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婴为什么如此排挤孔子

Posted 孔子

篇首语:新的一天你要加油,不要辜负你的一生,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晏婴为什么如此排挤孔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晏婴为什么如此排挤孔子

晏婴,齐之习词者也。历史上,这个能说会道的齐之习词者晏婴就是晏子。晏子是齐国自管仲以后,又出现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与管仲的不同是,管仲是个实干派,有自己的政治、经济主张,力求变革。而晏婴则更多的是通过他过人的口才和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受到齐国人的赏识和赞美,历来有很多人对他进行过评价,褒贬不一的观点,让晏子的形象一下子丰满了起来。

晏子是齐国的大夫,字仲谥平,原名晏婴。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国相,作为辅佐了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的三朝元老,他是继管仲之后齐国出的又一位著名宰相。司马迁的《史记》将他与管仲并列,并评价两人和两位国君:晏子俭矣,夷吾(管仲)则奢;齐桓以霸,景公以治。根据司马迁的言论,我们知道晏子是个十分节俭的人,他与管仲不同,管仲做齐国的相国时,主力发展经济,使得齐国成为了东方的强国,有足以称霸天下的实力,而在晏子成为齐国的相国时,晏子的方法跟管仲不同,主要是讲究仁义、道义,主张用道德的力量去感化、教导民众,使得国家处在一种良好的运行机制里,使得齐国能够大治。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还说: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连孔圣人都认为晏子是个优秀的人,他不仅善于与他人打交道,还在交往的过程中始终对人以谦恭的态度,这是十分难得的事,既然孔子这么尊重和欣赏晏子,晏子为何又不让齐景公聘用孔子到齐国来任职呢?当初孔子周游列国,游说各个诸侯国君王,而孔子也曾经到了齐国,他听过齐国有这么个贤人,一直都想去拜访他。顺便再推行他的儒家学说,齐景公听完孔子的言论,很赞赏孔子,也想到要重用孔子,但是却遭到了晏子的反对。

晏子却不是很同意,因为他觉得孔子的做法听起来很不错,但是实际上做起来是有困难的。孔子的主张对于乱世春秋根本就不实用,他的主张放在治世还是个不错的建议,但是在乱世春秋,大家都忙着扩张和发展,谁有空去管礼仪、道德之类的,晏子认为身处乱世最重要的就是要发展经济、军事,积极寻求对完的扩张,因此,并非晏子有意排挤孔子,是不主张用孔子的那一套思想。道不同不相为谋,说的就是晏婴和孔子吧。

晏子谏杀烛邹

晏子是个十分有趣的人,在他身上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齐景公喜欢鸟,有次他捕到了一只美丽的鸟儿很是喜欢,就让烛邹替自己好好看住,烛邹不敢怠慢这只鸟儿,小心饲养、精心呵护,但是还是由于自己的不注意,让鸟给飞了。齐景公很生气,立刻把烛邹绑起来要杀掉他。这个时候,站在一边的晏子说:大王能不能待我问罪之后,再治他的罪。齐景公答应了。晏子问烛邹:烛邹你犯了死罪你可知罪?第一个罪就是,因为你的粗心让大王喜爱的鸟儿飞走了;第二,因为你连大王的鸟儿都看不住,大王要为一只鸟而杀人;第三,如果这件事被其他国家的知道了,大家都会说大王是个昏君,竟为了一直鸟儿杀了一个人,从而就看不起我们齐国,这就是大王要杀你的原因。说完后晏子请示齐景公要求动手,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话,便放了烛邹。

华而不实

晏子着实是个可爱的人,他的言语之间都是充满着语言的幽默和智慧,实在是令人钦佩他运用得炉火纯青。《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经术者》:东海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枣,华而不实,何也。有一次齐景公与晏子聊天,齐景公对晏子说:东海的水是古铜色的,而在这片红色的海域里有一棵枣树,这棵枣树只开花不结果,这是什么原因呢?晏子回答:那时因为,从前秦穆公坐龙船巡视天下,曾用黄布裹着蒸枣吃。龙舟刚好到了东海时,秦缪公便抛弃裹枣的黄布,使那黄布进入到东海,所以海水呈古铜色。而枣被蒸过,因此长大后只开花不结果。齐景公惊讶于晏子的反映,但是他很不高兴,他说:我只是随口乱说的,你为何要一本正经地回答出来了。晏子一本正经地回到:因为,对于假装提问的人,要用虚假的回答答复他。

相关参考

关于晏婴的故事有哪些 晏婴为什么如此排挤孔子

晏婴,齐之习词者也。历史上,这个能说会道的齐之习词者晏婴就是晏子。晏子是齐国自管仲以后,又出现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与管仲的不同是,管仲是个实干派,有自己的政治、经济主张,力求变革。而晏婴则更多的是通

关于晏婴的故事有哪些 晏婴为什么如此排挤孔子

晏婴,齐之习词者也。历史上,这个能说会道的齐之习词者晏婴就是晏子。晏子是齐国自管仲以后,又出现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与管仲的不同是,管仲是个实干派,有自己的政治、经济主张,力求变革。而晏婴则更多的是通

晏子为何要排挤孔子

晏婴,齐之习词者也。历史上,这个能说会道的齐之习词者晏婴就是晏子。晏子是齐国自管仲以后,又出现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与管仲的不同是,管仲是个实干派,有自己的政治、经济主张,力求变革。而晏婴则更多的是通

春秋战国 为何晏婴把孔子从齐国斗走,却得到孔子的盛赞

人称晏子的晏婴不只对外嘴炮一流,对内也是勇气十足,不但敢当面呛顶头上司齐景公,还排挤孔子、赶走孙武,是位非常强大的嘴炮王!(图/取自网路)中国人大多熟知关于晏婴“橘化为枳”、“晏子使楚”、“人不可貌相

春秋战国 为何晏婴把孔子从齐国斗走,却得到孔子的盛赞

人称晏子的晏婴不只对外嘴炮一流,对内也是勇气十足,不但敢当面呛顶头上司齐景公,还排挤孔子、赶走孙武,是位非常强大的嘴炮王!(图/取自网路)中国人大多熟知关于晏婴“橘化为枳”、“晏子使楚”、“人不可貌相

齐景公问晏子“孔子为人怎样

齐景公问晏子说:“孔子为人怎样?”晏子不答。齐景公又问一次,还是不答。景公说:“对我说孔某人的人很多,都以为是贤人。今我问你,你不回答,为什么?”晏子答道:“晏婴不肖,不足以认识贤人。虽如此,晏婴听说

解析春秋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内容是什么?

...是贤人。今我问你,你不回答,为什么?”晏子答道:“晏婴不肖,不足以认识贤人。虽如此,晏婴听说所谓贤人,进了别国,必要和合君臣的感情,调和上下的怨仇。孔某人到楚国,已经知道了白公的阴谋,而把石乞献给他。...

春秋战国 晏婴与孔子 孔子最恨的就是晏婴,他们是终生的敌人

孔子最恨的就是晏婴,他们是终生的敌人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来到了齐国,先当了高昭子的家臣,混口饭吃,后来见到了齐景公。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比较认同,说:“善哉!信如

春秋战国 晏婴与孔子 孔子不比晏子高

孔子不比晏子高(孔子雕像)在春秋时期的山东版图上,曾经存在两个代表性的大国——齐国与鲁国,这两个国家并立了数百年。这也是今日山东仍被称为“齐鲁大地”的历史原因。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五世纪之间,在这两个

春秋战国 晏婴是哪里人 当晏婴遇见孔子: 谁才是那个被诸侯国们抛弃的人?

孔子很会说话,很会忽悠,到列国就想用这个办法,求取功名。可是当时最不缺的就是这种人,孔子到齐国去,想在齐国当官,说的都是些大道理,就是所谓的君君臣臣那套,在当时的乱世中,诸侯国君们听起来还是很有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