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越軍遍設地雷,突擊分隊吃盡苦頭,傷員抬下,大多地雷傷

Posted 地雷

篇首语:我贪钱,大概是因为卑微到泥土里,只有它能给我一丝安全感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越軍遍設地雷,突擊分隊吃盡苦頭,傷員抬下,大多地雷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越軍遍設地雷,突擊分隊吃盡苦頭,傷員抬下,大多地雷傷

一縷硝煙11
1979年對越還擊戰,按照31師首長的決心,我92團一個步兵連搭乘坦克開進,這個步兵連就是五連。不過,機械化快速穿插的前提是突破口必須撕開,如果邊防團沒能按時拿下658高地,神仙也沒法沿公路高速開進。
孰料,巴南棍這個口子並不好撕。奪取那發大橋沒用多長時間,公安屯和東北側的幾個高地也很快被拿下,然而守敵卻大部分龜縮到658高地。顯然,幾個小高地是守敵主動放棄的,對方在有計劃地收縮,估計二排摧毀的幾棟營房也不會有多大戰果。
奪取大橋雖有傷亡,畢竟按照預定時間完成了任務,再往上發展就沒那麼輕鬆了。巴南棍附近的各制高點設防堅固,尤其是漫山遍野的地雷,讓邊防14團的進攻分隊付出了不小代價。
【中越邊境第三次大掃雷,排雷戰士排除的越軍防步兵木殼地雷,俗稱「棺材雷」。因裝葯較大,外殼易腐蝕,埋設較深,探測和排除要困難、非常危險】
說起地雷,那是咱的看家法寶,誰都知道中國人是使用火藥地雷的祖宗,當年中國軍民的地雷戰讓日寇聞風喪膽。現在,對手卻嫻熟地運用地雷對付昔日的恩師,甚至比老師還在行。邊防14團先頭部隊快速奪取了那發大橋的橋頭堡,過橋後向高地衝擊時卻遇到麻煩,遍布前沿的防步兵地雷讓突擊分隊吃盡苦頭,抬下來的傷員多是地雷爆炸傷。
658高地與公路的高差只有200多米,坐落的位置卻易守難攻,居高臨下死死扼住那發大橋和巴萊公路。經過幾年經營,守敵把地下工事和塹壕修得四通八達,高地前沿布滿中國製造、蘇聯製造、美國製造以及越南土造的各種地雷,我軍的炮火急襲只摧毀了部分表面工事。
幾十年來,越南境內戰事不斷,官兵個個煉成了老油條,據守658高地的敵人不過兩百人,各類武器卻不少,況且這群人精通各種火器,機槍、步槍、衝鋒槍、迫擊炮個個都會,高射機槍打平射得心應手。前些年,我們部隊也強調一兵多能,不過與眼前的對手比起來,卻不得不佩服人家,他們的「一兵」確實比我們「多能」。
見敵人的高射機槍肆無忌憚,三班長冷建樹破口大罵:「奶奶的,高炮營的37高炮不就在對面嗎?吃乾飯的?也平掃過去啊!」
不錯,師高炮營就在身後不遠的山坡上,這會兒卻毫無動靜。一排長丁克明說得有理:「你冷建樹就別瞎指揮啦!高炮的任務是保障師指揮所空中安全,你班長的命令無效,師長沒說話,誰敢動?」
上午11點左右,無坐炮連主力仍在公路邊待命,騎兵通信員送來戰報,稱「河口方向友軍已突破紅河防線」。
據傳,當年法國人在紅河對岸構築的鋼筋水泥永備工事十分堅固,號稱「東方馬其諾」。近一兩年,越軍在原來的基礎上反覆加固,成為他們最為得意的臨河防線。對面的越軍高官口吐狂言:「這道防線,美國人突破需要半年,中國人至少得三個月。」
【越軍布設的反步兵三角釘,無論如何丟,總有一個尖向上,可扎透腳板引發破傷風。這種三角釘經過改造,至今仍是攔截車輛的破胎利器】
雖然他們眼裡的中國軍隊比美國兵厲害,卻怎麼也想不到攻勢如此凌厲,苦心經營多年的紅河防線,僅抵擋半天就全線崩潰。
友軍捷報頻傳,我們卻毫無進展,邊防團打了整整一上午,雖然在預定時間拿下巴南棍和上面的幾個小高地,可整個658仍在人家手裡,各種火力居高臨下直接控制公路,搭乘坦克快速突擊已成泡影。
軍首長急了,一道道督戰令發到31師指揮所,作為全師的主攻部隊,92團更著急。據說32師已攻佔防禦堅固的西羅樓,我們卻依然停在橋北耐心等人家撕口子。幹部戰士氣得直罵街,歷來從容不迫的指導員也一遍遍地看手錶。
其實不該責怪邊防團。這個團是乙種編製,一共才6個步兵連,武器裝備比野戰軍差一大截,王登科帶領的3門無坐炮,配屬到邊防團就成了重火器。裝備差只是一方面,平時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站崗執勤護路守橋,各分隊常年分散駐防,恐怕營團規模的進攻演習壓根兒就沒搞過。這還不算,吃虧主要在於輕敵:
「對面那群哥們,都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老熟人,原以為唱著歌就能上去,打掃完戰場回來吃早飯,沒想到他們換防了,新上來的兵著實不軟」,邊防團的老兵如是說。
當天下午,上級把奪取658高地的任務轉交92團,團長決定讓二營上,我們無坐炮連分頭配屬到二營的各步兵連。受領任務回來,連長老吳咬牙切齒地吼:「早該這樣,難啃的骨頭就得咱野戰軍上!」
開戰第一天,92團投入戰鬥的部隊只有100迫擊炮連和無坐炮連的二排,而二排的火炮則配置在前沿的前沿,邊防14團的步兵進攻出發陣地還在二排後面。從早晨開始,3門火炮已連續打了五六個小時,除了趁步兵進攻間隙啃兩塊壓縮餅乾外,弟兄們一刻也沒閑著,炮身都燙手了,直到下一輪發射還沒冷卻。
「82無坐炮連二排撤出邊防14團戰鬥,迅速歸建!」
正打在興頭上,二排突然接到撤出命令,副連長王登科邊指揮轉移邊回頭張望,看有沒有新目標再干它幾炮。
(未完待續)
【作者簡介】
許向斌,河北唐山人,1970年參軍,歷任指導員、副教導員。1979年參加對越自衛還擊戰,連隊立集體一等功;1984年參加「兩山」作戰,所率營的二連獲「者陰山鋼刀連」榮譽稱號。1986年轉業。

相关参考

中越戰爭中解放軍一個師冒雨穿插,在坦克支援下突擊越軍防線

1979年2月底,對越自衛反擊戰激戰正酣。解放軍成都軍區陸軍第50軍149師奉令南下邊境,歸昆明軍區陸軍第13軍指揮,從河口邊境進入戰場,向沙巴方向的越軍步兵316A師發起突擊。,149師馬不停蹄趕到

中越戰爭中解放軍一個師冒雨穿插,在坦克支援下突擊越軍防線

1979年2月底,對越自衛反擊戰激戰正酣。解放軍成都軍區陸軍第50軍149師奉令南下邊境,歸昆明軍區陸軍第13軍指揮,從河口邊境進入戰場,向沙巴方向的越軍步兵316A師發起突擊。,149師馬不停蹄趕到

历史军事 陸軍加速邁進立體化作戰時代

西北大漠,陸軍某空中突擊旅官兵開展機降突擊訓練。崔淞柔攝暮春時節,陸軍某空中突擊旅組織的空地一體作戰演練在南國山林間展開:地面偵察分隊潛入作戰地域,用激光為武裝直升機火力突擊指引目標;突擊步兵在空中護

历史军事 諾曼底登陸作戰中的爆破分隊

著:約瑟夫·巴爾科斯基(JosephBalkoski)譯:李曉泉前往諾曼底的航程只是一個開始。在D日凌晨3:00,在離法國海岸幾英里的海面上,爆破分隊需要離開他們擁擠不堪的坦克登陸艇,登上更加擁擠的5

對越反擊戰解放軍正在圍殲殘敵,聽說越軍出動4個師進行反撲

1979年2月17日,對越自衛反擊戰全線打響。在東線戰場,解放軍廣州軍區第55軍以猛虎撲食之勢向邊境重鎮同登守敵發起突擊。經過一整天戰鬥,第55軍已攻佔了同登地區的大部分要點,殲敵2000餘人,將殘餘

历史军事 越軍指揮官坐擁美式軍艦,為何被嚇退

我軍與越南的西沙海戰:越軍指揮官坐擁美式軍艦,為何被嚇退?文/無計讀史1956年開始,越南的擴張野心便無限增長。他們將目標盯在了身邊的這位龐大的友鄰中國。此時越軍獨立,手下的兵馬通通接受了戰爭的洗禮和

历史军事 老山前線松毛嶺戰役,到中午炮兵打光炮彈,越軍攻佔了陣地

1984年7月12日,執行「MB84」進攻戰役計劃的越軍,遭遇了十年中越戰爭期間最為慘重的失敗。此次反撲,是在越軍第二軍區經過了2個多月的精心準備之後發起的,其目的在於重新佔領老山地區。為了實現戰役企

历史军事 地雷战是怎么开展的

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据历史遗物显示地雷战战术形成并汇集成册是在民国30年12月28日作者署名刘丁书名叫《地雷课本》全书共分十课第一课《总说地雷》概述了太南地区的地雷战概况

历史军事 越軍王牌步兵師參加老山輪戰,第一次進攻就被打得損失慘重

1984年7月12日,越軍出動隸屬於4個步兵師的5個團,加上特工部隊2個團和部分工兵,總兵力1餘人,在炮兵火力支援下,對老山陣地發起兇猛反攻。這次戰鬥史稱「七一二大戰」,成為了越軍在老山輪戰期間規模最

历史军事 空中突擊旅作戰能力迅速增強 可在對方縱深蛙跳作戰 陸軍進入立體作戰時代

近日陸軍某空中突擊旅演習報道引起外界關注,該旅在演習之中使用了隱蔽突擊、蛙跳突擊等一系列戰術戰法,將陸軍空中突擊旅作戰能力展現的淋漓盡致。空中突擊旅作為陸軍新質作戰力量,實現了直升機與步兵最佳結合。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