语: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在太行山反扫荡作战中被俘牺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在太行山反扫荡作战中被俘牺牲

谢翰文(1904—1942),八路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

又名谢汉文,号鸿锡,出生于湖南省耒阳县城关西门槐树下谢家村。青少年时期受五四运动新思想影响,追求革命与进步。中学毕业回乡,即参加革命活动,是耒阳共青团组织首批发展的团员之一。1925 年五卅惨案发生后,谢翰文积极组织宣传队,声援上海工人的反帝斗争。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 年长沙发生马日事变,谢翰文奉命只身潜入衡(阳)耒(阳)边界的桐子山地区,秘密从事革命活动。1928 年2 月,朱德、陈毅率工农革命军攻占耒阳县城,他任县苏维埃特派员,负责领导桐子山地区的农民武装。后随朱德部上了井冈山。不久,调到红四军第二十八团任书记官。1930 年6 月,谢翰文建议创办《红军日报》,7 月,《红军日报》正式问世。《大公报》的评论发出红军在戎马倥偬之际“犹知注重报纸宣传,不稍松懈,吾人对之,宁无愧乎”的感叹。1934 年10 月,谢翰文随军长征,为红军编写了许多行军快板,以短小精悍、节奏明快、铿锵有力、激越豪迈而见长,战士们边行边听,边走边唱,对鼓舞部队士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他编写的《冲锋歌》很受欢迎,一直被红军战士唱到陕北。

1935 年9 月,红一方面军胜利到达哈达铺,改编为陕甘支队后,谢翰文被调到西北红军大学(即红军教导师)任校务处长,实际上负责全部工作。1937 年1 月,西北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校由保安迁至延安,他被任命为学员十三纵队队长。后又调校部任政治宣传科科长。

1941 年初,谢翰文调任八路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在离开“抗大”时,他给接替他工作的牛克伦留下了“深刻研究马列主义原则, 不断创造新的宣传方式与方法,把自己锻炼成为党的宣传家”的临别赠言,这是他在“抗大”工作最真实的概括。

1942 年5 月,日军对冀中、太行、太岳、冀西北等抗日根据地进行野蛮的拉网大“扫荡”,八路军总部决定实行战略转移。5 月23 日,他率总后政治部转移到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一个小山村时,不幸被日军包围被俘,后押至太原。在日军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始终坚贞不屈,终被日军秘密处死。时年38 岁。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和政委一起牺牲在反扫荡战斗中

  常德善,1912年出生在江苏省邳县(原山东省峄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父母亲都给地主当长工。常德善两岁前后,因父母相继去世,为本族姐姐抚养,在山东枣庄生活,六七岁的常德善便开始给有钱人家放猪放牛,

历史军事 冀南反扫荡的突围战中壮烈牺牲

杨宏明,1910年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在家放牛。因家境贫寒,庄稼收成又不好,1923年到汉口当学徒,因受资本家工头剥削压迫又到第八军唐生智部下当兵两年,因不堪遭受军官的欺

历史军事 王厂反扫荡中为掩护主力牺牲

  朱程(1910——1943)是八路军高级指挥员。革命烈士。1910年生,字公行,浙江苍南县矾山镇内山人。早年就读温州商业学校,1929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6期。1943年9月28日在山东曹县西南地区

历史军事 冀中反扫荡中牺牲的宣传部长

张仁槐(1912—1942),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出生于山西省定襄县北西力村。17岁考入太原成成中学。1932年,到北平入河北省第十七中学,不久,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在此期间,他阅读了马克思、

历史军事 牺牲在反扫荡战场的129师名将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编印了一本《烈士传》,刘伯承师长在序言中写道:“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三周年。在这三年里,我们一二九师经过了3156 次大小战斗……消灭与击伤的日伪军有134678 名……这些

历史军事 在冀中日伪军“扫荡”中壮烈牺牲

石景芳,又名石玉琮,1912年生于山东省无棣县刘丰台村。自幼读书,明白事理,爱憎分明,富有斗争精神。1928年,他考入无棣县立第二高小读书。同学中有城里张、吴、郭三家恶霸子弟,他们经常合伙欺侮乡下来的

中国历史 “四·一二大扫荡”

1938年9月,杨得志、崔田民根据十八集团军总部的命令,率领一一五师三四四旅之一部,翻过太行山,从豫北的淇县、汤阴之间越过平汉铁路封锁线,在滑县与先期到达的六八九团会合。经过一个多月的作战,基本上肃清

历史军事 茅山延陵古镇反扫荡:新四军伏击日寇歼灭百余人

茅山抗日根据地建立之后,日军在根据地周围增设据点,对新四军游击队的行动,实行分割、封锁,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延陵大捷,又称贺甲战斗,是新四军巩固根据地,开展反「扫荡」斗争的一次重要胜利。这场战斗歼灭

历史军事 冀西军区反扫荡“麻雀战”扬威名

李殿冰,1913年12月出生在曲阳县尖地角村。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曲阳县的抗日动员会。幼时的打猎生涯,使他练就了一手百发百中的枪法,成为远近闻名的神枪手。李殿冰和他带领的村游击组创造

历史军事 被俘后牺牲在沂蒙山的英雄母亲

抗战英烈陈若克(1919—1941女)。原名陈玉兰,又名陈雪明,祖籍广东顺德,出生于上海。山东省妇女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陈若克烈士简介陈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