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后慈禧太后斩七人缘何却只有六君子?

Posted 慈禧

篇首语: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戊戌变法后慈禧太后斩七人缘何却只有六君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戊戌变法后慈禧太后斩七人缘何却只有六君子?

徐致靖(1826-1918),字子静,江苏宜兴人,思想开明,拥护革新,曾给光绪皇帝上过有名的《人才保荐折》,保荐过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张元济等维新人士。徐致靖大难不死,“戊戌七君子”变为“六君子”。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以后,谭嗣同等六人在北京菜市口刑场慷慨就义。他们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戊戌六君子”。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慈禧太后最初要处斩的不是6个人,而是7个人,那第七位君子就是当时官至二品的礼部右侍郎徐致靖。

徐致靖(1826-1918),字子静,江苏宜兴人,思想开明,拥护革新,曾给光绪皇帝上过有名的《人才保荐折》,保荐过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张元济等维新人士。当年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大肆逮捕维新派官员。徐致靖也进了监狱。

慈禧亲笔批文立即斩决的头一个人就是徐致靖。李鸿章与徐致靖的父亲是同科进士,又是密友,私交很深。李鸿章就想方设法救徐。他知道自己出面救徐致靖不妥,只好求慈禧的红人荣禄帮忙。碍于面子,荣禄只好向慈禧说情。不料慈禧大怒,责怪荣禄为帝党开脱。荣禄马上跪地申诉说徐致靖只是个书呆子,根本不懂得新政,只是在维新派里唱昆曲、玩围棋而已,而且在宣布维新后的3个月内,皇帝一次也没有召见过他。

慈禧立即派太监查询。因宫廷规定,皇帝召见任何人都要有记载,一查便知。太监核查后回报说:3个月内皇帝确实没有召见过徐致靖。这下慈禧稍有转色,再加之荣禄是她最宠信之人,慈禧就改判徐致靖为“监候”(即死缓)。

徐致靖大难不死,“戊戌七君子”变为“六君子”。徐致靖出狱后,一直居住在杭州,改名徐仅叟,意思是“六君子”被害,刀下仅存的老朽。

相关参考

“戊戌七君子”为什么最终只斩六人?

“戊戌变法”也称“维新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政治变革。“戊戌变法”导致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而慈禧要斩的“戊戌七君子”为何只有“六君子”?徐致靖(18

“戊戌七君子”为什么最终只斩六人?

“戊戌变法”也称“维新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政治变革。“戊戌变法”导致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而慈禧要斩的“戊戌七君子”为何只有“六君子”?徐致靖(18

历史人物 戊戌六君子分别是谁

戊戌六君子分别是谁?戊戌六君子怎么死的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曾谋划逼光绪退位却失败告终

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皇帝。慈禧认为:光绪从4岁进宫,自己费心抚养成人,却不听话,搞戊戌变法。慈禧很伤心,想废掉他。在光绪皇帝即位时,两宫太后曾有一个说法,等将来光绪帝载有了儿子,再过继给同治

戊戌變法六君子英勇就義後,他們年輕貌美的遺孀結局如何

1898年,光緒帝所倡導的百日維新遭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的打壓,絕地反撲,逮捕維新人士。得到消息後,康有為、梁啟超遠走日本,其他成員則在京都被清政府官員逮捕。為了宣泄怒氣,沒有經過正常的審查流程,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戊戌六君子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戊戌六君子戊戌政变后被捕牺牲的六位维新派人物。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推翻新政,下令搜捕维新派和帝党人士。28日,清廷将维新志士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

中国历史 你知道戊戌变法中的六君子吗?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十三日(1898年9月28日),六名维新志士在北京菜市口被处决,他们分别是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史称“戊戌六君子”。“戊戌六君子”的故事,要从19世纪后半叶讲起。

历史人物 慈禧死前威胁大臣要遗嘱上加几个字,否则...

慈禧太后最恨的人,就是光绪皇帝。原因无他,只因光绪在维新变法中,想借助袁世凯的力量,将慈禧太后囚禁瀛台。可是袁世凯临阵倒戈,反将光绪皇帝抓到了瀛台,并漫漫无期地软禁了起来。维新变法的六君子在菜市口被开

谭嗣同被砍头,作为封疆大吏的父亲没有求情,仅给儿子写了副挽联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戊戌六君子”被慈禧太后砍了头。长久以来,人们对“六君子”中的谭嗣同被杀大感惋惜,尤其是他临死前的悲愤之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更是让人对这位青年改革

历史人物 戊戌六君子是谁

戊戌六君子是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本站小编告诉你。>1898年9月28日,慈禧这太后下令杀掉戊戌六君子,上谕:““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大逆不道,着即处斩,派刚毅监视,步军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