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私心 明英宗废黜殉葬制的真相大曝光
篇首语:知识虽宝贵,但更可贵的却在于运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是否有私心 明英宗废黜殉葬制的真相大曝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是否有私心 明英宗废黜殉葬制的真相大曝光
中国古代兴死后厚葬,生人活殉自古有之,其间曾中断过千百年。直到朱元璋开建明朝后又恢复了活人殉葬制。这也是朱元璋最为人诟病的败笔。明朝后继皇帝不敢擅改祖制,故此陋习一直延续到明英宗一朝。明英宗终止了殉葬制向来被赞为英明神武之举,但他的初衷究竟为何?他大胆推翻祖制,真的只是为了免除滥杀无辜,是否有他的私心存在呢?
据《明史·后妃传》载,“初,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至于数量,《胜朝彤史拾遗记》云“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也就是说有十几个受到宠幸而未生育的妃嫔,在朱元璋死后被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此后,殉葬制度在大明帝国开始延续,“历成祖,仁、宣二宗皆用殉”,从史料记载看,不仅皇帝的妃嫔殉葬,“当时王府皆然”,王妃、王嫔也要殉葬,“至英宗遗诏,始罢之”。
明英宗为何摒弃祖法,废黜殉葬制度?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观点,说明英宗英明伟大、宽厚仁慈,不忍心后妃活生生地被剥夺生命,追随他而去。这个说法,细细推敲,恐怕站不住脚。最具说服力的例子,就是明代宗后妃的结局。
《明史》载,明英宗复辟后,重登皇位,不久便废明代宗朱祁钰为郕王。郕王暴死后,明英宗下令“以其后宫唐氏等殉”,逼迫郕王后宫妃嫔殉葬;《胜朝彤史拾遗记》《明史纪事本末》也有此类记载。如果明英宗真是一个宽仁之主,既然冤家对头郕王已死,他犯不着跟这几个刚刚守寡的女人过不去,非要置她们于死地;就连明代宗废后汪皇后,这个曾经舍位保护过朱见深(明英宗长子)的有功女人,若非众人极力劝谏,明英宗也要逼其殉葬。从这件事上看,此时的明英宗,对殉葬制度仍不折不扣地贯彻。当然,这其中也有报复和仇恨的心理。
有人说,明英宗早在正统四年(1439年)六月,就有禁止殉葬的事迹,其实不然。当时,周宪王朱有炖病死,膝下无子,其兄弟朱有爝嗣位,明英宗赐书朱有爝:“周王在日,尝奏身后务从俭约,以省民力。妃夫人以下不必从死。年少有父母者遣归”。按,明英宗生于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此时只有十三虚岁,还是个不太懂事的孩子,且尚未理政,朝政掌控在太皇太后张氏和几个辅臣手中,与其说是明英宗“赐书有爝”,还不如说是张太后或朝廷“赐书有爝”。总之,“赐书有爝”一事跟明英宗没什么关系或关系不大。
笔者认为,明英宗之所以在弥留之际诏令废黜殉葬制度,与一个女人有直接关系。这个女人就是明英宗的钱皇后。明朝自建国以来,钱皇后是第一个直接嫁给皇帝的皇后。钱皇后虽然出身寒微,但品质极佳,自律严范,深得明英宗倾心。不过,遗憾的是,钱皇后未生育,这是钱皇后的憾事,也是明英宗的憾事。
明英宗被俘后,钱皇后心焦如焚,“倾中宫赀佐迎帝。夜哀泣吁天,倦即卧地,损一股。以哭泣复损一目”,日夜哀号祷告以至于身残;明英宗归国后,被软禁在南宫,失去了自由,钱皇后“曲为慰解”,给了明英宗莫大安慰和鼓励;软禁期间,明英宗受到明代宗的薄遇,物资贫乏,生活拮据,钱皇后“手作女红卖,以供玉食”,默默奉献,相依为命。此恩此情,明英宗终生难忘,在复辟后越发宠爱钱皇后,但钱皇后一直没有生育。后来,有人为了讨好太子朱见深及其生母周氏,建议废掉钱皇后,另立周氏为皇后,结果遭到了明英宗的严词拒绝。
没有生育,是钱皇后的致命弱点,甚至明英宗在世时就有人打起废掉钱皇后的主意,可见钱皇后在后宫的地位有多么飘摇。如果明英宗离世,剩下孤零零的钱皇后,无儿无女,没有依靠,她会遭到何种冷遇,可想而知;再者,按照祖制,没有生育的钱皇后,应当为明英宗殉葬。这些,都是明英宗不希望发生的。为了保全钱皇后,明英宗临终时遗命“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遗诏“罢宫妃殉葬”,旨在保障钱皇后今后的名号、地位,让她好好活着。
为了保全钱皇后,明英宗还对太子朱见深做了专门嘱咐,“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子孙勿复为之”,言罢与世长辞。明英宗驾崩后,朱见深即位,是为明宪宗。明宪宗谨遵遗诏,没有逼迫妃嫔和宫人殉葬。钱皇后的命算是保住了,但还是受到了皇太后周氏的排挤和仇视,幸亏群臣誓死捍卫,钱皇后才得以淡然度日,并如愿以偿地与明英宗合葬。明宪宗临终时,效仿明英宗的做法,再次重申禁止殉葬,直至明亡,逼迫妃嫔殉葬之事几绝。为了保全一个女人,出于一个私心,明英宗废黜殉葬制度,无形中也保全了更多无辜女人,故深得人心。
相关参考
阿巴亥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在皇太极的生母叶赫那拉。孟古哲哲去世之后,被努尔哈赤封为大妃。那个时候的阿巴亥,才十多岁,既没有为努尔哈赤诞下子嗣,也没有像其他妃嫔那样深厚的资历。她能够越过众
网络的普及为人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同时也带众多不良和虚假信息的传播。网络中有关军事和历史问题的虚假传言,长期以来也为数甚多,且以讹传讹、一用再用,导致不少人信以为真。为向广大读者澄清谬误,笔者
历史军事 唯一一次收費的撤僑行動,大部分國人不解,真相曝光後獲贊
眾所周知,在撤僑這方面我們永遠都是最快的,當別的國家還在考慮是否付諸行動的時候,我們的軍艦已經在路上了,這讓外界看到了我們負責任的態度,這也使得我們的國際地位還有形象越加的高大,成為了學習的標杆,通常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朱元璋对自己儿子们以及宗亲,可谓是关怀备至。摸爬滚打几十载,从乞丐到皇帝的职业跨度,他更是深知处于社会底层的困难疾苦,于是便有了中国古代史上堪称最
明朝第六个皇帝明英宗于1465年去世,他在当皇帝时重用宦官,杀死忠臣于谦,稀里糊涂过完了一生,没想到在最后咽气前做了一件有人性的事情。他死前下遗诏说:“用人殉葬,我不忍去做,这件事应从我这里废止。
自朱元璋起,明朝皇帝制定了一项极为残酷的规定,每逢皇帝去世,后宫妃嫔都要殉葬。 铁血手腕的朱棣自不必说,他丝毫没有反对后妃殉葬制,就连素来仁厚老实的明仁宗和以贤明著称的明
贞惠景皇后汪氏,亦称“汪废后”,明景帝朱祁钰的第一任皇后。一生坎坷,因反对景帝废黜英宗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位而被废为庶人。英宗复位、明代宗被废,祁钰去世后汪氏免除殉葬。汪美麟爱朱祁钰吗?汪美麟是个大家闺
贞惠景皇后汪氏,亦称“汪废后”,明景帝朱祁钰的第一任皇后。一生坎坷,因反对景帝废黜英宗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位而被废为庶人。英宗复位、明代宗被废,祁钰去世后汪氏免除殉葬。汪美麟爱朱祁钰吗?汪美麟是个大家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为何重启殉葬制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人殉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残酷的制度之一,它兴盛于几乎整个奴隶社会。在我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杀死奴隶用于祭祀或者葬礼的记载。由于
历史秘闻 目前中国存世作品最多的杂剧家,明英宗因听他遗言而废除殉葬制
作者:李晨,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我们在研究前近代的政治史往往关注的是帝王将相在政治、军事上的贡献,而忽略了他们以及他们身后家族对于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的贡献,今天就简单概述一位明代著名的杂剧家、文学家、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