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第一节 说说笑笑的谋士――东方朔

Posted 东方朔

篇首语:莫问天涯路几重,轻衫侧帽且从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第一节 说说笑笑的谋士――东方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第一节 说说笑笑的谋士――东方朔

  公元前140年,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也是最成功的皇帝之一——登基。在汉武帝时代,汉朝达到鼎盛,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空前辉煌的王朝 盛世。在这个强大王朝的背后,有汉武帝,更有一批为国家建言建策的栋梁之才。对汉武帝影响最深、与之关系最亲密的大臣当属中国历史上的狂人东方朔。在汉 朝,东方朔被汉武帝指点迷津,,成为天下皆晓的谋士。东方朔是易经大师,是算卦占卜之流的先驱,也是东方一姓有史料可查的第一人。> >    东方朔(公元前154年-公元前93年),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山东本无东方一姓,东方朔的原姓张,小名曼倩,生身父亲叫张夷,字少平,母亲田 氏。当年,东方朔刚出生3天,其母便撒手西去,古代人称这是“克母”。父亲认为这很不吉利,加上自己无能力养活这个婴儿,便将他扔出家门。是时,邻居听到 外面有婴儿的哭声,走出来一看,是个胖乎乎的小子,心生怜惜之情,便将他抱回家收养。当时,东方发白,天蒙蒙亮,邻居心神一动,就被这婴儿选了一个“东 方”姓,名朔。> >   据史书记载,东方朔从小生性乖张,喜欢恶作剧。长大之后,他的言行荒诞滑稽,语言诙谐,但依然能为朝廷重用。这主要是 他不拘一格的思想和行为而让众人注意他的结果。不过,别人也因此看不起他,常常在他为官升迁的道路上设下障碍,并送给他一个绰号叫“狂人”,以此来鄙视 他。但东方朔不但不气恼,而且在这上面做文章,使得自己更加得意。众人见不能羞辱他,个个都纷纷不平地离开。这一来,东方朔更高兴了。> >    虽然东方朔从小就离开生身父母的怀抱,但他的生活却未因此而失去幸福感。在养父养母家里,东方朔一天天茁壮成长,家人对他精心爱护,比自己亲生儿子还要 亲。东方朔3岁时,即显露出独特的性格。他记忆力特强,而且极富好奇心,对周围事物充满兴趣。那时,只要是看过一遍的书,东方朔都会熟记于胸,真可谓过目 不忘,让人十分惊叹。东方朔还有一个不同别人之处,那就是喜欢一个人看着天空,自言自语,像着了迷一样。为了解开心中的谜团,或发现世界上微妙的变化,东 方朔常常一个人离家出走,在大自然中观察、探求和思考。每次出门都会好多天才回来,为此,东方朔的父母伤透脑筋,并实施过严厉的管教,但这一切都没有削减 东方朔对自然的渴望和知识的渴求。他常常一个人看着星象,一路奔走,迷失方向,被蚊虫叮咬,狼追狗扑,弄得狼狈不堪。这些都没有让他感到痛苦,相反,他凭 借自己的坚忍性格,最终获得了广博的知识、勇敢的胆识和强壮的体魄。> >   汉武帝登基之后,为了富国强兵,决定广招天下贤良之士,下昭示于 天下,要求天下有识之士竟来朝廷,为国家建言建策。这种公开招纳贤才的举措在古代帝王中很少见。当时,汉朝的权贵以及栋梁之才都是继承父辈、祖辈的基业和 功劳,长期享乐。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是权贵们推荐或考试获得尊身的。因此,天下人才对这次朝廷公开选拔人才的举动十分支持,都执笔提简,向皇帝进言,希望自 己的政治主张以及文学才华得到朝廷的肯定,进而让自己在朝廷混个一官半职,成就今生。> >   机灵洒脱的东方朔得到消息之后,高兴得跳起来, 认为自己飞黄腾达的机会到了。他放下手中的一切事务,开始撰写自己的奏疏。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创作,东方朔完成了一篇长篇巨制,足足用了三千竹简才完成。 很快,东方朔与很的有识之士起来,来到长安,进献自己的奏疏。一时间,京城长安人才聚集,纷纷向汉武帝进谏。几天之后,东方朔的三千竹简摆在汉武帝的案 头。皇帝见这人有如此之多的话要说,很好奇,于是就花了2个月的时间将它读完。这也就是千古流传不衰的“三千竹简造就一千古帝王”的佳话。> >    在这份奏疏中,东方朔毫不掩饰自己的傲气,并大胆推荐自己,毫无顾虑,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臣东方朔,父母早逝,由异父母抚养成人。很小就开始读书写 字,经过三年的时间,写文章和对历史方面的学问已经够用了。十五岁时又开始学习击剑,十六岁开始学习《诗》、《书》,能背诵二十二万字。十九岁时学习兵 法,孙子、的兵书已熟读百遍,行军布阵、指挥作战的理论,也背诵了二十二万字,这样,我已经被动四十四万字了。我一直敬佩子路(的学生)从不拖延 实现诺言的习惯。我今年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汉初身高一尺相当于二十二厘米左右),眼睛像明珠,牙齿像海贝。我像孟贲(古代勇士)那样勇敢无畏;像庆 忌(先秦已敏捷著称于世的人)那样敏捷;像鲍叔(先秦大夫,相传,与人分财,自取其少者)那样廉洁;像尾生(先秦名人,与女友相约桥下会面,女友迟迟未 来,河水上涨,尾生坚守不离,终被河水淹死)那样守信。因此,我认为我足以当皇上身边的大臣了”。> >   汉武帝看完,觉得东方朔这种自诩自 夸的言论很新颖,自己从来没有看过,加上语言诙谐幽默,他很快就对东方朔产生亲近之感。为了一睹东方朔的真面目,汉武帝下令将其招至宫中,给了他一个负责 报时的小官职务。东方朔既高兴又失望,高兴是因为自己能见到久仰的汉武帝,失望是自己职位太小,根本不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带着矛盾的心理,东方朔还是 进宫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自己永远也见不到皇上,而且,自己的俸禄根本不够生活,自己常常要忍饥挨饿。在这种失意的境遇中,东方朔开始酝酿重新进谏汉 武帝的计划。> >   一天,东方朔出外游玩,路上遇到一个侏儒。他灵机一动,想出一个点子来,走到侏儒面见厉声地道:“你的死期要道了!”侏 儒忙问他道:“为什么这样说?”东方朔故作淡定地道:“像你们这样矮小的人留着有什么用呢?要是让你们去种地吧?你们不能耕地扛锄,还算不了一个农民;要 是让你们的当官吧?你们没有治国、理政的本领;要是让你们去当兵吧?我们的国家可就不安全了!留着你们的社会上是一个大累赘,步入统统杀了,这样可以减少 一些什么都不会做,却整日向国家伸手要吃要喝的废人。所以,皇上决定将你们这些矮小的人全部杀掉”。> >   侏儒见眼前这人人高马大,锦衣玉 缎,一定是朝廷官员,说话有所依据,于是大声哭起来。东方朔见效果已到,佯装皱眉状,走到他面前道:“别哭,我有个完就你们的办法。”侏儒马上抹去脸上的 泪水,大声地道:“大人,求求你,求求你救救我。”东方市对着他的耳朵道:“你在这里守着,一会皇上的御驾过来,你拦住它,求皇上开恩,说不定能挽回性 命。”当时,阻拦御驾是死罪,但侏儒认为自己死到临头,什么事情也敢做。

相关参考

汉朝历史 第一节 本不吉利的“白马”

  汉朝建立之后,已进入老年。这时,他宠爱一个叫戚夫人的妃子,她不但年轻,而且姿色过人,更重要的是,戚夫人给刘邦生了一个皇子,名叫刘如意。这孩子生性乖巧,很有灵性,做事果断,说话清朗,刘邦深爱之,封其

汉朝历史 第一节 韩信的两手策略

  鸿门宴之后,的锐气被扫尽,不得不做出退让的姿态。于是就有了楚军进入关中,纵横无敌、横扫天下的局面。因为没有刘邦的抵抗,项羽大军很快进入咸阳。将士们一路烧杀抢掠,闹得人心惶惶,因此,项羽暴君的形象在

汉朝历史 第一节 陆贾劝南越称臣

  如果没有智慧的作用,一分力量只有一分的效果,如果加上智慧的力量,那么收获的就要多的多了,只有智勇合一,有胆有识,才能笑傲群雄。在对待匈奴的问题上,汉文帝没有选择强攻,而是听取忠臣的意见,以智取胜。

汉朝历史 第一节 文帝的晚年生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汉景帝刘启受其父的熏陶,也力推无为而治,与其父一起成就了文景之治,使国家达到了空前

汉朝历史 第一节 游侠的皇帝人生

  自从名存实亡之后,天下就开始动乱起来。很快,大秦江山的最有力争夺者只剩下西楚霸王和汉王。开始,项羽在战场上出尽风头,没有人怀疑项羽的实力。因此,大部分人认为项羽能建立新王朝。但是,刘邦是个仁义天下

汉朝历史 第一节 争风吃醋邀帝位

>  代王成为汉朝第三代皇帝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无外乎就是刘恒品格优佳,不随便培养亲信势力,不信口开河,是个谨慎、认真、有能力之人。在刘恒的背后,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她就是刘恒的母亲

汉朝历史 第一节 成败只在萧何

  刘氏江山初定,北方匈奴问题通过和亲手段成功解决,国内开始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但好景不长,随着开国时诸侯王的不断发展,其势力越来越大,成为心中最大的政治障碍。众所周知,刘邦为了安定功盖天下的大臣

汉朝历史 第一节 贾谊上《治安策》

  老话说的好,马上可以打天下,马上不一定能治天下。高祖刘邦平定大秦,成了楚汉之争的最后胜利者。作为高祖的继承人汉文帝刘恒该如何使国家达到长治久安是刘恒日思夜想的问题。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刘恒

汉朝历史 第一节 十年仕途一朝升

  权力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不能随便给人,也不能不给人。权力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并不是你拥有了,别人就一定会少。只要会奴驾权力,分封得当,那么权力就会被己所用。作为皇帝,不能自己独揽大权,事必躬亲,那样

汉朝历史 第一节 盐铁会议内外有玄机

  公元前87年,病逝于长安城以西的五柞宫,时年70岁,自16岁登基,到此已在皇帝宝座上端坐了54年。中国人惯于称他为“雄主”。这种雄主不多见,中国人无比敬仰,但就是这种雄主,让大汉王朝的国家基础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