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洛阳9旬老兵忆峥嵘岁月 最喜欢唱义勇军进行曲
Posted 部队
篇首语:多练多乖,不练就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洛阳9旬老兵忆峥嵘岁月 最喜欢唱义勇军进行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洛阳9旬老兵忆峥嵘岁月 最喜欢唱义勇军进行曲
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在这个纪念日里,有一群特殊的老人总是牵动人心,他们就是抗战老兵。在今年抗战纪念日和中秋佳节前夕,工作人员以及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带着慰问品、慰问金来到老兵家中,为抗战老兵送去节日问候。
老兵家中军歌嘹亮
“老爷子特别喜欢唱军歌,最喜欢的就是义勇军进行曲。”在前往抗战老兵吴云山家的路上,志愿者向记者讲起来这位老兵的抗战经历。吴云山是土生土长的洛阳人,1938年,14岁的吴云山放弃学业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抗日战争的大军中去,3年半完成黄埔军校学业后,跟随部队驻守洛阳。
驻守洛阳期间,吴云山曾直面与日本部队的较量,“有次日本人打过来,那时驻守洛阳的15军就剩3万多人了,敌人却有5万多人,最开始是从龙门打,打到下池,再打到邙山,最后又从邙山打到老城,这一仗十分艰难,结束时15军的军人很多都牺牲在了阵地上。”吴云山今年已经93岁高龄,虽然平日里身体并不硬朗,但一提起以往的抗战经历他就会显得特别激动,听说一行人是来慰问抗战老兵的,吴云山赶忙将珍藏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拿出来挂在了胸前,“你们能来看看我,记得我们这些老兵我就已经很高兴了。”
艰难抗战的远征军
“我父亲现在年纪大了,耳朵不太好,记忆也有些下降,但是问他打仗的经历他还是记得的。”在位于唐宫路的家中,记者见到了94岁高龄的袁三乐,在儿子和志愿者的引导下,袁三乐回忆起自己当年抗战的经历。
“小时候就特别想当兵,16岁我就考取了黄埔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部队做排长。”袁三乐回忆道,从军以后几乎每一仗都是与日本军队的正面较量,抗日战争后期袁三乐跟随部队参加远征军,将敌人打到了国境线外,“第二次反攻缅甸时我随部队赶到云南与敌军打了又打,终于将日军打到国境线外,随后我还跟随部队在云南境内的龙陵县与敌军交手,当时远征军的生存条件十分恶劣,为了活下去,生肉都吃过。”
“袁老多年的抗战经历就像抗战史的缩影,每次听他讲述自己的经历都让我们十分钦佩。”志愿者告诉记者,虽然现在袁三乐对于抗战中的细节记得都不太清楚,但是当年他却从排长、连长一直到警卫营营长,抗战数年从无退缩,“袁老当年所经历的恶劣环境,真的是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
枪林弹雨中走出的老兵
见到姚书倍时,96岁的老人依然在认真地读着报纸,眼不花耳不聋,精神矍铄。“我可是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17岁那年,姚书倍在洛阳考取黄埔军校第7分校,随后被分配到部队担任排长。对于当年的参军经历,老人依然记得十分清楚,当年报考军校575人,所在部队的团、营、连长的名字张口就来。
1941年,姚书倍跟随部队驻守林县与日寇展开正面交锋,这场恶战持续了5个昼夜,因为敌我力量悬殊,伤亡惨重弹尽粮绝,最后用刀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敌军有飞机、坦克,我们只有迫击炮,最后只能拿命拼了。”姚书倍说。
在河南辉县的三角口战役,数千日军被包围在一条山沟内,由于山地限制,日军的坦克、大炮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在这场战役中,敌军被部队围歼半月之久,虽然有飞机的接连轰炸,但是依靠地形和天气优势,战斗依然取得了艰难的胜利,“有次炸弹就在我身边炸开了,炸开的土还埋住了我的双腿,十分危险。”姚书倍回忆道。
慰问结束出门时,一直坐在走廊下的姚书倍老人起立,向看望他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感谢大家还能记得我们这些老兵,希望我们日后还能再见。”
相关参考
...老团员叶于良17岁投身抗日运动,他表示年轻人了解抗战历史非常有必要。和平时代不需要年轻人去打仗了,积极、努力地建设国家,让国家更富、更强就是爱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沈强表示,抗战馆已连续7年在清明...
淞沪抗战老兵、广东省目前健在的最长寿的抗日卫国勇士、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丰道村兴隆坝村民小组村民黄胜庸,昨日迎来了自己110岁的生日。当天上午,来自上海、浙江和广东揭阳、湛江、梅州、河源等地关爱抗战老兵
日本老兵忆南京大屠杀中国战俘死前说“谢谢” 境昌平是负责押运战俘前往屠杀地点的,由于屠杀地点设在突堤以下,战俘看不到以为是要释放他们,还对境昌平说“谢谢&rdqu
夏继勋,1914年出生,家住济南市槐荫区南辛庄北街66号。为混口饭吃,夏继勋于1933年参军抗日。1937年,夏继勋参加了抗战中最惨烈的战斗——淞沪会战。之后,夏继勋被日军俘虏,关押在南京直至抗战胜利
细雨蒙蒙,松柏环绕的南京光华门凝重肃穆。昨天上午9点多,光华门堡垒遗址前,堆满了菊花。77年前的12月10日,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这里展开激战,那场战斗被誉为整个南京保卫战中成功守卫阵地的范例,甚至有
4日,在聊城市兴华西路的一个小区里,朱诚仁端坐在沙发上,虽已耳目失聪,可他心中却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回忆。清明时节,这位91岁的黄埔老兵怀念曾并肩作战的战友。在他心里,能够把这些故事讲出来、流传下去就是对
宜宾市兴文县古宋镇92岁的何大杰,参加过抗日战争。昨日,记者在宜宾市兴文县古宋镇探望了92岁的抗战老兵何大杰。老人得知后从箱底搜出了戴安澜将军的照片和1955年退伍颁发的“驾驶证”,随后把当年抗日战争
宜宾市兴文县古宋镇92岁的何大杰,参加过抗日战争。昨日,记者在宜宾市兴文县古宋镇探望了92岁的抗战老兵何大杰。老人得知后从箱底搜出了戴安澜将军的照片和1955年退伍颁发的“驾驶证”,随后把当年抗日战争
由于各种不可抗拒的因素或人为的缘故,与当年远征军相关的各种档案资料要么被销毁,要么分散在世界各地,尤其是缅甸、英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的一些偏僻角落。幸亏,还有一些仍旧活在这世上的“远征军”,
90岁抗战老兵李德富高射炮校顾问(正师职)1924年7月,我出生在河北新城县(现高碑店市),5岁随母亲、姐姐投奔在山东临城(现枣庄市薛城区)工作的父亲。15岁那年,我在山东加入了十八集团军第八路军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