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地雷战是怎么开展的
Posted 地雷战
篇首语:知识才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地雷战是怎么开展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地雷战是怎么开展的
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据历史遗物显示 地雷战战术形成并汇集成册是在民国30年12月28日 作者署名刘丁 书名叫《地雷课本》全书共分十课 第一课《总说地雷》概述了太南地区的地雷战概况 由此书可知 地雷战最初是在太南地区诞生 至1941年 已经形成战术 汇编成册后流通至其他地区。
抗战时期,地雷大显神威,不仅在山东海阳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且在胶东抗战史上涂上了浓重的一笔。。 在八年抗日战争中,海阳民兵共作战2000余次,毙伤俘敌1500余名,缴获各种武器600余件,涌现出县以上英雄模范500多名1962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地雷战》是一部经典之作,影响甚大。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海阳民兵并没有地雷,也没有用雷打击敌人的经验。1943年春,县人民武装委员会在小纪区南埠村召开各区武委会主任会议。县武委会主任栾进阶介绍了平度县大泽山区民兵摆地雷阵杀伤敌人的经验,参谋杨兆龙传授了埋雷方法,并发给各区数颗铁制地雷,海阳民兵才开始认识了地雷,并同地雷结下了不解之缘。同年5月,小纪区瑞宇村民兵副队长于凤鸣在瑞宇、东村庄之间公路上埋下两颗地雷,炸死炸伤从行村出来抢小麦的日伪军5名,揭开了海阳地雷战的序幕。
与此同时,其它村的民兵也都积极行动起来,开始用地雷打击日本侵略者。同年秋,赵疃村民兵队长赵同伦从区武委会先后领来了两颗大地雷。回村后,他同赵守福等民兵凑在一起研究出拉线、绊线等几种埋雷方法。10月初的一天,赵同伦率领赵守福等在村西南山枣埠顶附近埋设绊雷两颗,炸死炸伤伪军5名。文山后村民兵得知行村的敌人到河崖、寨头、小纪一带“扫荡”,指导员李树梓和分队长于化虎就带领村爆炸组,在野虎山埋设地雷两颗, “扫荡”的敌人从小纪转回来,刚走上野虎山便踏响了一颗地雷,四五个鬼子飞上了天空。敌人慌作一团,刚转到前山坡,又踏响了另一颗地雷,又有3个敌人见了阎王。其余的敌人吓得胆颤心惊,逃回据点,一个多月没敢出动。大山区叶家村民兵基干队长叶洪福在谢家村埋雷一颗,毙伤日伪军5名;于凤鸣曾两次带领民兵用地雷毙伤日军3名、伪军8名,并炸死副官和翻译各1名,炸死战马1匹。
初期地雷战的成功实践,大大鼓舞了全县民兵的抗日斗志,地雷战开始由点到面在全县普遍展开。起初,地雷战仅在靠近敌人据点的小纪、行村、大山等区开展,后来渐及全县,榆山、龙山、磊石、昌水、高家、徐家店等区一些村庄的民兵,把地雷战成功地运用到反“扫荡”中去,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地雷战广泛开展后,地雷供应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文山后村民兵于化虎、李树梓、于希水、于进湖等爆炸骨干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讨研究造雷问题。他们经过反复试验,先后研制出了石雷、绊雷等多种雷。此后,赵疃、“五虎村”、栾家、夏泽等村民兵也创造了石雷。
1943年5月,文山后村民兵队长于化虎带领民兵埋了70余颗石雷,全部“开花”,一次炸死敌人17个。县区武委会总结推广其经验后,全县民兵普遍学习造石雷。
自从开展地雷战以来,出来“扫荡”的敌人屡受挫折,不敢轻举妄动。各级党组织就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发动群众“抗捐”、“抗粮”,切断敌人的供养之源,使敌人据点里粮断草尽。被困的敌人又恶虎般地窜出来“扫荡”。盆子山区的民兵就联合起来跟敌人进行斗争。
相关参考
地雷战"玉兰"原型陈桂香:13岁参加抗日已90岁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1962年由中国
历史军事 越軍遍設地雷,突擊分隊吃盡苦頭,傷員抬下,大多地雷傷
一縷硝煙111979年對越還擊戰,按照31師首長的決心,我92團一個步兵連搭乘坦克開進,這個步兵連就是五連。不過,機械化快速穿插的前提是突破口必須撕開,如果邊防團沒能按時拿下658高地,神仙也沒法沿公
电影《地雷战》是我国经典的早期抗战题材影片,同时也是一部当时民兵们经常使用的教学片。作为八路军在华北抗战中的重要战术之一,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脍炙人口。原日军独混第五旅团第十二独立警备队卫生曹长桑
老兵姓名:崔广善年龄:85岁现居住地:扬州军分区干休二所他十四岁参加八路军区小队,在反日军“清乡”战斗中专门负责在日军行军道路上埋放地雷。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牺牲,每次出征前他都做好牺牲的准备,他觉得
1941年9月,驻山东日军集中5万兵力,在第12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的指挥下,企图封锁临沂、沂水、蒙阴三角地带,以多路、多梯队分进合击,形成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的“铁壁合围”。在武器装备极度匮乏的情况
雖然說戰爭對於人類是殘酷的,但是不可否認的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也間接的推動了人類科學技術,軍工製造技術的發展。然而,二戰結束之後,蘇聯和美國作為世界上當時的兩大強國,開始了數年的冷戰。以
“敌人未到雷先埋,敌人不来引他来,敌人不踩逼他踩,雷公定要把花开。”这首打油诗,是对抗日战争时期我山东海阳县赵疃村民兵开展地雷战的真实写照。那时,土地雷确实制服了洋
1.《地雷战》是以什么的抗日故事为原型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据历史遗物显示地雷战战术形成并汇集成册是在民国30年12月28日作者署名刘丁书名叫《地雷课本》全书共分十课第一课
破袭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平原地区采用的一种战法,一般是指对敌人交通线或者是分散的据点(驻守一个营,连等小规模据点)进行袭击,以除去敌人据点或者是破坏交通线路为目的,使日军的机械化部队难以行进,属于游击战
电影《地雷战》是我国经典的早期抗战题材影片,同时也是一部当时民兵们经常使用的教学片。作为八路军在华北抗战中的重要战术之一,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脍炙人口。但是,历史上地雷战的真容,却一直如在云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