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晏婴的故事有哪些 晏婴为什么如此排挤孔子

Posted 晏婴 孔子

篇首语: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关于晏婴的故事有哪些 晏婴为什么如此排挤孔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于晏婴的故事有哪些 晏婴为什么如此排挤孔子

晏婴,齐之习词者也。历史上,这个能说会道的齐之习词者晏婴就是晏子。晏子是齐国自管仲以后,又出现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与管仲的不同是,管仲是个实干派,有自己的政治、经济主张,力求变革。而晏婴则更多的是通过他过人的口才和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受到齐国人的赏识和赞美,历来有很多人对他进行过评价,褒贬不一的观点,让晏子的形象一下子丰满了起来。

晏子是齐国的大夫,字仲谥平,原名晏婴。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国相,作为辅佐了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的三朝元老,他是继管仲之后齐国出的又一位著名宰相。司马迁的《史记》将他与管仲并列,并评价两人和两位国君:“晏子俭矣,夷吾(管仲)则奢;齐桓以霸,景公以治。”根据司马迁的言论,我们知道晏子是个十分节俭的人,他与管仲不同,管仲做齐国的相国时,主力发展经济,使得齐国成为了东方的强国,有足以称霸天下的实力,而在晏子成为齐国的相国时,晏子的方法跟管仲不同,主要是讲究仁义、道义,主张用道德的力量去感化、教导民众,使得国家处在一种良好的运行机制里,使得齐国能够大治。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还说: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连孔圣人都认为晏子是个优秀的人,他不仅善于与他人打交道,还在交往的过程中始终对人以谦恭的态度,这是十分难得的事,既然孔子这么尊重和欣赏晏子,晏子为何又不让齐景公聘用孔子到齐国来任职呢?当初孔子周游列国,游说各个诸侯国君王,而孔子也曾经到了齐国,他听过齐国有这么个贤人,一直都想去拜访他。顺便再推行他的儒家学说,齐景公听完孔子的言论,很赞赏孔子,也想到要重用孔子,但是却遭到了晏子的反对。

晏子却不是很同意,因为他觉得孔子的做法听起来很不错,但是实际上做起来是有困难的。孔子的主张对于乱世春秋根本就不实用,他的主张放在治世还是个不错的建议,但是在乱世春秋,大家都忙着扩张和发展,谁有空去管礼仪、道德之类的,晏子认为身处乱世最重要的就是要发展经济、军事,积极寻求对完的扩张,因此,并非晏子有意排挤孔子,是不主张用孔子的那一套思想。“道不同不相为谋”,说的就是晏婴和孔子吧。

晏子谏杀烛邹

晏子是个十分有趣的人,在他身上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齐景公喜欢鸟,有次他捕到了一只美丽的鸟儿很是喜欢,就让烛邹替自己好好看住,烛邹不敢怠慢这只鸟儿,小心饲养、精心呵护,但是还是由于自己的不注意,让鸟给飞了。齐景公很生气,立刻把烛邹绑起来要杀掉他。这个时候,站在一边的晏子说:“大王能不能待我问罪之后,再治他的罪。”齐景公答应了。晏子问烛邹:“烛邹你犯了死罪你可知罪?第一个罪就是,因为你的粗心让大王喜爱的鸟儿飞走了;第二,因为你连大王的鸟儿都看不住,大王要为一只鸟而杀人;第三,如果这件事被其他国家的知道了,大家都会说大王是个昏君,竟为了一直鸟儿杀了一个人,从而就看不起我们齐国,这就是大王要杀你的原因。”说完后晏子请示齐景公要求动手,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话,便放了烛邹。

华而不实

晏子着实是个可爱的人,他的言语之间都是充满着语言的幽默和智慧,实在是令人钦佩他运用得炉火纯青。《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经术者》:“东海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枣,华而不实,何也。”有一次齐景公与晏子聊天,齐景公对晏子说:“东海的水是古铜色的,而在这片红色的海域里有一棵枣树,这棵枣树只开花不结果,这是什么原因呢?”晏子回答:“那时因为,从前秦穆公坐龙船巡视天下,曾用黄布裹着蒸枣吃。龙舟刚好到了东海时,秦缪公便抛弃裹枣的黄布,使那黄布进入到东海,所以海水呈古铜色。而枣被蒸过,因此长大后只开花不结果。”齐景公惊讶于晏子的反映,但是他很不高兴,他说:“我只是随口乱说的,你为何要一本正经地回答出来了。”晏子一本正经地回到:“因为,对于假装提问的人,要用虚假的回答答复他。”

相关参考

关于晏婴的故事有哪些 晏婴为什么如此排挤孔子

晏婴,齐之习词者也。历史上,这个能说会道的齐之习词者晏婴就是晏子。晏子是齐国自管仲以后,又出现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与管仲的不同是,管仲是个实干派,有自己的政治、经济主张,力求变革。而晏婴则更多的是通

晏婴为什么如此排挤孔子

晏婴,齐之习词者也。历史上,这个能说会道的齐之习词者晏婴就是晏子。晏子是齐国自管仲以后,又出现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与管仲的不同是,管仲是个实干派,有自己的政治、经济主张,力求变革。而晏婴则更多的是通

春秋战国 晏婴的故事 历史故事--关于晏婴的历史故事

晏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晏子。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博闻强识,

春秋战国 晏婴怎么死的 晏婴的资料简介 晏婴是怎么死的

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人物,在政治和外交上有出色的表现,不少文献中也记载了关于他的一些小故事,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晏子使楚、二桃杀三士等。司马迁认为晏婴可与管仲相比,孔子曾经赞扬他是个君子。下面我们

春秋战国 晏婴是怎么死的?关于晏婴的故事

一天,齐人公孙丑问鲁人孟轲:“若让你在齐国当权,能创建管子、晏子那样的功业吗?”“你真是个齐国人,”孟轲道,“就知道管、晏!”管子,名夷吾,字平仲,辅佐桓公治理齐国,使齐国成为春秋第一霸。晏子,名婴,

春秋战国 晏婴的故事 晏婴的简单故事

仁者长寿,和则养生“仁”是儒家“仁政爱民”的主要学说,也是晏子施政的中心内容。晏子非常推崇管仲的“欲修改以平时于天下”必须“始于爱民”。他坚持“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遇有灾荒,国家不发粮救灾,

历史典故 晏婴的故事 晏婴劝主

春秋时代,当了30年齐国大臣的晏婴,是位着名的政治家。《左传》中,颇多晏婴的记载,比如说,晏婴经常劝齐景公要爱民,但齐景公却总是扰民。有一次,齐景公强令民工造大台,闹得齐国民不聊生,众百姓苦不堪言。正

春秋战国 为何晏婴把孔子从齐国斗走,却得到孔子的盛赞

人称晏子的晏婴不只对外嘴炮一流,对内也是勇气十足,不但敢当面呛顶头上司齐景公,还排挤孔子、赶走孙武,是位非常强大的嘴炮王!(图/取自网路)中国人大多熟知关于晏婴“橘化为枳”、“晏子使楚”、“人不可貌相

春秋战国 为何晏婴把孔子从齐国斗走,却得到孔子的盛赞

人称晏子的晏婴不只对外嘴炮一流,对内也是勇气十足,不但敢当面呛顶头上司齐景公,还排挤孔子、赶走孙武,是位非常强大的嘴炮王!(图/取自网路)中国人大多熟知关于晏婴“橘化为枳”、“晏子使楚”、“人不可貌相

晏子为何要排挤孔子

晏婴,齐之习词者也。历史上,这个能说会道的齐之习词者晏婴就是晏子。晏子是齐国自管仲以后,又出现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与管仲的不同是,管仲是个实干派,有自己的政治、经济主张,力求变革。而晏婴则更多的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