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清朝第一外教庄士敦,写的东西差点把溥仪送上绞刑架
Posted 清朝
篇首语: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清朝第一外教庄士敦,写的东西差点把溥仪送上绞刑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清朝第一外教庄士敦,写的东西差点把溥仪送上绞刑架
庄士敦虽然回到英国,仍然自得于“帝师”的身份。每逢年节,他在门口升起满洲国旗,穿上大清国一品服饰,在这座拍清宫戏绝佳的外景地呼朋唤友。>“我就喜欢你们看我不爽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大清国第一外教庄士敦说。>>故事的开始是这样的:据李慎之回忆,钱钟书在牛津大学读书时,曾被一位教授温和地指出其论文“引据不全,又不是原始出典”。钱钟书深受刺激,由此重视博闻强记。这个指导教授正是溥仪的私人英语教师、苏格兰人庄士敦。据此说法,溥仪和钱钟书应该师出同门,只是两人学术做派小有分歧:大师兄躲在紫禁城里不想出来,城外的师弟也没想进去。>如果没有1924年冯玉祥“北京政变”围城逼宫,溥仪远走满洲,庄士敦黯然回国,也就没有这段文坛佳话了。不过,据就职于伦敦东方学院的赵毅衡先生考辩,这段杏坛轶事是不存在的:其一,庄士敦就职于伦敦东方学院,而钱钟书就读于牛津,庄先生不可能越俎代庖跨校指导。其二,钱钟书1935年9月到1937年6月在牛津,而从1935年下半年开始,庄士敦一直在亚洲游历。两人要见面的话,只能在1937年。那时溥仪做了满洲皇帝,国内学者骂声一片。竭力维护溥仪的庄士敦开始讨厌中国知识分子,不会对还是学生的钱钟书青眼相加。其三,庄士敦不可能和风细雨地指导钱钟书。他对皇上是老师,善慈致细;对平民则是驾校教师,非打即骂。>1931年,庄士敦应聘到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于庄士敦而言,需要学院给予的薪金和教授身份;学院则希望除教学之外,以庄先生在中国积攒的名望和人脉,构建中英文化交流的桥梁。然而,请来的却是一个只收钱不出货的报废售货机。授课时,庄老师脾气臭得像王致和,一言不合就开骂:“我怎么教,他都没有进步,这浪费了他的时间,也浪费了我的时间,更浪费了他爸的钱。”>后来他索性课堂也不去了,将工作转包出去。他私下雇聘的代课教师,正是与他竞岗失败的前传教士爱德华兹女士。庄士敦认为学院就是他的养老院,为了给学院造成这种认识,他竟然模仿痴呆老人无故走失。布里斯托大学历史系教授Bickers讲了一段轶事:“庄士敦经常莫名其妙地在大学里消失,某次学期中突然消失,久久不归。校方担心他的安全,只能在《泰晤士报》刊登寻人广告,才把他找回来。”>当个人认可的社会角色(即角色期待)发生改变,就会出现轻重不等的不适应。庄士敦回国后种种怪诞行为即是典型。卷入中国现代进程重大政治文化事件,见惯大人物、大场面、大事件的庄士敦,屈尊于东方学院,势必出现强烈的情绪波动和行为冲突。这种被命名为“老干部离退休综合征”的心理障碍,只能靠自己主动适应角色改变,调整角色行为,强行自我格式化。然而,庄先生选择的是一意孤行:“你们,图样图森破。”>终于,1935年发生了“学院政变”,被激怒的同事要将其逐出学院。不过,庄士敦运气好,他的《紫禁城的黄昏》正好出版,风头一时无两。结果不但政变未遂,还续签了三年合约。续约后庄士敦立即请假半年,说满洲国大皇帝溥仪先生邀请他去长春叙旧,还说学校要找他不用登报,写信即可,地址写“满洲新京皇宫大内长官转”。学院担心信件转交的稳妥性,他说东方古国有句名言叫“是中国人就转”,肯定能收到。>在长春与溥仪见面的同时,庄士敦还会晤了日本宣传机构官员,促成了《紫禁城的黄昏》日文版发行。日文版中的“龙归故里”一章,庄士敦将溥仪与日本军方的私密聊天记录大白于天下。这个无心之举导致十年后在东京法庭上溥仪差点被判绞刑,急得辩解:“此人胡写书,急着卖几个钱。”>无论中英,在坑学生领域,庄老师做到了有教无类,一视同仁。然而,《紫禁城的黄昏》带给庄士敦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他从稿费中拿出1600英镑,买了位于苏格兰西部克雷格尼希湖上面积110万平方米的“皇家之岛”。他将中式风格装饰的别墅房间命名为“帝室”“威海卫室”“竹室”,陈列溥仪送给他的古玩、书画、瓷器等,墙上则挂着溥仪赏赐的官服。每逢年节,他在门口升起满洲国旗,穿上大清国一品服饰,在这座拍清宫戏绝佳的外景地呼朋唤友。相关参考
宣统三年(1912年)六岁的溥仪入学从师读书,学堂就设在毓庆宫。教汉文的帝师主要有陆润庠、陈宝琛、徐坊、梁鼎芬;教满文的帝师主要有伊克坦。陆润庠是江苏元和人,清末著名状元,官至东阁大学士,教溥仪不到一
末代皇帝溥仪的外教庄士敦是怎样的一个人?刚刚到达中国的庄士敦就已经显示出了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并被中华文化折服,深深的迷恋,并且积极的研究中华文化中,儒,释,道,法和对中国地理的研究,唐诗宋词的研究
庄士敦,被称作溥仪最忠诚的侍卫,为何清朝灭亡后他天天升清龙旗
被称作溥仪最忠诚的侍卫,为何清朝灭亡后他天天升清龙旗?这位侍卫就是庄士敦,他是溥仪的老师。因为他在中国期间,得到了溥仪很多奖赏,而庄士敦又无法偿还,所以他通过升青龙旗的方式表示对溥仪的感谢。庄士敦是一
溥仪洋老师庄士敦简介庄士敦是怎么死的? 清朝末年,外国列强以船坚利炮叩开清朝大门。闭关锁国多年的清王朝,被迫面向世界,而那个时候的它已经太过弱小。 在屡次败于外国列强之手后,原先盲目自大的人们
历史人物 庄士敦 爱伦岛_庄士敦为啥不救溥仪_溥仪为何说庄士敦撒谎_溥仪老师庄士敦
中文名:庄士敦外文名:ReginaldFlemingJohnston国籍:英国出生地:爱丁堡职业:清朝宣统皇帝的外籍帝师毕业院校:爱丁堡大学、牛津大学代表作品:《紫禁城的黄昏》、《佛教中国》、《儒家与
历史人物 庄士敦 爱伦岛_庄士敦为啥不救溥仪_溥仪为何说庄士敦撒谎_溥仪老师庄士敦
中文名:庄士敦外文名:ReginaldFlemingJohnston国籍:英国出生地:爱丁堡职业:清朝宣统皇帝的外籍帝师毕业院校:爱丁堡大学、牛津大学代表作品:《紫禁城的黄昏》、《佛教中国》、《儒家与
清朝末年,外国列强以船坚利炮叩开清朝大门。闭关锁国多年的清王朝,被迫面向世界,而那个时候的它已经太过弱小。 在屡次败于外国列强之手后,原先盲目自大的人们终于意识到了两者间的差别。有识之士认识到必
庄士敦,庄士敦对溥仪有何影响 溥仪老师庄士敦最后为什么离开溥仪
庄士敦对溥仪有何影响溥仪老师庄士敦最后为什么离开溥仪庄士敦于1874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于1904年来到中国,后来成为溥仪的老师,对溥仪竭诚尽忠,倾其所知相授,给溥仪讲解西方的历史、生活和风俗,并为他
庄士敦与溥仪,庄士敦对溥仪有何影响 溥仪老师庄士敦最后为什么离开
庄士敦对溥仪有何影响溥仪老师庄士敦最后为什么离开溥仪庄士敦于1874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于1904年来到中国,后来成为溥仪的老师,对溥仪竭诚尽忠,倾其所知相授,给溥仪讲解西方的历史、生活和风俗,并为他
庄士敦 溥仪,庄士敦对溥仪有何影响 溥仪老师庄士敦最后为什么离开溥
庄士敦对溥仪有何影响溥仪老师庄士敦最后为什么离开溥仪庄士敦于1874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于1904年来到中国,后来成为溥仪的老师,对溥仪竭诚尽忠,倾其所知相授,给溥仪讲解西方的历史、生活和风俗,并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