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第一人 中国古代第一考神明朝黄观
篇首语: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科举考试第一人 中国古代第一考神明朝黄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科举考试第一人 中国古代第一考神明朝黄观
科举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千古来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通过科举制度完成了自己一生的华丽蜕变。“金榜题名时”乃是人生四喜之一,更是古代读书人毕生之夙愿,无数的书生前仆后继,只为考取功名,鲤跃龙门。今天所介绍的明朝天才书生,27岁便考取状元,之前的考试更是蝉联第一,他就是黄观。但死后被朱棣从进士提名册上删掉。
连中三元
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从隋代到清朝的1300多年科举史里,共产生文状元596名,而能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蝉联第一,“连中三元”的,更是凤毛麟角。中国科举史上“连中三元”的文状元只有16人。
黄观从秀才到状元,在县、府、院三级经过六次考试(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获第一名,时人赞誉他“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成为历史上两个“六首状元”之一。
另外一名“六首状元”是清朝的钱棨,但他至乾隆四十四年47岁才中乡试第一名解元,而黄观一口气考完,27岁即中状元。这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读书人中传说式的人物。
文人傲骨
古代文人虽然文采了得,但免不了有股文弱之风。像姜维“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的毕竟少数,但自古文人多傲骨,黄观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
洪武二十九年升任礼部右侍郎,算是进入朝廷中枢,时年32岁。年仅32岁就成为了礼部的副手(尚书和左侍郎比他大),真可谓步步高升,官运亨通。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太祖高皇帝崩。34岁的黄观成为即位的建文皇帝御前重臣。
建文元年,建文帝朱允炆改旧制,黄观任右侍中,现在黄观已经进入了中央的智囊团,成为最高决策团之一。是时,燕王朱棣自恃皇叔,态度傲慢,入朝不拜惠帝。群臣畏其权势,缄口不敢言,唯独黄观当面顶撞朱棣曰:“虎拜朝天,殿上行君臣之礼;龙颜垂地,宫中叙叔侄之情”,致使朱棣怀恨在心。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谋反,黄观位列燕王所谓的“文职奸臣”第六名。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克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大势已去,黄观投江殉主。
黄观死后,朱棣余怒未消,黄氏九族受诛,亲朋受监禁,谪戍者达百余人,并且将黄观的名字从进士题名录上删掉。
一直到200年后的万历二十四年(1596),神宗显皇帝才感念黄观忠节,黄观始得昭雪,追谥“文贞”,于南 京翠屏山建衣冠冢、并于秦淮河畔建庙祭祀。
中国第一考神,科举考试第一人
天妒英才,天才书生黄观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一生。
如果他低调一点,审时度势,见风使舵的投降朱棣一边,他和他的子孙可能会免去灾难。
但他选择竭智尽忠的辅佐建文帝,哪怕,头破血流,肝脑涂地。
因为,这是他的责任。
相关参考
今天是2017年高考的第二天,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一年一度的高考大多都安排在夏天。在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考试无疑是科举考试,古代的科举考试为什么不是"一年一考"而是每三年举行一
今天是2017年高考的第二天,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一年一度的高考大多都安排在夏天。在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考试无疑是科举考试,古代的科举考试为什么不是"一年一考"而是每三年举行一
又一年的高考来临了,而现在的高考可以说源自于古代的科举考试。在现代很多影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成千上万从全国各地来的学子,被关在贡院的每一个小房间里面考试,一考连续要考几天,那么这期间,如果考生要内急该
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六首状元黄观 结果下场却十分的凄惨
还不知道:六首状元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家都知道科举制度在古代的重要性,也正是因为这项制度的存在,才可以让那些出身比较贫穷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状元并不是一种官职,它只是古代科举考试的一个代称。在古代科举考试中,名列第一被称为是「”元”,比如乡试第一名被称为「”解元”,会试第一被称为是「”会元”。而殿试第一侧被称为是「”状元”。科举考试始于唐
科举考试是从隋朝开始的,直至清朝结束,前后共经历了1400余年,虽然科举考试在现今来看有很多弊端,但是就古代社会而言,科举考试还是非常先进的选官制度!科举考试分为秀才、举人、进士三种等级,难度也是依次
科举考试是从隋朝开始的,直至清朝结束,前后共经历了1400余年,虽然科举考试在现今来看有很多弊端,但是就古代社会而言,科举考试还是非常先进的选官制度!科举考试分为秀才、举人、进士三种等级,难度也是依次
每年“国考”前后,都会热闹一阵子,人们议论最多的便是哪个职位多少比一,哪些职位乏人问津,也会有人津津乐道考场内外的奇闻趣事。在古代科举考试时期,一人得中,鸡犬升天。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一些雷人雷事便也
相隔1300年,中国第一位状元和最后一位状元的人生竟如此相似
聊如今的高考,说古代的科举考试,人们往往对状元感兴趣,科举作为古代行之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度,自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进士科的创设,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30
自打隋朝大业四年(607年),隋炀帝以“试策”取士以来,直到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科举。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演变趋势,应了一句老话:“把复杂的东西搞简单,那是能耐。”复杂的科举,考法越变越简单,就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