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历史 简述名将王浚一生的故事
Posted 将军
篇首语:劳动教养了身体,学习教养了心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晋朝历史 简述名将王浚一生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晋朝历史 简述名将王浚一生的故事
> 王浚出身于官僚世家,自幼博览群书,“恢廓有大志”,并自视甚高。> > 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六月,益州牙门将张弘阴谋作乱,刺死益州刺史皇甫晏。王浚升任益州刺史,出兵平定了叛乱,以功封关内侯。他在益州任内,非常重视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所以边疆各少数民族多来归附。> > 王浚任益州刺史政绩显著,被晋武帝征拜为右卫将军大司农。正在密秘进行灭吴准备的车骑将军羊祜,认为伐吴必须借助长江上游四川的有利地位,同时必 须有足智多谋、才能出众的将领在四川治理水军,才能打好基础。因此,密向司马炎上表,要求让王浚留任,于是司马炎又重任王浚为益州刺史。> > 司马炎下诏王浚,命其停止驻军屯田,全力修造战船,制造兵器,扩充军队,训练水军,进行灭吴战争的准备工作。> > 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八月,王浚从战略角度向晋武帝司马炎上书说:“根据我不断地观察吴国变化情况,现在吴主孙皓荒淫无道,凶暴残忍,吴国国内上下 无不哀叹怨恨。现在不伐吴,今后发展变化是很难预料的。”晋武帝司马炎看了王浚的上疏后,非常赞同他的意见,于十一月发布诏令,大举伐吴,以贾充为大都 督,总兵力约二十余万人,分六路进军。> >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正月,龙骧将军王浚奉诏率军自成都出发,又统领巴东监军唐彬等,计巴 蜀水军七万浮江东下。二月一日攻克丹阳(湖北秭归县东八里)。俘虏丹阳监盛纪。当王浚水军东下时,遇到吴军在长江两岸大石上,连结起横在江面上的铁锁链及 水下设置一丈多长的大铁锥,横断江路。因王浚在战前对吴国的军事设施了如指掌,早已胸有成竹,这时即命水军用已备好的几十只大筏,筏上扎有草人,身披战 甲,手持器械,站立筏上,水军战士荫蔽地驾驶大筏开路。当大筏碰上水下的大铁锥时,铁锥插在筏上,大筏利用江水的冲力将铁锥带走。同时又命水军将战前备好 的大火炬,长十丈,大数围,中间灌有麻油,设在船前,当遇到铁锁链时,点燃火炬,顷刻之间即将铁锁链熔断。巧妙地排除江上、水下障碍,水军战船顺利地继续 东下。> > 二月三日,王浚指挥水军攻克吴国要塞西陵(湖北它吕),斩吴都督镇南将军留宪,征南将军成据,获宜都太守虞忠。二月五日,攻克 荆门(湖门宜都北),夷道二城(宜都),获监军陆宴。在晋镇南大将军杜预支援下,于二月八日破乐乡(湖北松滋东)。在水战中获吴水军都督陆景。吴平西将军 施洪投降。二月十八日,晋武帝司马炎下诏:“王浚为平东将军,假节、都督益,梁诸军事”。王浚率水军占领巴丘后,又攻克夏口(湖北武汉)。武昌(湖北鄂 城)。在合围武昌时,吴江夏太守刘朗、武昌都督虞等投降。> > 攻下夏口,武昌之后,于三月初,王浚得到胡奋的增兵八千人,唐彬得到杜预的 增兵七千人。这时王浚共统率水军八万余人,仍以唐彬为前军,顺流而下,直指吴都建业,吴帝孙皓知王浚水军已抵三山,(南京西郊)即命游击将军张象率水师万 人前往阻击,结果尚未接战即望旗而降。王浚水军越战越勇,势不可挡,吴军闻风丧胆。吴主孙皓命陶浚统率在建业的两万残兵,乘大船阻击王浚水军,结果在接命 战前夕全部溃散。在此之前,司马炎曾有诏令,命王浚军至秣陵时,受安东将军王浑节制,因此王浚水军越过三山时,王浑派人送信邀王浚上岸议事,王浚不愿贻误 战机,命水军继续前进,派人报王浑说:“风利,不得泊”。进至建业附近时王浚舍舟登岸,攻入吴都。吴帝孙皓到王浚军门投降,至此,规模浩大的晋、吴之战结 束,吴国灭亡。> > 晋灭吴之战后,司马炎封王浚为辅国大将军,襄阳县侯。王浚自以为功大,每次进见,常陈述自己的功劳,表现出对战后评功 的不满。益州护军范通劝他说:“您有功是件好事,然而遗憾的是居功骄傲就不完全是好事了”,又说:“您在战争结束之日,就应该穿便服,戴角巾,位于私房, 口不言伐吴之事,如有人问,则应说:‘圣主之德群帅之力,老夫何力之有焉’!”王浚觉得范通说的对,于是照此办理,后来果然有的官员上表争辩王浚功重报轻 的委屈。因此,晋武帝司马炎封王浚为镇国大将军,加散骑常侍,领后军将军,又转抚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太康六年(公元285年)十二月王浚卒。时年八 十,葬于柏谷山(河南灵宝西南)。相关参考
> 羊祜出身于官宦世家。母亲蔡氏是汉末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同胞姐姐嫁司马昭,晋初尊为弘训太后。>> 羊祜博学多才,年轻时即有“今日之颜子”的美称。但他不愿为官,虽曾多次被征召,却从不就任。羊祜娶夏侯
> ,汉初名将周勃的儿子。公元前164年,他以才入仕,出任河内(今河南武陟西南)太守。3年后,他又承袭父亲爵位,封为条侯。从此,周亚夫便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为维护西汉王朝的巩固和统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施琅(公元1621~1696年),原名郎,字尊侯,号琢公,中国福建晋江人。原系部将,后投诚清朝,任福建水师提督。他坚决主张以军事手段为主,平定,消灭郑氏割据政权。在年逾花甲之时,统率清军,渡海东
>吕蒙 吕蒙15岁时就偷偷地跟着姐夫去打仗,撵也撵不走。成年后,他先后在孙策、手下为将。但由于家境贫寒,吕蒙从小没有机会读书,识字不多。当上将军后,常常是勇敢有余,谋略不足;每当报告军情,也只能口述
> 跛子帖木儿(1336~1405年),中世纪时期中亚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军事指挥家,他复兴了先前建立的蒙古帝国。在他漫长的军事生涯中,帖木儿几乎一直为了扩大并保持他辽阔的疆土而不停地战斗着,使他的帝国
>陆逊 从青年时代起,陆逊就因“多智略”而受到世人瞩目。根据史料记载:从21岁起,陆逊开始在手下当官,起初只是一个小小的屯田都尉,“兼管县事”。但在任职期间,他却十分注重天灾之年开仓济贫、收服民心,
>杜预> 杜预,出身于世宦之家,是的女婿。他博学多才,对政治、经济、法律、兵法都深有研究,人称“杜武库”,形容他腹中无所不有。他虽然不善武功,不会骑射,自己不能冲锋陷阵,但他善于谋略,以、料敌制胜而
晋朝历史一、千古江山公元280年,晋朝名将王浚的水军攻近建业城,东吴主孙皓在进行一番几乎是徒劳的抵抗后出城投降,这标志着辉煌的三国时代终于告一段落,大晋一统天下,后人称之为“三国归晋”。完成一统天下这
晋朝人物中文名:王浚别名:王彭祖国籍:西晋民族:汉族出生地: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出生日期:252年逝世日期:314年职业:将领官职:司空,乌丸校尉封爵:博陵公王浚人物生平庶子入嗣王浚母亲赵氏出身贫贱
刘琨长期占据了晋阳,给匈奴的赵汉以严重威胁。可是汉人的老问题总是在不恰当的时候发生,刘琨与幽州大将王浚不和,于是,本来是唇亡齿寒的两人反而变得不共戴天。王浚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石勒用计,王浚还真以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