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第一节 十年仕途一朝升

Posted 太子

篇首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第一节 十年仕途一朝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第一节 十年仕途一朝升

  权力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不能随便给人,也不能不给人。权力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并不是你拥有了,别人就一定会少。只要会奴驾权力,分封得当,那么权力 就会被己所用。作为皇帝,不能自己独揽大权,事必躬亲,那样会累死自己,要学会放权,重用那些有能力的人,使他们为己所用。> >   汉文帝上任后,除了重用老将陈平和周勃外,他还慧眼识丁,亲自发现并提拔了一些人才作为朝中栋梁之才来用。这其中就包括张释之。> >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县(今河南省方城县)人。原本是骑尉(相当于警卫员),官路极为坎坷,十年内都没有得到升迁,个中辛酸可想而知。后来一次偶然的机 会被汉文帝发现,于是任他为谒者(类似于军队里的传令兵)。到了这个位置跟皇帝接触多了,他的才华终于得到了展示,他谈古论今,满嘴之乎者也把汉文帝唬得 晕乎乎的,于是汉文帝大手一挥,他便变成了谒者仆射(谒者的负责人)。> >   虽然只是上了一小级,但毕竟这次没有等十年那么久。而他随后做的三件事却使得他的仕途从此青云直上。> >   1.散步散出个“宫车令”来。> >    一天,汉文帝饭后去散步,带着一千侍臣溜达溜达就到了上林苑。但见草茂林密,鱼跃鸢飞,心情为之一畅。当经虎圈的时候,但见里面各种珍奇异兽应有尽有, 威武之极。汉文帝一时好奇,于是询问上林尉禽兽数量情况。上林尉平常吃香的、喝辣的,哪里注意这些事啊!自然答不上来了。> >   正在上林尉尴尬万分时,一个啬夫挺身而出,从容代答,解了上林尉之围。文帝对这个啬夫很是赏识,便令张释之封他为上林令。> >   张释之却不买他的账,问道:“陛下认为绛侯周勃和东阳侯张相如的人品如何?”> >   文帝道:“他们都很好啊!又老实又忠厚。”> >   张释之道:“陛下既然知道两个忠厚仁义,为何现在想重用啬夫呢?这二人平时不怎么发言,但都是一言九鼎啊!怎么比得上一个啬夫夸夸其谈呢?”文帝若有所思。> >   “陛下可记得秦始皇乎?”张释之道:“始皇喜欢任用主办文书的官吏,用繁冗苛刻来显示精明,后来这个不好的习惯就一直沿传了下来,众人都擅长辩论,做了错事都想尽办法开脱,最终害人又害己啊!如果陛下认为啬夫口才好就升迁他,臣担心步秦朝后尘啊!”> >   文帝点头称是,没有加封啬夫为上林令,而是加封张释之为宫车令(秦时始置,为尚书台首长,是直接对皇帝负责、掌管一切政令的首脑)。> >   2.守门守出个“中郎将”来。> >   一天,太子和梁王一起入朝,走到司马门时,梁王和太子都没有下车。恰巧张释之早已守在这里三天三夜没有合过眼了,于是一把拦住,严令他们下车,全然不顾梁王和太子的尴尬,之后还打了一个报告送到汉文帝那里。> >   这司马门是一条极为重要的门,按汉初的禁令,除了天子外,无论何人经过这里都要下车步行。> >   汉文帝看了张释之的报告,批以“家事不足挂齿”就算了事。薄太后后来听说了这件事,便召来文帝,对他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太子和梁王知法犯法,理应惩罚。> >   汉文帝对薄太后向来很是尊敬孝顺,此时自然虚心接受母亲的教诲。后来他脑袋瓜一转,便导演了一出把太子和梁王抓来打入牢中,然后由太后亲自去解救的闹剧来掩人耳目。> >   戏结束后,汉文帝成了最佳导演,太子和梁王成了最佳演员,薄太后成了最佳编剧。张释之虽然没有得到最佳称号,却成了最大获益者,由“宫车令”变成了“中郎将”。> >   3.说话说出个“廷尉”来,文帝喜欢的女人除了窦姬外,最宠爱的就是慎夫人了。慎夫人不但人长得美貌如花,而且还多才多艺,一如当年刘邦的宠姬戚姬。> >    这一天,文帝出游霸陵,他左手美人(慎夫人),右手才子(张释之),好不风光。霸陵是汉文帝为自己修的陵墓,好山好水自然不用说了,站在山顶眺望一番, 汉文帝的目光停留在山脚下一条细长蜿蜒的通往邯郸的小路,有感而发,突然吟道:“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 >   汉文帝本来想卖弄一下自己的文采,以博身边的慎美人一笑,却不料一曲未毕,慎美人的脸上越来越阴沉灰暗,似要下雨了一般。汉文帝不由一愣,随即明白了什么,赶紧打住不再往下吟了。> >   原来慎夫人的老家便在邯郸,汉文帝的诗让她产生了思乡之情,自然神情凄然起来。但见她从身边的侍女手上抱过一张琴,率指纤纤往琴上一搭,幽美动听的旋律顿时响起,却是一曲《(琵琶怨)》:> >   蜀丝鸳鸯织锦衾,逻檀凤凰斫金槽。> >   弦抽瓮茧五色毫,双成十指声嘈嘈。> >   冢头青草天山雪,眼中红冰嵬下血。> >   哀弦凄断感情烈,池上蕤宾跃方铁。> >   琴声凄美至极,汉文帝此时亦是伤感不已,于是道:“人生苦短,譬如朝露。我死之后,如果用北山石为外涫,再用综絮杂漆涂封,定能坚固不破,虽千百年不动也。”> >    众人皆是。只有张释之答道:“陛下此言差矣。”就在汉文帝的老脸挂不住时,张释之马上又为他的话进行了解释:“臣认为皇陵中如果藏有大量金银珠宝,就会 有人垂涎,就算用北山石为外棺,也不免有隙可寻。倒不如不置任何宝物,这样的话,就算没有坚硬的外棺,也没有什么顾虑了。”> >   “然也。”汉文帝马上转忧为喜,于是手一挥,张释之从郎中令马上升为廷尉(相当于最高司法厅厅长),官位二品,位九卿之列,仅次于三公。> >   张释之只用了三句话就连升三级,进入了国家最高领导层,真可谓青云直上啊!> >   张释之成了最高司法的顶头上司后,他赏罚分明,量刑得当,成了铁面无私的“张青天”。我们从两个小例子来看看。> >   一次,文帝出巡路过中渭桥,结果拉车的马被一个行人惊吓,这在当时叫做犯跸(即触犯了皇帝的行动),事后这个行人自然被“刑事拘留”了。

相关参考

汉朝历史 《汉兴八十年》第五卷 吕后当权>第一章 汉惠帝元年 公元前194年

>  第一节 吕后的报复>>  死后,汉惠帝刘盈即位。>>  惠帝是历史上出了名的仁弱君王,所以朝中大事都是吕后说了算。这样来看惠帝八年加上吕后后来又控制别的傀儡八年,她一共掌管天下长达十六年的时间。

汉朝历史 《汉兴八十年》第二卷 反秦战役>第一章 秦始皇三十七年 公元前210年

>  第一节 祸患常起于忽微>>  在回顾万秦嬴氏家族上千年艰苦奋斗夺取天下的历史之后,我们把目光拉回到这个故事开始的年份,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  这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秦始皇驾崩。>> 

汉朝历史 第一节 本不吉利的“白马”

  汉朝建立之后,已进入老年。这时,他宠爱一个叫戚夫人的妃子,她不但年轻,而且姿色过人,更重要的是,戚夫人给刘邦生了一个皇子,名叫刘如意。这孩子生性乖巧,很有灵性,做事果断,说话清朗,刘邦深爱之,封其

汉朝历史 第一节 陆贾劝南越称臣

  如果没有智慧的作用,一分力量只有一分的效果,如果加上智慧的力量,那么收获的就要多的多了,只有智勇合一,有胆有识,才能笑傲群雄。在对待匈奴的问题上,汉文帝没有选择强攻,而是听取忠臣的意见,以智取胜。

汉朝历史 第一节 韩信的两手策略

  鸿门宴之后,的锐气被扫尽,不得不做出退让的姿态。于是就有了楚军进入关中,纵横无敌、横扫天下的局面。因为没有刘邦的抵抗,项羽大军很快进入咸阳。将士们一路烧杀抢掠,闹得人心惶惶,因此,项羽暴君的形象在

汉朝历史 第一节 文帝的晚年生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汉景帝刘启受其父的熏陶,也力推无为而治,与其父一起成就了文景之治,使国家达到了空前

汉朝历史 第一节 游侠的皇帝人生

  自从名存实亡之后,天下就开始动乱起来。很快,大秦江山的最有力争夺者只剩下西楚霸王和汉王。开始,项羽在战场上出尽风头,没有人怀疑项羽的实力。因此,大部分人认为项羽能建立新王朝。但是,刘邦是个仁义天下

汉朝历史 第一节 争风吃醋邀帝位

>  代王成为汉朝第三代皇帝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无外乎就是刘恒品格优佳,不随便培养亲信势力,不信口开河,是个谨慎、认真、有能力之人。在刘恒的背后,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她就是刘恒的母亲

汉朝历史 第一节 贾谊上《治安策》

  老话说的好,马上可以打天下,马上不一定能治天下。高祖刘邦平定大秦,成了楚汉之争的最后胜利者。作为高祖的继承人汉文帝刘恒该如何使国家达到长治久安是刘恒日思夜想的问题。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刘恒

汉朝历史 第一节 成败只在萧何

  刘氏江山初定,北方匈奴问题通过和亲手段成功解决,国内开始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但好景不长,随着开国时诸侯王的不断发展,其势力越来越大,成为心中最大的政治障碍。众所周知,刘邦为了安定功盖天下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