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曾谋划逼光绪退位却失败告终

Posted 光绪

篇首语:少量的常识,当得大量的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曾谋划逼光绪退位却失败告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曾谋划逼光绪退位却失败告终

2、变法图强遇上慈禧太后皆成空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曾谋划逼光绪退位却失败告终

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皇帝。慈禧认为:光绪从4岁进宫,自己费心抚养成人,却不听话,搞戊戌变法。慈禧很伤心,想废掉他。在光绪皇帝即位时,两宫太后曾有一个说法,等将来光绪帝载有了儿子,再过继给同治帝载淳为嗣。但光绪无子,同治统绪由谁来继承?废帝后,光绪又怎么处置?慈禧反复思考这两个难题。《崇陵传信录》记载: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上完早朝之后,慈禧单独召见荣禄。慈禧与荣禄有一段对话:

荣禄问:传闻将有废立事,信乎?

慈禧答:无有也。事故可行乎?

荣禄答:太后行之,谁敢谋其不可者!顾上(光绪)罪不明,外国公使将起而干涉,此不可不慎也。

慈禧问:事且露,奈何?

荣禄答:无妨也,上(光绪)春秋已盛,无皇子,不如择近宗近支建为大阿哥为上嗣,兼祧穆宗,育之宫中,徐纂大统,则此举为有名矣!

慈禧曰:汝言是也。

慈禧与荣禄议立大阿哥,作为同治和光绪帝的继承人,逐步取代光绪皇帝。

由谁来做大阿哥呢?慈禧选中了载漪之子溥y,为什么?

端郡王载漪第一,从溥y的父系来说,溥y是爱新觉罗的血统。溥y的曾祖父为嘉庆帝。嘉庆帝第三子亲王绵恺没有儿子,以道光(F宁)第五子奕过继给绵恺为后。奕是溥y的祖父。奕第二子载漪是溥y的父亲。载漪又过继给嘉庆帝第四子瑞亲王绵忻之子瑞郡王奕(原名奕约)为后,袭贝勒。后载漪晋封为端郡王(应作瑞郡王,因述旨疏误,错瑞为端,遂因之)。

第二,从溥y的母系来说,溥y有叶赫那拉氏的血统。《清史稿・绵忻传》记载:“载漪福晋,承恩公桂祥女,太后侄也。”就是说,溥y既是慈禧太后娘家侄女的儿子,又是慈禧婆家堂侄的儿子,真是亲上加亲。近年有学者考证,《清史稿・绵忻传》的上述记载有误,溥y的母亲不是慈禧的侄女。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考证。

岁的溥y处在爱新觉罗氏与叶赫那拉氏两支血缘的交叉点上,因此被慈禧选作大阿哥。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政变后,光绪皇帝被囚,慈禧太后训政。二十五年(1899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慈禧同荣禄作了上述对话后,十二月二十四日,慈禧太后懿旨,溥y入继穆宗同治为嗣,号“大阿哥”。随后大阿哥在弘德殿读书,师傅为同治帝的岳父、承恩公、尚书崇绮和大学士徐桐。二十六年(1900年)正月初一日,溥y恭代皇上到大高殿、奉先殿行礼。

慈禧预定庚子年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举行光绪禅位典礼,改年号为“保庆”。但京师内外,议论纷纷。大学士荣禄与庆亲王奕匡(kuāng)以各国公使有异议,各种势力也反对,建议此事停止。不久,义和团事起,载漪笃信义和团,认为义和团是“义民”,不是“乱民”。五月,载漪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日本使馆书记杉山彬、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被杀,义和团围攻东交民巷使馆。七月,八国联军进逼京师,慈禧太后同光绪等一行西逃,载漪、溥y父子随驾从行。慈禧逃到大同,命载漪为军机大臣。十二月,以载漪为这次事变的祸首,夺爵位,戍新疆。二十七年(1901年),慈禧等回銮。途中,以载漪纵容义和团,获罪祖宗,其子溥y不宜做“皇储”,宣布废除“大阿哥”名号。溥y归宗,仍为载漪儿子。另以醇亲王奕第六子载洵为奕后。后来溥y生活落魄,死得很惨。

变法图强遇上慈禧太后皆成空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后党”立即聚集起来,开始对光绪帝的变法政策进行清算。期间,发生了慈禧太后三次审讯光绪帝的闹剧。

第一次是在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日,政变当天。史料记载,前一天,光绪帝还在宫内接见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可这时慈禧就在幕后监视,光绪帝已经失去了自由。萧一山《清代通史》记载:“因是日有召见伊藤博文事,后在幕后监视,故未即发作。”随后,光绪帝便被控制起来。慈禧太后召集奕等顽固守旧的王公大臣,对光绪帝开始了第一次审讯。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记载,当时,慈禧俨然太上皇一样,高坐于朝堂,光绪帝则跪在地上,并设置了竹杖。然后,慈禧大发雷霆,历数光绪帝的“罪状”。光绪帝能怎么办呢?萧一山《清代通史》记载:“帝战栗俯伏,惟有涕泣。”第一次审讯结束。

第二次是八月初七日,政变第二天。对光绪帝的审讯紧锣密鼓。这次审讯是逼迫光绪帝表态,承认康有为等为乱臣贼子,并下旨捉拿。这真的是如刀割心,康有为等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维新志士,让自己否定他们,再亲自下旨捉拿,光绪帝如何能做到!但是,面对强大的慈禧集团,光绪帝没有别的选择。资料《驿舍探幽录》记载:“呈与皇上,皇上转呈太后阅毕,仍递交皇上。皇上持此旨目视军机诸臣子,踌躇久之,始发下。”从这段描述中,我们看到慈禧的霸道,光绪的无奈。

第三次是八月初八日,政变第三天。这一次是慈禧太后要求光绪帝认罪。她找了很多证据,包括从光绪帝住处搜查到的资料。慈禧太后要让光绪帝心服口服,逐条指认。光绪帝仍然是以沉默对抗,他能说什么呢?总之是欲加之罪。自己变法图强,为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为的是大清国的强大,何罪之有!但是,他也只有沉默,一切话都是多余的。

慈禧太后认为,光绪帝不说,就是认罪了。既然犯了这么大的罪行,也只有自己出山了,这才是她的真正目的。于是,慈禧做出了最终 “裁判”:

1. 太后重新垂帘训政。慈禧太后朝臣,以光绪帝的名义,下发太后训政谕旨:“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两次垂帘听政,办理朝政,宏济时艰,无不尽美尽善。因念宗社为重,再三吁恳,慈恩训政。仰蒙俯如所请,此乃天下臣民之福。由今日始,在便殿办事。本月初八日,朕率王大臣在勤政殿行礼,一切应行礼节,著各该衙门敬谨预备。”慈禧就这样,粉墨登场,重新把持了朝政。

2. 囚禁光绪帝。慈禧接着对光绪帝采取了措施。她命人大造舆论:“以帝疾作,宣示中外。”就是说,对外宣称光绪帝得了很严重的疾病,不能再处理政务了。于是,光绪帝被押往瀛台,完全与世隔绝,真正是“欲飞五羽翼,欲渡无舟楫”。直到光绪三十四年去世,光绪帝在这里度过了长达10年的囚帝生涯。

相关参考

变法图强遇上慈禧太后皆成空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后党”立即聚集起来,开始对光绪帝的变法政策进行清算。期间,发生了慈禧太后三次审讯光绪帝的闹剧。第一次是在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日,政变当天。史料记载,前一天,光绪帝还在宫内

从百日维新到戊戌政变,解析慈禧和光绪帝之间的矛盾纠葛

甲午战败让大清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血气方刚的光绪帝痛定思痛立志革新,一场力图改变中国命运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然而,这次改革仅仅持续了一百零三天就失败了,是什么原因让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这对母子走向决裂?

慈禧为何要三审光绪帝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后党”立即聚集起来,开始对光绪帝的变法政策进行清算。期间,发生了慈禧太后三次审讯光绪帝的闹剧。第一次是在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日,政变当天。史料记载,前一天,光绪帝还在宫内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为何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联合袁世凯等人,发动戊戌政变,将光绪帝囚禁,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捕,最终慷慨赴死,康有为、梁启超等幸存的变法者则被迫逃往法国、日本等国,开始他们流亡海外的生活。事实上,变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为何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联合袁世凯等人,发动戊戌政变,将光绪帝囚禁,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捕,最终慷慨赴死,康有为、梁启超等幸存的变法者则被迫逃往法国、日本等国,开始他们流亡海外的生活。事实上,变

慈禧太后逼珍妃堕井的几种说法,哪种更为真相

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月选为珍嫔,光绪二十年(1894年)春,因慈禧太后六旬庆典,晋封珍妃。珍妃是光绪帝一生中唯一宠爱的妃子,也是唯一一个给光绪皇帝无助和压抑的生活带来阳光和喜悦的女人。光绪二十四

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是怎么决裂的

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是怎么决裂的?难道仅仅因为政见不同吗?  1989年,戊戌政变,光绪天子被慈禧太后囚于中南海,慈禧老佛爷开端走到前台主政。慈禧,光绪的亲爸爸,在老佛爷亲儿子同治天子身后,是慈禧亲身点

慈禧临终前为什么一定要毒死光绪帝

慈禧何时决定杀死光绪的?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就明白,仅仅这个政变,光绪与她之间就没有了重新和好的可能,所以从那时起,慈禧就一直谋划着废黜光绪,这个计划因种种原因未能实施,慈禧只好先维持现状,之所以维持现

光绪被慈禧囚禁至死咎由自取

1898年9月21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百日维新宣告失败,随即囚禁光绪皇帝于中南海瀛台。长久以来,人们在谈到光绪皇帝时,总会报之以深深的同情。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光绪在位34年,一心想有

瓦德西质问李鸿章,你与慈禧已经结婚,快把她交出来,李顿时无语

1898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六君子被惨杀菜市口。103天的戊戌变法以失败而告终。但慈禧想不到,维新力量始终蠢蠢欲动,暗藏于京师之中。他们还是以逃亡的康有为首脑,只要京师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