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把黄继光遗体背下战场 抗战老兵
Posted
篇首语: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曾把黄继光遗体背下战场 抗战老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曾把黄继光遗体背下战场 抗战老兵
今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纪念日。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梅白乡白虎村1组,还生活着一位80多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罗西成。11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长宁县梅白乡白虎村1组,听罗西成老人讲述了他的传奇故事。
投诚了,从国民党军变为共产党人民解放军
我叫罗西成,已经80多岁了,生于农历冬月初三。18岁那年,爹妈都去世了,我就成了个孤儿,也没有读过书,不认识字。在梅白的尖山子,被国民党抓去当了壮丁,送到江安的烟巷子住,第二天早上从北门上船,到泸州住小市的打米厂,后开到成都,以后就继续北上,经剑阁、广元、宝鸡,到达陕西后参加了胡宗南的部队,59军。我所在的部队是骡马大队,是负责专门运送炮弹的。陕西的渭南、西安一带,我们都“走高了”。
1949年,我们的部队就到了重庆璧山一带,在铜锣湾,遇到了戴红五星的人民解放军,就这样,在国民党的部队中,我们战都没有打过一回,就参加了共产党的军队。当人民解放军得知我当了四、五年兵,又是孤儿时,说部队正需要我这样的人。于是,在集中学习了20天后,我就成了刘伯承部队12军101团卫生大队担架连中的一员。
赴朝鲜,在上甘岭战场上把黄继光遗体背下战场
1950年秋,在重庆白市驿,我们的部队作了简单动员后,就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我们是在河北石家庄火车站门口过的年。那时候,不仅学习了苏联舞蹈,还加强了军事训练。站立的时候,不准解手;手里还要捏一把沙,而且要把它捏成团,以致扔出去以后沙都不会散,这样手才有劲。装满沙子的箩筐,重150斤,用牙巴咬着,我能转3圈。当然,最多的战士能转5圈。
1951年,我们就从沈阳出发,开往朝鲜。在农历二月份,就到了鸭绿江边。有很多木船,晚上我们就过了鸭绿江。天亮后就进入了朝鲜境内。
到朝鲜后,我们就开始学习简单的朝鲜语,现在好多我都还记得到,“木尔(音)”就是“冷水”的意思,“格里木尔(音)”就是“开水”的意思。还有“叶子烟”、“姑娘”等等,在我们面前,罗西成说了一连串的朝鲜话(不懂朝鲜语,只有按音记)。我们部队的纪律是十分严明,都是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一点儿都不敢违抗。在打战的时候,我仍然在担架连,任务主要是运送伤员和牺牲了的解放军战士的尸体。我所在的搬(拖)尸队,包括炊事员在内,共有244人,参加了5次战役,打完战后只剩下21人。回来后补充了5次新兵,都没有补上。
我与黄继光是一个团的战友,他是营长的通信员,个子不高,有1米65左右,身体壮壮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看见营长拿着望远镜在看敌人,他就地扑上去,把营长压在身下。黄继光对营长说,“你是营级干部,毛主席不轻易培养起来,你还要带1000多人。”
上甘岭战役中,在人民解放军攻打597号阵地时,工兵连进行了3次爆破,都有去无回。黄继光参加了攻坚小组。当时,阵地上敌人有9挺重机枪在响,每挺机枪有1万5千发子弹。第一次甩出高级手雷后,有5挺重机枪没响了,还有4挺重机枪还在响。第二次攻击甩出高级手雷后,有3挺重机枪没响了,但还有1挺在响。在这关键时刻,为了部队的胜利,黄继光站起身来,向后望了一下,就扑向了敌人的重机枪枪口。
这时候,吴团长就对我说:“我命令你,罗西成,你有这个经验,去把黄继光背下来。”
我们担架队是4个人一个小组,我们4个人没有一起上。4个人一起上,一起牺牲了怎么办?我一个人上,牺牲了也光荣。
我跑到黄继光身边,黄继光全身都是泥巴。我把机枪一掀,用脚把泥巴蹬开,用绳子把他背起就往后跑。黄继光死得惨,胸部、肚皮、肠子基本上都没有了,只是两侧还有点皮皮连起。我把他背到了张古(音)团部的后勤处,伤员和牺牲了的战士都集中在这里,当时有400多个伤员。吴团长就在他的遗体上标注了记号,注明是黄继光。本来黄继光的个子就不高,加之肚皮又打烂了,还流了血,也就只有50斤左右,背起来不重。后来女卫生员帮我洗背时,她们说,你背上怎么有这么多血哟,洗了好久都没有洗干净。
相关参考
抗战老兵102岁老兵韩玉衡离开了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抗战老兵也将会越来越少。他们将带着身上那份抗战的热血,埋入土里。 抗战老兵韩玉衡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海淀医院举行。韩玉衡老人的遗体摆放在告别厅的
大众网·海报新闻烟台12月13日讯(记者张相萍邢莉莎)作为战争年代的幸存者,他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今年已有94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孙佑杰,回想起当年在战场上与战友出生入死、穿行枪林弹
十四年抗战,中国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小日本也没占到什么便宜,在中国战场上留下了几十万条性命。在中国战场上被击毙的日军将领,有像中村正雄、阿部规秀等等,但要说死得最搞笑的日军将领,恐怕还要数日军少将饭
8日25日,曾经在抗日战场上浴血杀敌的86岁高龄老兵王长山从香港飞赴南召县,准备参加全县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座谈会,重温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讲述炮火纷飞年代的英雄史诗。王长山1929年出生于南召县
河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常州抗战老兵协会会长王昌年的带领下走遍常州为抗战老兵们颁发“民族英雄”奖章。■老兵讲述当年抗战与当下抗日神剧完全两回事令敌寇魂飞丧胆的河南老兵谢玉松生活在武进区。老人在一次战
2013年10月5日,91岁的抗战老兵盛金云在女儿陪同下,从湖南老家来到云南龙陵县付家老宅,为半个世纪前并肩抗日的战友付心德上了炷香。113岁的付心德是在云南龙陵县自家老宅中安然去世的。在多雨的龙陵,
2013年10月5日,91岁的抗战老兵盛金云在女儿陪同下,从湖南老家来到云南龙陵县付家老宅,为半个世纪前并肩抗日的战友付心德上了炷香。113岁的付心德是在云南龙陵县自家老宅中安然去世的。在多雨的龙陵,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九一八”事变后弃商从军,到见证日本受降,七十余载过去,如今已110岁高龄的董济民忆起往昔峥嵘岁月,仍因身为“抗战老兵”深感自豪。12月4日,老人寿辰前夕,“互助抗战老兵
抗战老兵不分国共。法制晚报快讯"9·3"阅兵式上,将首次出现抗战老兵乘车方队。据了解,参加阅兵老兵的制服均为量体裁衣制作,由特派制衣专家登门量尺寸,赶制军装、军帽和军靴。“八路军”军服为灰色,“国民党
“如果要把记得的每一个弟兄怎样殉国写出来,每个人都可以写一个壮烈的故事!”以下就听听这位国军老兵揭秘当时最真实的抗战场景吧......“在战斗的间隙,老兵们都会有一种失落感,大家很少会谈战后做什么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