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教把死亡称“圆寂”或“涅槃”
Posted 佛教
篇首语: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什么佛教把死亡称“圆寂”或“涅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什么佛教把死亡称“圆寂”或“涅槃”
涅槃这个术语最早源自于古印度婆罗门教,当时众说纷纭也都无法实证什么是涅槃?
后因佛陀降生示现成佛转法轮,教导弟子们才渐渐有人实证涅槃,也就是声闻四果阿罗汉、辟支佛舍寿时取证有余涅槃,也是生命的本际,而证得佛果的人,是取证无余涅槃。当有佛教的修行者过世时,许多人会尊称他们进入涅槃或圆寂了,而涅槃也经常被一般人认为是死亡的同义语。
梵语Parinirva^n!a 音译般涅槃。谓圆满诸德,寂灭诸恶。佛陀之死为收迷界之化用而入悟界,既已圆满诸德,寂灭诸恶,故称圆寂,后世转而称僧徒之死。圆寂,具足一切功德为圆,远离一切烦恼为寂,德无不圆,患无不寂
涅槃只能被亲身作证的圣人们完全理解。尚未证悟涅槃的人们至少应当知道它的三个特点。
涅槃是常,即“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不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是无条件的存在。
涅槃是乐,即由于此处无诸苦。涅槃无我,就是指涅槃不为我所有、不是我、不是我的自我、在我里面没有涅槃,在涅槃里也没有我。
“入灭”、“般涅槃”、“取涅槃”不能理解为进入了某个被称为涅槃的地方或境界。涅槃并无来、去、进、出这些概念。
相关参考
佛教向来不推崇神通手段,包括佛陀本人在圆寂时刻到来时也老老实实涅槃,并没有使神通来延长在人世间的寿命。但是在佛教发展的特定阶段,为了推行佛法,总有个别高僧使用神通手段,比如佛图澄。佛法自汉明帝公元68
李自成死亡之谜:削发为僧,圆寂而终?逃至九宫山,被误杀而死? 李自成,人称“闯王”,是我国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在打出“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后,使得附
自从佛教传入我国之后,就是一直很被重视,尤其是在隋唐时期。而随着佛教的兴盛,则是会有不少的得道高僧。而今天就来说一位近代的得道高僧。他不仅对佛法很是精通,而且就连寿命也比一般人长。他活到了一百二十岁才
支遁大师是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佛学造诣很深,世代崇信佛教。著有《圣不辩之论》《道行旨归》《学道戒》等论书,在《即色游玄论》中,他提出「”即色本空”的思想,创立了般若学即色义,成为当时般若学「”六
释迦族早期修行者互相传送或者传抄“佛陀”涅槃前的言论,北魏太和元年铜鎏金释迦牟尼像后来随流离王所灭后大部分真言都丢失,现今仅存一些会所存有部分“真言”如桔梗会所等。最著名的是佛开示:即使你没有财富,也
转世灵童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起源于公元12世纪西藏佛教噶玛噶举派该派黑帽系首领圆寂后门徒推举一幼童为转世继承人,从而创立了活佛转世的办法,此后各教派先后效法。公元14、15世纪之交,藏传佛教
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嵩山五乳峰山洞中面壁九年,取得正果后把法衣、法器和四卷《椤伽经》传给他的弟子慧可以,之后就离开少林寺,开始他回归西天天竺的行程。一天,达摩走到千圣寺,夜宿禅堂,当夜身得重病卒然寂世
...大臣名叫宋云,奉命出使西域,他数年在外,对于达摩的圆寂的事当然一无所知。当他完成使命归国交旨途中
中国西藏网讯近日,喜饶嘉措大师爱国思想研讨会暨爱国爱教展览在青海西宁举办,又唤起了人们对一代宗师、佛学泰斗喜饶嘉措大师的缅怀之情。生于1884年,1968年圆寂,大师亲身经历了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历
古人把深夜称为“三更”和“半夜”,还要从古人的计时习惯说起。古人对白天和黑夜的计时和称呼都不相同,白天说成“钟”,黑夜说成“更”或“鼓”,这一点,我们从现在古人留下的钟楼鼓楼上也能看得出来。在古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