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韩信不独立 楚汉之争

Posted 韩信 楚汉之争

篇首语: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什么韩信不独立 楚汉之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什么韩信不独立 楚汉之争

公元前196年的冬天,相国萧何诈称皇帝刘邦已平定叛乱,传韩信入朝朝贺。韩信入朝后等待他的却是死亡。临死前,韩信却大呼,“吾悔不用蒯彻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蒯彻曾是韩信帐下一个谋士,力主韩信在楚汉相争最关键的时候独立。韩信当即拒绝了这个建议。那么,楚汉之争,为什么韩信不独立?

士为知己者死

韩信出身贫寒,尝尽了人间的苦楚。秦末大起义,他不甘平庸,投奔了项家军。然而,项梁也好,项羽也好,韩信的才华都没有得到重视发现,尽管他曾经献计。项羽分封天下,失落的韩信又投奔了刘邦。经过长时间的观察,萧何发现了韩信的才华,并推荐给了刘邦。刘邦拜他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韩信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

韩信平定齐地后,项羽曾派人游说韩信使其反汉和楚。韩信当即回绝了使者的话。史书上记载,“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此。”意思是说项羽不识我的才华,只有刘邦识得。在那个时代,士为知己者死的观念很重。所以,不管是项羽的使者,还是韩信的谋臣,他们都劝不动韩信。

韩信帐下大将不属于韩信集团

韩信贵为大将军,汉家的兵马名义上均归他节制。但真正效忠韩信的大将并不多。韩信平定魏、赵、齐的军事活动中,刘邦都安插自己的沛县兄弟协助韩信。其中,灌婴、曹参两员大将就是沛县集团,他们效忠于刘邦。有人反驳,只要韩信开出的条件够诱人,他们就会倒戈。笔者认为此种可能不会出现。在中国文化中,同乡是一个关键的纽带,特别是古代。灌婴、曹参等人与刘邦属于同乡,他们的利益是共同的。他们二人掌握韩信军队的实权是刘邦授意的,他们的忠诚度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同乡曹无伤曾经背叛过刘邦,刘邦对此时的人选是很慎重的。

平定齐地后,韩信的军队被刘邦削弱

在中国古代,如果谁拥有军权,谁就有话语权。刘邦拜韩信大将军后,意味着军队就是韩信的。当然,刘邦的内心是不愿意的。因此,他一边用韩信,一边削弱韩信的实力,防止他坐大。如果你翻过史书的话,我们会发现刘邦多次将韩信手中的军队夺走,并让韩信重新招募新人。

平定齐地后,韩信军队同样被刘邦征用。史书记载,“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一年之后,韩信参加垓下之战,他指挥自己带来的精锐以及其他汉军时,用的是以多胜少,多方围堵,断其粮道,轮番出击的方法才将项羽击败。虽然说韩信有减少伤亡的意思,但也说明他手中的精锐并不强。如果楚汉之争独立的话,韩信可以给刘邦以重创,但不能成为第三支力量。

同样,韩信刚将项羽打败,刘邦就夺了他的军队。韩信根本没有力量和时间去独立。

得到齐地后,韩信的根基并不稳

韩信偷袭并拿下了齐国,只是打败了齐国的主力部队。不久,齐国贵族携手项羽进攻韩信。韩信利用潍水击败了齐楚联军后,又派曹参和灌婴分兵攻打其他齐国的城市。也就是说韩信得到的是齐国的国都,其他的齐国国土还在田氏的手中。此时,齐国国土上成分复杂,韩信稳定齐地已经是件头痛的事,如果此时独立,无疑是自找死路。

到了五胡乱华时,刘渊非常崇拜刘邦,曾将石勒比作“韩信”。但刘渊不注意削弱石勒的实力,以至于自己的实力削弱后,石勒独立。然而,这个石勒的独立也是在襄国附近苦心经营之后,才独立的。

韩信拿下齐地后,貌似其实力雄厚。但他的实力削弱,没有稳定的根据地。笔者认为韩信看到了这些后才没有独立。楚汉之争,韩信根本没有独立的机会。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韩信为何不自立为王而是请求册封

对楚汉争霸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王权没有永恒,帝国总会崩塌,一统天下的秦朝也逃不过溃散的那天。之后楚汉相争,战火不熄,纷乱不止,刘邦和项羽对峙期间,韩信成了决定天平倾斜

汉朝历史 《汉兴八十年》第三卷 楚汉相争>第五章 汉高帝五年 公元前202年

>  第十二节 项王的陨落>>  虽然没有听蒯彻的话独立,但功劳如此大的他终究还是有些不能够在满足于只当一个将军了。于是韩信写信给说,齐国这个地方民风剽悍(这个倒是真的),自己一个将军的身份压不住他们

历史人物 萧何月下追韩信是什么意思?萧何月下追韩信典故介绍

韩信在历史上的评价似乎有些两极化,认为他厉害的人觉得韩信是楚汉之争中最厉害的人物,不喜欢他的觉得他只是运气好,真实实力也没那么强劲。其实韩信的一生也并没有那么的光鲜,早年在项羽手下也并不被重用,到了刘

楚汉之争汉军阵营中最先警觉韩信的并非刘邦?

韩信是功高震主,被刘邦猜忌,怀疑韩信想造反,才狠心害死他的,好象只有刘邦两口子恨他。其实,这只是以前从小人书上看出的心得。后来读书逐步多了些,才知道韩信的生存环境是逐步恶化的,也是他贵族秉性自恃过高,

楚汉之争汉军阵营中最先警觉韩信的并非刘邦?

韩信是功高震主,被刘邦猜忌,怀疑韩信想造反,才狠心害死他的,好象只有刘邦两口子恨他。其实,这只是以前从小人书上看出的心得。后来读书逐步多了些,才知道韩信的生存环境是逐步恶化的,也是他贵族秉性自恃过高,

历史军事 楚汉之争汉军阵营中最先警觉韩信的并非刘邦

韩信是功高震主,被刘邦猜忌,怀疑韩信想造反,才狠心害死他的,好象只有刘邦两口子恨他。其实,这只是以前从小人书上看出的心得。后来读书逐步多了些,才知道韩信的生存环境是逐步恶化的,也是他贵族秉性自恃过高,

楚汉之争将成三国鼎立? 韩信若称帝

易中天在评历史人物时曾讲过韩信,说他为什么不和项羽、刘邦三分天下,是因“妇人之仁”。也还有一些别的人的论说,多归之于韩信主观上没有准备三分天下的决心、意志或缺乏政治头脑等。这些说法对吗?按当时情况看,

楚汉之争将成三国鼎立? 韩信若称帝

易中天在评历史人物时曾讲过韩信,说他为什么不和项羽、刘邦三分天下,是因“妇人之仁”。也还有一些别的人的论说,多归之于韩信主观上没有准备三分天下的决心、意志或缺乏政治头脑等。这些说法对吗?按当时情况看,

寇骞简介楚汉传奇寇骞是怎么死的

 【寇骞简介】楚汉传奇寇骞是怎么死的 电视剧《楚汉传奇》第50集中,韩信被刘邦封为了大将军,便开始了新官上任三把火,显示自己的威力。毕竟,大家都对韩信做大将军很不服气,纵然韩信的话让大家心服口服,但是

55 楚汉相争

汉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萧何为丞相,整顿后方,训练人马。公元前206年八月,汉王和韩信率领汉军攻打关中。关中的百姓对“约法三章”的汉王本来有好感,汉军一到,大多不愿抵抗。不到三个月工夫,汉王消灭了原来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