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在救援常德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Posted 日军

篇首语: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在救援常德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在救援常德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彭士量,1904年8月5日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杨梅村。毕业于黄浦军官学校第四期、陆军大学第十一期,曾任陆军预备第四师副师长。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目睹国家民族危亡日益严重,彭士量义愤填膺,力主对日作战,捍卫国土。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毅然奔赴抗日前线,率部投身民族解放斗争。

1941年,彭士量调任第六战区长官部高级参谋兼干训团教育处长。1942年调任陆军第七十三军暂编第五师副师长,次年3月代理师长,随即又升任师长。从此,他率领这支由凤凰、吉首两县地方武装与湖南陆军新编第一团合编而成的部队,驻防鄂西、湘北一带,坚持抗击来犯日军,屡建战功。

1943年4月,彭士量率部在华容顽强抗敌1月有余,致使日军几无进展,当时日军的广播称暂五师为不可轻侮之师。

同年3月,日军发起鄂西湘北战役,大举进犯长江南岸各县。3月10日,湖南北大门华容县失守。为了遏止日军南下攻势,3月下旬开始,国民党军队发动全面反攻。正在长沙郊区整训的暂五师,奉命开赴华容、南县、安乡一线对日作战。

接到命令后,彭士量率领暂五师日夜兼程奔赴华容,4月1日到达南县、华容交界的明山头。

次日,彭士量指挥所部向华容县城周围的日军据点发起了猛烈攻击。先后占据了护城、墨山铺、松木桥、三封寺等地。据守这些地方的日军纷纷撤往华容县城。

4月7日,暂五师进攻盘踞华容的日军。第十四团攻击城东门,第十五团进攻石佛山,第十三团主攻状元街。战斗打得十分激烈,彭士量亲临石佛山前沿阵地指挥作战。由于日军以逸待劳,武器精良,又有飞机助战,暂五师伤亡很大,进攻了一周,仍未攻克石佛山和状元街,对东门的进攻也无进展,为了避免更大伤亡,彭士量下令暂时停止进攻,部队撤至明山头一带。

经过整顿之后,暂五师又向日军据点发起了第二次进攻。先后攻占珠头山、墨山顶、黄山湖等地。为了控制三封寺、墨山铺一线交通要道,彭士量决定派部抢占制高点七女峰。第十三团第一营担负了这一重要任务。该营官兵在山上与日军整整激战了一周,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击毙击伤日军200多人。由于武器落后和缺乏后援,该营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当最后从山上撤下来时,全营剩下不足20人了。

4月中旬以后,日军不断从石首派出部队增援华容,暂五师孤军突出,处境越来越危险,但彭士量仍然指挥官兵进行着顽强的战斗。直到5月初,暂五师已面临被日军包围全歼的恶境时,才奉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之命撤出了华容。彭士量率领暂五师发动的华容反击战,尽管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且损失了一个半团的兵力,但与日军苦战相持月余,给了日军以重创。尤其是七女峰之战,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

11月2日开始,日军调集10万兵力又发起了常德战役。在飞机、大炮密切配合下,兵分数路,气势汹汹向以常德为中心的洞庭湖西岸地区大举进犯。

对于日军的来犯,国民党军队立即作出了反击部署。第七十三军与一些友邻部队担负常德外围的阻击任务。

地处常德西北面的石门既是这次日军进攻的重点目标之一,又是屏护常德的战略要地,为了防止日军从常德以西迂回包抄,暂五师奉命随第七十三军调到石门。

11月4日,彭士量率部进驻石门县城,此时的暂五师,由于前次华容反击战消耗甚大,虽经半年调整、补充,但兵员、武器大都没有备齐,战斗力极弱。彭士量深知此次守备石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到达石门后,没有来得及喘口气,便陪同第七十三军军长汪之斌等人前往阵地察看。一见情形,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没想到像石门这样的军事要地,先前的守备部队竟连起码的工事构筑都没有,仅在沿新安至分水岭一线布防了20公里宽的正面散兵线,可石门城外的澧水南岸,连一个据点都没有。暂五师只有拼死一搏了。

11月8日,日军第三、第十师团在航空兵的配合下,直奔石门而来。9日夜晚,日军趁着夜色集结到石门以北地区的桐子溪、林家桥一线,开始对石门形成包围,准备将驻守在石门的第七十三军一举歼灭。次日黎明,枪炮声轰鸣,日军向新安、塘坊、樊家桥等阵地发动了猛攻。暂五师与第七十三军所辖另外两个师紧密配合,奋勇杀敌。彭士量亲临作战第一线指挥,率部与敌人相持3个昼夜。

11月13日拂晓之后,日军兵力大增,在飞机、炮火掩护下发动了更为猛烈的进攻。日军将第七十三军各师从东西分割包围,并以一部突过澧水,从南面堵住退路。在日军强大攻势下,第七十三军很快陷入混乱,军部与各师之间联系中断。上午8时,日军第十三师团第一一六联队攻入石门城北部第七十三军军部指挥所,军部顿时大乱。此时,日军已完成了对该军的四壁包围。尤其是南下常德的方向,更是被其以强大的炮火封住。危境中,彭士量带领一个警卫连,左砍右杀找到了被冲散的军长汪之斌,请求留下率暂五师坚守石门县城,掩护军长汪之斌率部向西突围。

汪之斌率领第十五师、第七十七师向西突围,彭士量率部拼死抵抗,敌我双方陷入了混战状态。

11月14日,日军再次向石门县城增派援军,攻势也愈加凶猛。尤其是以北部笔架山、大山尖、孙家大山方面战况惨烈。日军数次冲上阵地与暂五师官兵白刃肉搏。彭士量亲临一线督战,短兵相接,杀声震天。他不止一次勉励部下说:“石门一地,事关全盘战局得失,我们要与石门共存亡,要用我们的血肉换取整个战役的生机。”

战至午后,日军仍然进攻不止,暂五师伤亡已十之八九。傍晚时分,日军加紧围攻,城厢被炸,火光冲天,阵地工事几乎全被摧毁。

15日拂晓,彭士量集合所剩无几的部队,向石门西郊突围,力图收复一块阵地,以充立足之地。行至新安以南岩门口附近时,几架日机低空盘旋,发现了他们的踪迹,投下重磅炸弹,并用机枪扫射。彭士量倒在瓦砾堆中,身中数弹。弥留之际,他怒目圆睁:“大丈夫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此何恨焉!”

人们在装殓彭士量烈士的遗体时,从他的军衣口袋中发现了这样一纸遗嘱:

余献身革命,念年于兹,早具牺牲决心,以报党国,兹奉命守备石门,任务艰巨,当与我全体官兵同抱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歼彼倭寇,以保国土;倘于此次战役中,得以成仁,则无遗恨。惟望我全体官兵,服从副师长指挥,继续杀敌,达成任务。余廉洁自持,不事产业,望余妻刻苦自持,节俭以活,善待翁姑,抚育儿女,俾余子女得以教养成材,以继余志。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让西方认识了中国军人

常德会战结束后,时任国军74军军长王耀武将军为纪念捍卫国土而壮烈牺牲的将士们,决定在常德建造“烈士公墓”。公墓正门是一座高大的三门纪念牌坊,上方是王耀武所题“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坊”的横匾。纪念坊的四

历史军事 在冀中日伪军“扫荡”中壮烈牺牲

石景芳,又名石玉琮,1912年生于山东省无棣县刘丰台村。自幼读书,明白事理,爱憎分明,富有斗争精神。1928年,他考入无棣县立第二高小读书。同学中有城里张、吴、郭三家恶霸子弟,他们经常合伙欺侮乡下来的

历史军事 平汉线反扫荡作战中壮烈牺牲

崔曙光,原名崔世荣,幼名天怀,参加革命后化名铁匠,1911年2月12日出生在陕西省绥德县铁茄坪村一个农民家庭。8岁起,在本村私塾读了3年古书,后跟父亲务农。1926年秋,考入清涧县立第三高小。当时,这

历史军事 冀南反扫荡的突围战中壮烈牺牲

杨宏明,1910年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在家放牛。因家境贫寒,庄稼收成又不好,1923年到汉口当学徒,因受资本家工头剥削压迫又到第八军唐生智部下当兵两年,因不堪遭受军官的欺

历史军事 血战衡阳中遭遇袭击壮烈牺牲

余子武(1901-1944),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二军第一五一师少将副师长。号文波,1901年生于广东省台山县三八镇吉都里一个清贫的私塾教师家庭。自幼聪慧努力,以优异的成绩从荻海区立小学、省立第二中学毕业

历史人物 常德保卫战中孙明瑾面对日本强烈的炮火 坚决到最后一个人

每当中华民族到了危亡的时刻,我们不缺民族英雄,今天小编写这篇文章就是纪念一位英雄,这位英雄的名字叫孙明瑾,当年的常德保卫战当中,他是牺牲的三名师长中的一名,而且他的死是非常壮烈的,马革裹尸、血染疆场,

历史军事 常德会战中杀身成仁的川中名将

  许国璋:72年后追认革命烈士2015年1月12日,原国民革命军第150师师长许国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作为一名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军人,许国璋在他长眠72年之后获得了这份殊荣。许国

历史军事 壮烈牺牲被授抗日民族小英雄称号

王璞,原名兰贵,1929年10月3日出生在河北省顺平县(原完县)野场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野场村距县城有近百里,位于太行山脚下。王璞的祖母是位心地善良的老人,父亲王三群、母亲张竹子是全村有名的老实人。王

历史人物 抗战中常德会战牺牲的第一位将军——彭士量将军

彭士量,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3军暂5师中将师长。湖南浏阳人,毕业于黄埔军校,后又在陆军大学深造,是抗战中常德会战牺牲的第一位将军。>>几十年钱日军的第11军在司令官横山勇的指挥下对中国军队发动了“常德会

历史军事 杨靖宇等多半将领壮烈牺牲

  杨靖宇(1905-1940)  抗联一军军长、抗联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字骥生,化名张贯一,1905年2月13日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家湾村。1926年秋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毕业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