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烟台94岁抗战老兵的革命心声
Posted 解放战争
篇首语: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倾听烟台94岁抗战老兵的革命心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倾听烟台94岁抗战老兵的革命心声
大众网·海报新闻烟台12月13日讯(记者 张相萍 邢莉莎) 作为战争年代的幸存者,他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今年已有94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孙佑杰,回想起当年在战场上与战友出生入死、穿行枪林弹雨的场景,依然感到无比激动,想起当年那些惨无人道的屠杀恶行,依然感到无比沉重和悲痛。
孙佑杰老人
自懂事的时候起,孙佑杰就记得从东北回来的堂姐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后,在东北三省烧杀抢掠,无恶不作。1938年他8岁时,鬼子的侵略抓牙又伸到了胶东,烟台、青岛很多地方都被日军占领。自从占领了胶东多地后,老百姓再也过不上安宁的日子了。1942年,日军进行了一次大扫荡,集中大量兵力于胶东半岛,从北海边到南海边一线式展开,步步为营向半岛东部推进,扬言要把我们国家一网打尽,捉壮丁、强奸妇女,不少逃到海边的老百姓,都被鬼子赶到海里,遭到鬼子的机枪扫射,死伤之状惨不忍睹,鲜血染红了大海。
1944年孙佑杰考入文荣威联中,面对日军侵略给胶东人民带来的种种苦难,他在文荣威连中学习不到一年,就愤然报名参加了八路军。“我自小就恨日本鬼子,所以参军的雄心壮志和梦想是:抗日上战场,喜报传故乡,生要立大功,死就当英雄。”孙佑杰说。
孙佑杰老人
1951年4月24日清晨,作为战地记者的孙佑杰和另一位摄影记者随“尖刀团”插入敌人的阵地纵深,路过芝浦里以东观音山北沟时,突然遭到敌人百门炮火的封锁,在这条坎坷不平的山沟里,同时落下了数不清的炮弹、燃烧弹和榴散弹,只见面前的人群中炸光闪闪,遍地是炸起的伞状烟尘,震得他两耳嗡嗡作响,泥土、石块、树枝漫天飞溅,身旁不断出现伤亡者,鲜血不时溅到他的脸上、身上……
回想起这段历史,孙佑杰告诉记者,这是他参战中所经历过的最危险的一次,当时也想过这次‘肯定完了’。然而,就在他选择避免死亡的前进路线上,团司令部下令部队暂停前进,就地疏散隐蔽。于是他很快找到了防炮洞,才有了他和另一位记者的安全脱险,最终留下了劫后余生的照片。像这种死里逃生的日子,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孙佑杰老人经历了无数回,这些经历在老人的记忆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出版的红色图书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2周年,孙佑杰说:“回想起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种种苦难,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作为一名抗战老兵,孙佑杰老人决心把亲身经历的革命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至今仍每天坚持工作8-10小时。从十八大以来,孙佑杰老人先后自费出版了《万众一心中国梦》《晚霞喷彩虹》《胶东老兵战地情》《一生缘何有三幸》《伴我一生座右铭》等红色图书,赠书1万余册,常年举办红色追梦书画展,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报告会400余场。
老人(9)解放战争(5)胶东(4)相关参考
年轻时的赵太福(右二)与警卫班的合照。浙江在线08月11日讯(浙江日报记者阮蓓茜)【老兵档案】赵太福,男,1921年1月出生,山东章丘人。1939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
“就是她,终于知道她的下落了!没想到她还活着,她是我一辈子最敬重的人!我一辈子就见过她三次!”8月24日,本报刊登了《99岁新四军老战士重走战斗点》一文,89岁的翁清老人看到报道后,十分激动,晚上连觉
94岁老兵曾参与滇缅反攻简易报栏前站着不少读报的老人,这是94岁抗战老兵李颂卓家门前的景象。报栏是老人自己办的,至今已有15年。1938年,17岁的李颂卓还是一名武昌大江中学的学生,同年,他考入国民党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九一八”事变后弃商从军,到见证日本受降,七十余载过去,如今已110岁高龄的董济民忆起往昔峥嵘岁月,仍因身为“抗战老兵”深感自豪。12月4日,老人寿辰前夕,“互助抗战老兵
细雨蒙蒙,松柏环绕的南京光华门凝重肃穆。昨天上午9点多,光华门堡垒遗址前,堆满了菊花。77年前的12月10日,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这里展开激战,那场战斗被誉为整个南京保卫战中成功守卫阵地的范例,甚至有
滑县老店镇齐寨村,93岁的抗战老兵齐修体弓腰驼背,手拄木棍拐杖,肩扛一编织袋“战利品”——拾荒得来的饮料瓶、垃圾品,举步维艰,走到家中;并把捡来的“宝贝”放到屋里。老人说:进入夏季,一天可以捡到20多
参加八路军当年,就评上全连模范战士;身带四枚手榴弹,冲出日伪军包围堵截;追歼鬼子和汉奸,争着抓俘虏、缴枪械。七十年前的一幕幕,仍然清晰地印在90岁高龄王明廉老人的脑海中。老人说,年数再久,他也不会忘掉
参加八路军当年,就评上全连模范战士;身带四枚手榴弹,冲出日伪军包围堵截;追歼鬼子和汉奸,争着抓俘虏、缴枪械。七十年前的一幕幕,仍然清晰地印在90岁高龄王明廉老人的脑海中。老人说,年数再久,他也不会忘掉
抗战老兵102岁老兵韩玉衡离开了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抗战老兵也将会越来越少。他们将带着身上那份抗战的热血,埋入土里。 抗战老兵韩玉衡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海淀医院举行。韩玉衡老人的遗体摆放在告别厅的
90岁抗战老兵李德富高射炮校顾问(正师职)1924年7月,我出生在河北新城县(现高碑店市),5岁随母亲、姐姐投奔在山东临城(现枣庄市薛城区)工作的父亲。15岁那年,我在山东加入了十八集团军第八路军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