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外教”都教什么呢?天文几何编汉语教材

Posted 康熙

篇首语: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康熙“外教”都教什么呢?天文几何编汉语教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康熙“外教”都教什么呢?天文几何编汉语教材

为延续前两册精彩内容,本书将视野集中于对明清最高权力斗争有巨大影响之皇室宗亲,及密切影响宫廷政治生活之宫女太监,详解其成败关键与命运走向,并透过对御药御膳之解析、国宝文物之品鉴,真实再现一个纵横捭阖、饮食男女、金帛珠玉里的宫廷世界。

在皇宫西北的天主教堂,俗称“北堂”。北堂在今北京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既有南堂,为什么还要建北堂呢?这要从康熙大帝与路易十四及传教士之间的故事说起。康熙一朝来到中国的法国耶稣会士至少有五十位之多,其中以康熙年间来华的白晋、张诚、洪若翰、刘应、李明五人最为重要。

白晋(JoachimBouvet,1656-1730年),耶稣会士,法国人。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颁诏派遣白晋、张诚、洪若翰、刘应、李明等一行,以“国王数学家”名义,提供资费,乘船东渡,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到宁波,次年到北京。他们到京住南堂后,向康熙帝进献礼物,有三十余箱仪器,受到接见,并在乾清宫受到宴请。白晋与张诚学会满、汉语文后,与徐日升(葡萄牙人)等向康熙帝讲授数学,如几何与代数,每天进讲两三个小时,讲前要准备满文教案。白晋和张诚先后用满文编写了二十几种教科书,包括《几何原理》等。康熙帝就让他们在宫里进讲天文学、几何学以及仪器用法,徐日升编写汉语教材,进讲西方音乐理论及乐器演奏。白晋还奉旨编纂人体解剖学,并翻译成满文。

白晋受康熙帝派遣,往欧洲觐见法王路易十四,带去四十九册精美线装图书,四年后到达法国,使“路易十四欢喜而又惊奇”。白晋进献用法文书写介绍康熙皇帝的报告,就是后来出版的《康熙帝传》,这是第一次向西方介绍中国康熙大帝。他还带去《满汉服装图册》,并制成铜版画四十六幅。白晋返京时,带来路易十四给康熙帝的书信。他带来的亚洲地图,在中俄尼布楚谈判中起了参考作用。白晋还选了五位具有科学背景的耶稣会士带到中国,后来他们在清宫造办处工作。他带回巴多明、雷孝思等,参与大地测绘,用时九年,后编绘成《皇舆全览图》。而李明的《中国近事报导》对欧人了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诚(Jean FrancoisGerbillon,1654-1707年),耶稣会士,法国人。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康熙帝患疟疾,御医治不好,法国传教士白晋和张诚等献上西药“金鸡纳霜”(奎宁),治好了康熙帝的病。康熙帝为此赏给他们今中南海紫光阁西蚕池口地方(今文津街国家图书馆分馆斜对面)建造教堂。

法国耶稣会士原住南堂,苦于没有自己的教堂。受赐新址后,张诚主持了北堂的建设。北堂动工四年后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康熙帝御题“万有真原”横匾及长联,命名为救世堂,还建成天象台和图书馆,是为第一座北堂。道光七年(1827年),清廷没收北堂,将大堂拆除,土地变卖。咸丰十年(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归还北堂并重新修建。同治四年(1865年),北堂重新建成,是为第二座北堂。北堂长50米,宽21.3米,钟楼高约25米,新堂比旧堂更高大。堂内创建了动植物博物馆(又称百鸟堂),陈列珍禽标本800余种,还有蝴蝶和动物标本。光绪十二年(1886年),开始整修西苑三海,以准备光绪帝亲政后供慈禧太后颐养之用。于是,将中海西北处的蚕池口天主教堂(北堂)迁到西安门内西什库重建。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卢文进都教了契丹人什么

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较早投降耶律阿保机的汉将卢文进都教了契丹人什么?>五代乱世,造就了许多悲催的人物,干戈四起的时代,命运不会把握在自己手中。>话说那时有一个叫卢文进的人,最早是割据幽州的

从精密仪器到高层建筑,从铜人针灸到几何方程

水运仪象台是古代社会制造的天文观测仪器,这是一台利用水流为驱动力,并且集天文观测、天文演示和报时系统为一体的天文仪器,他的设计者是著名的古代天文学家苏颂和韩公廉,而苏颂也是宋朝哲宗时期的宰相,属于妥妥

知名人物 吴大任人物简介

·吴大任吴大任,数学家,数学教育家。长期担任南开大学领导工作与教学工作,著、译数学教材及名著多种。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研究领域涉及积分几何、非欧几何、微分几何及其应用(齿轮理论)。吴大任

如此博学多才的他 题错的字挂了数百年之久

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康熙大帝,八岁的时候登基,十四岁时就亲政,在位时长六十一年。康熙从五岁开始就进入了御书房读书,对于四书五经是字字成诵,另外他对西方的文化也是非常的感兴趣,甚至学习过几何代数,天文医

庄士顿,末代皇帝溥仪的外教庄士敦是怎样的一个人

末代皇帝溥仪的外教庄士敦是怎样的一个人?刚刚到达中国的庄士敦就已经显示出了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并被中华文化折服,深深的迷恋,并且积极的研究中华文化中,儒,释,道,法和对中国地理的研究,唐诗宋词的研究

康熙写下一“墨”字,弘历巧妙对出下联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清朝入关后,为了更好巩固统治,对汉文化的学习是越来越重视。比如说康熙,他非常喜欢研究汉文化,喜欢说汉语,还经常练习汉字。而有一样东西,

历史人物 清朝溥仪的外教庄士敦,买岛插大清旗

宣统三年(1912年)六岁的溥仪入学从师读书,学堂就设在毓庆宫。教汉文的帝师主要有陆润庠、陈宝琛、徐坊、梁鼎芬;教满文的帝师主要有伊克坦。陆润庠是江苏元和人,清末著名状元,官至东阁大学士,教溥仪不到一

历史人物 清朝第一外教庄士敦,写的东西差点把溥仪送上绞刑架

庄士敦虽然回到英国,仍然自得于“帝师”的身份。每逢年节,他在门口升起满洲国旗,穿上大清国一品服饰,在这座拍清宫戏绝佳的外景地呼朋唤友。>“我就喜欢你们看我不爽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大清国第一外教庄士敦说

历史人物 清朝第一外教庄士敦,写的东西差点把溥仪送上绞刑架

庄士敦虽然回到英国,仍然自得于“帝师”的身份。每逢年节,他在门口升起满洲国旗,穿上大清国一品服饰,在这座拍清宫戏绝佳的外景地呼朋唤友。>“我就喜欢你们看我不爽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大清国第一外教庄士敦说

历史百科 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生于爱琴海中的萨摩斯岛,自幼聪明好学,曾在名师门下学习几何学、自然科学和哲学,后游历埃及、巴比伦等地,学习天文、数学知识,最后定居在意大利南部的克罗托内。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