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战争 土地雷制服洋鬼子

Posted

篇首语: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革命战争 土地雷制服洋鬼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革命战争 土地雷制服洋鬼子

    “敌人未到雷先埋,敌人不来引他来,敌人不踩逼他踩,雷公定要把花开。”这首打油诗,是对抗日战争时期我山东海阳县赵疃村民兵开展地雷战的真实写照。那时,土地雷确实制服了洋鬼子。

    1945年5月18日,赵疃村民兵得知400多名日伪军要来“扫荡”。爆炸大王赵守福和于化虎,立即集合民兵做好战斗准备,他们很快布下两个雷阵:一个设在村北河套的树林里,多用的是绊发雷;一个设在村里的街巷和十字路口上,多用踏发雷。中午,一队日军气势汹汹地向村里扑来,刚踏进树林,地雷就怒吼起来。前面的日军多被炸死炸伤,后面的有的抱头鼠窜,有的趴在地上半天不敢起来。这时候,隐藏在村口的民兵抓住机会一阵好打,敌人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待敌人清醒过来进行抵抗时,民兵们早已转移了。日军头子气得脸色青紫,挥着大刀命令日军向村里冲击。刚冲到街心十字路口,就踩上了地雷,送了命。其他日军也多数踩雷,死的死,伤的伤,侥幸活着的日军,吓得仓惶逃命去了。

    没过几天,不甘心失败的日军调来了工兵,每次出来都由工兵在前面排雷探路。敌变我变,民兵们也改变了埋雷方法。他们在同一地雷坑里埋上真假两个雷,上假下真,一搬假雷,真雷就炸。一连炸死十几个工兵,敌人再也不敢贸然起雷了,看到可疑的地方,使用石灰划个圈,让后面的日军绕道而行。民兵们将计就计,也按日军的样子划圈圈,并在没有圈的地方埋上雷,日军通过时东躲西闪,又蹦又跳,地雷连续开花。

    敌人接受教训之后,又耍新招。他们抓住了民兵在降雨前起雷的规律,进行偷袭。民兵机智勇敢,自有对付的办法。一次暴雨前,民兵将100多颗地雷用蜡封好口,埋在敌人必经之路上,雨刚停,敌人就出动了,结果有几个日军刚一进村就被地雷炸死了。另一群日军跑到菜地里抢菜,也被地雷炸死五六个。敌人见势不妙,赶快往村外撤退,村头的连环雷又响成一片。有的敌人向路边跑,路边也到处是地雷爆炸。趁敌人急于逃命的混乱,埋伏在山坡上的民兵用土枪、土炮向敌人猛烈射击。最后,敌人丢下60多具尸体,逃回了据点。

相关参考

“日本鬼子”一词竟出自清朝的对联

说起来,“日本鬼子”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对日本侵略者的称呼;战争结束后,“日本鬼子”演变成为华人对日本人的蔑称,而有时“日本鬼子”还会简称为“鬼子”;比如电影《鬼子来了》和歌曲《

天天被抽耳光的翻译官,鬼子都是从哪找的

中国经历的最大的一场战争就是二战了,在二战中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我们在一些影视剧作品当中也可以看到关于抗日战争的情形,在这些影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职业,他们就是站

侵华战争中,有多少日本鬼子死在我国领土上

对中国人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大清王朝的时候,在那个年代的人思想非常愚昧、落后,甚至是自私。主要体现在绝大多数人不愿接受外界的任何事物,所以他们来说只相信自己眼前的一切,说白了就是一直都活在老旧的世

成鬼子大扫荡的梦魇

在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创造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游击战争,在广阔的敌后战场上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极大地牵制、消耗了敌人实力,让日本侵略者葬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说起令敌人闻风丧

反汽车雷挫败日军 石雷喷火焚敌

■晋察冀民兵爆炸大王李勇■晋察冀民兵在河滩埋地雷“土地雷”吓破敌胆“地雷阵”重创日寇——敌后抗战兵法之九:地雷战地雷战是八路军和民兵经常运用的战术,又因电影《地雷战》而广为人知。在敌后抗战中,根据地最

中国城市土地改革历史

一、中国近代历史上土地改革有哪些[新中国成立前的土地改革]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1931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

中国革命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

   艰难而辉煌的土地革命战争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南京发动“四?一二”政变,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也紧步蒋介石的后尘

中国历史 土地革命

旧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农村人口90%的贫雇农和中农,仅占全国土地的20%到30%;而占农村人口10%的地主、富农,竟占可耕土地的70%至80%。他们利用占有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桎梏了生产力的发

中国七勇士歼上百鬼子壮烈殉国 血战古北口

1933年1月1日,侵华日本关东军在山海关(当时简称榆关)发动了侵榆战争。临(榆)永(永平即卢龙)警备司令何柱国将军下令坚决抵抗,并向全军将士发布《告士兵书》:“愿与我忠勇将士,共洒此最后一滴之血,于

历史军事 中国七勇士歼上百鬼子壮烈殉国

1933年1月1日,侵华日本关东军在山海关(当时简称榆关)发动了侵榆战争。临(榆)永(永平即卢龙)警备司令何柱国将军下令坚决抵抗,并向全军将士发布《告士兵书》:“愿与我忠勇将士,共洒此最后一滴之血,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