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下令活捉1个鬼子奖1斤猪肉 抗战老兵忆
Posted 猪肉
篇首语: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罗荣桓下令活捉1个鬼子奖1斤猪肉 抗战老兵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罗荣桓下令活捉1个鬼子奖1斤猪肉 抗战老兵忆
90岁抗战老兵李德富 高射炮校顾问(正师职)
1924年7月,我出生在河北新城县(现高碑店市),5岁随母亲、姐姐投奔在山东临城(现枣庄市薛城区)工作的父亲。15岁那年,我在山东加入了十八集团军第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五团。我们团在鲁南山区艰苦的环境中被锻炼成为一支敢打硬仗的队伍。
当时形势动荡,日军把消灭八路军一一五师作为主要目标,伪军、顽军不断向我根据地进攻。日军企图运用“蚕食”战术推进,我军则采取“敌进我进”的“翻边战术”对付他们。
1943年3月,我们接到情报,位于向城东北的小埠子村有一个伪军据点。上级命令,让我们拔掉这个据点。
小埠子村地势特殊,是个方圆二三亩的土墩,像一个碉堡,易守难攻。我们武器较为落后,为扬长避短,决定秘密奔袭,攻其不备,争取一举歼灭。
我们部队被称为“夜老虎”,走路悄无声息,擅长“突然扑食”,叫敌人防不胜防。黄昏时分,我们向小埠子村开进,敌人一直没有察觉。一声令下,我军的机枪、步枪一齐开火,投弹手甩出成排手榴弹,颗颗扔进圩子里,打得敌人在方圆几十米的土墩子上抬不起头来,猛烈的火力把敌人封锁在屋内,只听乱吼乱叫,其中还有日军的喊声。
刚开始,我们以为是伪军害怕,装成日本人糊弄我们,但听到“啪……嘣”的枪声,这是日本人三八式步枪独有的声音。
敌情发生变化,我们立刻把消息上报,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下令:活捉鬼子,拔掉据点;活捉一个鬼子,奖励一斤猪肉。
我们用平时学的几句不熟练的日语喊话:“缴枪不杀,我们优待俘虏。”日军继续向我军射击、投手榴弹。我们把围墙拆开了一个缺口,突进围内。屋内敌人大乱,冲了出来,我们一阵猛烈的火力,又把敌人逼退到屋里。乘敌混乱之际,我们猛打猛冲,一时短兵相接,白刃拼搏,刺刀的撞击声,战士的怒吼声,夹杂着日军的狂叫声,真是一场鏖战。
敌人一个接一个被捅倒在地,我们终于端掉了这个据点。土墩子上躺着横七竖八的日伪军尸体,散乱地丢弃着枪弹、钢盔。这次战斗全歼守敌,还生俘日军5人,伪军50余人。
我们俘虏的日本人中,有一个叫山口的,在我军的感召下,后来成为了“在华日人反战同盟”的成员。这也正是罗荣桓政委让我们生俘日军的意义。要知道,活捉鬼子可不容易,他们讲“武士道”精神宁死不被捉。“反战同盟”对于后来日本人投降,不能说没有作用。
小埠子战斗意义重大,在当时打击了日伪顽的嚣张气焰,增强了部队和人民群众的抗战热情。
相关参考
90岁抗战老兵李德富高射炮校顾问(正师职)18日上午,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抗战老兵李德富在病床上唱起了解放军军歌,一曲歌了,依然深深回味。1924年7月,我出生在河北新城县(现高碑店市),5岁随母亲、
细雨蒙蒙,松柏环绕的南京光华门凝重肃穆。昨天上午9点多,光华门堡垒遗址前,堆满了菊花。77年前的12月10日,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这里展开激战,那场战斗被誉为整个南京保卫战中成功守卫阵地的范例,甚至有
夏继勋,1914年出生,家住济南市槐荫区南辛庄北街66号。为混口饭吃,夏继勋于1933年参军抗日。1937年,夏继勋参加了抗战中最惨烈的战斗——淞沪会战。之后,夏继勋被日军俘虏,关押在南京直至抗战胜利
回忆翻山越岭架线磨破皮鞋訾安春生于1911年12月,再过几个月就102岁了。由于自幼习武,加之年轻时军旅生涯的磨炼,老爷子身子骨仍很硬朗,而且思维清晰。76年前,26岁的訾安春是国民党第13军89师通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九一八”事变后弃商从军,到见证日本受降,七十余载过去,如今已110岁高龄的董济民忆起往昔峥嵘岁月,仍因身为“抗战老兵”深感自豪。12月4日,老人寿辰前夕,“互助抗战老兵
年轻时的赵太福(右二)与警卫班的合照。浙江在线08月11日讯(浙江日报记者阮蓓茜)【老兵档案】赵太福,男,1921年1月出生,山东章丘人。1939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
众所周知,抗战神剧层出不穷,比如手撕鬼子、肉包炸弹、手榴弹炸飞机等等。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剧情,似乎已经成为了抗战剧中的特色之一。不过,稍微对抗战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明白,所谓的抗战神剧完全是虚构,甚至可
亲历了“皖南事变”突围战,冒着枪林弹雨将首长安全护送到驻地;电影《渡江侦察记》的原型就来自他所带领的29军86师东线突击团256团……这个身经百战、戎马一生的英雄叫孔诚,一位新四军老战士、原四川省军区
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在这个纪念日里,有一群特殊的老人总是牵动人心,他们就是抗战老兵。在今年抗战纪念日和中秋佳节前夕,工作人员以及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带着慰问品、慰
参加八路军当年,就评上全连模范战士;身带四枚手榴弹,冲出日伪军包围堵截;追歼鬼子和汉奸,争着抓俘虏、缴枪械。七十年前的一幕幕,仍然清晰地印在90岁高龄王明廉老人的脑海中。老人说,年数再久,他也不会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