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13节 仁善君主

Posted 春秋

篇首语: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生不懈的追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13节 仁善君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13节 仁善君主

  秦康公,也是一个有胸怀的明君。> >   他是秦穆公和晋献公女儿穆姬夫人生的儿子。> >   康公把穆公葬在雍地,以西戎的风俗办了国丧。历史记载,穆公下葬用了一百七十七个活人殉葬。包括车氏三子。当时的习俗,陪葬是一件幸事,今人评论当然有贬无褒。尤其以车氏“三良”陪葬更是贬多褒少。> >   但就此事,宋代大学问家苏东坡谈了他的看法:> >   “橐(tuó)泉在城东,墓在城中无百步。乃知昔未有此城,秦人以此识公墓。昔公生不诛孟明,岂有死之日,而忍用其良?乃知三子殉公意,亦如齐之二子从田横。古人感一饭,尚能杀其身,今人不复见此等,乃以所见疑古人。古人不可望,今人益可伤?”> >   康公一上任,就吃了晋国的亏。> >   晋襄公的夫人是穆公的族人,晋襄公秦穆公同在公元前621年去世。晋襄公的世子年龄太小,相国赵盾怕误了国事就想迎回晋襄公的弟弟,长期寄居在秦国的公子姬雍为国君。后来因为襄公夫人的一再哭求又变了卦,结果发生了一次秦晋战事。从此秦、晋的关系再度紧张起来。> >    为报这个仇,康公在公元前615年,用百里视守国,西乞术为大将,蹇丙为副将,士会为参谋,发战车五百乘杀向晋国来报晋国的失信之仇。大军过了黄河势如 破竹,很快就攻下了羁马。两军在河曲又打了一仗,秦军吃了点小亏就撤了回去。此后两国不断发生小规模冲突,但多数是通过征伐对方的附属国来间接地打击对 方。> >   到了公元前614年,赵盾苦于晋国外逃将领帮敌人谋划晋国,搞得晋很不安宁,就和晋当政的六卿研究怎么办。当时主要是狐射姑在狄,士会在秦。最后一致意见,用计召回士会,让秦康公失去最得力的智力支持。> >   经过臾骈的一番努力,秦康公干了一把“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傻事。士会跑回晋国去了(这段故事在晋的部分已做叙述)。但士会给康公写了一封信,言真意切,陈说利害,劝康公重修晋秦之好。康公接受了士会的劝告,从此秦、晋休战几十年,阶段性地结束了战争状态。> >   康公很仁厚,在位十二年,没有大的建树,但也没让秦有什么错失,发生了几次战争也都是和晋国之间的复仇战争。在公元前609年,康公去世。他的儿子秦共公继位。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第13节 失人失地

  魏安王继承父业,进行着疲惫而无奈的艰难统治。>>  安王的威胁主要还是来自秦国。>>  上任的第二年就被秦国派武安君白起夺去两座城池。>>  转年秦的相国穰侯发兵攻打魏国,韩国派暴鸢率兵来援,被秦

春秋战国 第13节 赖账战争

  郑厉公姬突得了君位,马上就面临着如何兑现对宋的承诺。其实姬突一生也就忙了两件事,一是谋夺君位与兄弟互相杀伐;二是陷入了得到君位后兑现承诺的纷争和战争。没有姬突也许就没有郑的内乱,也就不会有郑国的直

春秋战国 第13节 受制于臣

  鲁宣公得了君位,但这君位不是正道来的,臣工们对他也就缺乏发自内心的尊敬。所以宣公失去的是人心,散失的是君权。从此鲁国国君走入了受制于人的尴尬境地。>>  再说姜氏夫人突然之间失去了两个儿子,到手的

春秋战国 第13节 道释养生

  老子在周游了山川,悟领了风土人情之后,回到宋国隐居在沛地(今江苏省沛县),自耕而食,自织而衣,过起了悠闲的田园生活。可是慕名求学问道者却相互传颂争相来访,一些年轻人虔心求教,老子又有选择地选了几个

春秋战国 第13节 终成霸业

>  庄王杀了夏征舒,查清了陈国的府库版图,灭了陈,把陈地变成了楚国的一个县。任命熊婴齐为陈公,留守陈地,陈国大夫辕颇等人,一律随军去郢都。楚周边的这些小诸侯国听说陈国被“消了号”,吓得都到楚国来朝贡

春秋战国 第2节 大明君魏斯

  魏文侯魏斯,是一个有胸怀、有抱负、有能力、有作为的君主。毫不逊色于史上任何一个名君,在本书所列的“十大明君”中居第二位。是他让魏国走入了强盛。>>  魏文侯在公元前446年继位,直到公元前403年

春秋战国 第3节 以静制动

  郑庄公是一个有做为的君主。甚至有人认为他应该名列“春秋五霸”行列。从他的作为看,做“五霸”候选人也有一定的道理。进入春秋时期,郑庄公是第一个不服天朝管的诸侯,也颇有作为地在诸侯中“横”了几十年,所

春秋战国 第14节 家事国事闹心事

  鲁成公继位时只有十三岁,本来公室制约力就弱,君主年龄再小,大权就更加旁落。国内的事无论大小实际都由季孙行父决断。>>  季孙行父召集众大臣聚于朝堂,对大臣们说:现在我们鲁国君幼国弱,治世必须律法分

春秋战国 第12节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郑昭公姬忽,也是一个素质不错的君主,可惜他的身下有那么几个同样优秀且不甘寂寞的弟弟,家变毁了昭公,内乱毁了郑国。>>  昭公继位,按当时的礼制要上报天子,下诏国人,横向通知各诸侯国。使者派出去了。

春秋战国 第12节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郑昭公姬忽,也是一个素质不错的君主,可惜他的身下有那么几个同样优秀且不甘寂寞的弟弟,家变毁了昭公,内乱毁了郑国。>>  昭公继位,按当时的礼制要上报天子,下诏国人,横向通知各诸侯国。使者派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