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3节 以静制动

Posted 春秋

篇首语: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3节 以静制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3节 以静制动

  郑庄公是一个有做为的君主。甚至有人认为他应该名列“春秋五霸”行列。从他的作为看,做“五霸”候选人也有一定的道理。进入春秋时期,郑庄公是第一个不服天朝管的诸侯,也颇有作为地在诸侯中“横”了几十年,所以本书排列列国时期“十大明君”他位居第十。> >    这个排名有点靠后,那是因为他的行为总是透着狡诈,反正不是属于大仁大义,光明正大的那一种。但这个排位笔者认为又较客观。因为比他名气大的多的吴王阖 闾、越王勾践、楚文王、秦昭襄王都没入列。为什么?总觉得“明”君不是“名”君。阖闾杀戮太重失仁,勾践杀功忘恩失明,楚文王纳外甥女为妾失德,秦昭襄王 杀白起失公。所以尽管本人所排列位次没有什么科学性和权威性,但还是应该有个标准。> >   本书认为明君的标准应该是:重贤用良,变革图强,开疆拓土,富国强兵,仁信爱民,宽容纳谏。> >   看看郑庄公的作为吧:> >   郑庄公不仅在爵位上承嗣了父荫,而且继续接班做周的卿士。武姜夫人看到老儿子无权无利,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对庄公说:你继承了父业,享地数百里,有位有名有利,可是你弟弟却只有共城那么一小块封地,你忍心吗?庄公回答很干脆:母亲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 >   武姜开价了,说能不能把制邑(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汜水镇)封给他呢?> >   庄公回答说:制邑地势特殊,离都城又近,我父亲有嘱咐,这个地方不能封给任何人,要由国君直接掌握。> >   武姜又开价了:制邑如果特殊,那京邑(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南)总该可以吧!> >   庄公看着母亲不说话。心里在说:您偏心也真够可以的,这么重要的地方您居然要做封地?> >   看庄公不吭声,武姜生气了。说这里如果你也不同意,你就干脆把他撵到国外去算了,让他在别的诸侯国自我谋生去。> >   庄公看母亲生气了,连忙说:孩儿不敢。躬身施礼离开了母亲。> >   第二天上朝,就要把京地封给弟弟。大夫祭仲(一个史上有名的精明政客)站出来阻止道:这不可以,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京地地广民众,紧邻都城,况且共叔是夫人的爱子,封在这么个大邑,这不是设了第二个郑君吗?到那时共叔仗着母后的宠爱,必生祸患。> >    庄公说:母命不可违,我也只能听从。就把京邑封给了弟弟共叔。共叔前来谢恩,然后到了母亲姜氏那里。姜氏让身边的人退了下去,私下对姬段说:你的兄长不 顾同胞之情,待你苛薄。今天的封赏是我再三请求他才勉强同意的,心里未必真心想给你。你到了京城,要整军备战,一旦有了机会我就会约你带兵偷袭,那时我做 内应,务必帮你夺了君位。如果你能坐在寤生的位子上,我就死而无憾了。> >   这母亲做的也真够可以的。> >   共叔姬段听了母 亲的嘱咐,就离开都城到京邑居住。从此国人又开始改口称他为京城太叔。因为京城离都城太近,辖地包括京城的西郊和北郊,两郊的地方官就来向姬段报到,太叔 对他们说:你们两个所掌握的土地,都是我的封地,从今以后,税要向我交,兵要听我调,不可违误。两个地方官知道太叔是国母的爱子,有嗣君位夺君权的可能, 又看他风采昂扬,人才出众,哪还敢说个不字,连忙答应:遵命!> >   太叔从此把这两个区域的适龄男丁都编入了军队,以狩猎为名进行军事训练。又带着自己训练的军队袭占了鄢(今河南省鄢陵县西北)和廪延(今河南省延津县北)。这两处的地方官逃到郑国向庄公把太叔领兵夺地的事做了报告。庄公只笑不说话。> >    一个官员怒不可遏,说道:姬段该杀。庄公看了看说话人,是上卿(是郑的执政核心班子成员)公子姬吕。庄公就问他:子封有什么高见?姬吕说:我听说:“人 臣无将,将则必诛”。现在太叔内挟母后之宠,外恃京城之固,日夜练兵备战,就是要谋夺君位。主公您如果想把大权交给他,就允许我去侍奉他。如果没这想法, 就允许我率军直入京城去抓捕太叔,以绝后患。> >   庄公心里已经知道姬吕是和自己一条心的可用之人,但嘴上却说:姬段毕竟是我的亲弟弟,我知道他有逆心,但他的表现还不明朗,怎么可以诛杀?况且他如果真想抢夺君位,做这种不仁不义的事就会失去民心,也持久不了。> >   姬吕坚持说:现在两处郊外都被他收用又夺了焉地和廪延,先君留下的土地怎么可以随意由他占地割据。> >   庄公笑了,说:姬段是我母亲的爱子,我的爱弟,我宁可失地,也不愿伤兄弟之情,悖逆母亲的心意!> >   姬吕坚持说:我所顾虑的不是失地,是失国。现在人心惶惶,看太叔的势力一天比一天大,都心怀观望。这样下去,都城也会民心不专。现在主公能容得了太叔,只怕日后太叔容不下主公,到那时你可是悔之晚矣!> >   庄公想了想说:你先不要妄加断言,让我再考虑考虑。> >   姬吕出去了,气愤地对大夫祭仲说:主公以家族私情而轻视社稷大计,实在堪忧啊!祭仲说:主公才智过人,对这事不会等闲视之,只是不便在众人面前坦露心迹而已。你是公族的贵族,如果私下去会见主公,他一定能和你说心里话。> >   姬吕按祭仲说的,直接入宫求见庄公,庄公说:你来找我有事吗?> >   姬吕说:主公能够嗣位并不是国母的本意,万一宫中和外权合谋,祸生变乱是随时的事,那时郑国就不是您的了。我为此事寝食不安,所以还是要来提醒您。> >   庄公说:这事难就难在国母身上。> >   姬吕说:主公没听说过周公当年诛杀管叔和蔡叔的事吗?“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请您早下决心。> >    庄公这才把自己的想法向姬吕和盘托出。庄公说:这事我已经想了很久了。姬段虽然反形已露,但是并没有实施。我在这个时候杀了他,母亲一定会出来阻挠,我 又不能违逆母亲,制裁姬段就会半途而废,还要遭人议论。我现在装糊涂,让他自以为得志,一天比一天骄横,在他有行动时再反制他,国人到那时就不会有人帮助 他了,母亲也就无话可说了。> >   姬吕由衷佩服说道:主公的远见臣不能及。我怕的是这么拖下去,他的势力越来越大就不好制服了。主公如果一定要在他有行动时再行动,那就应该设计个局,让他早点行动。早生变就比晚了强。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第3节 征战杀伐

  赵敬侯继位后,因为对叔叔的行为不满,也就没对武公进行谥封,所以武公做了十三年赵的国君,却没有得到谥号,在史书中,有的称他为武公,也有的称他为武侯。>>  赵敬侯赵章继了君位,但武公的儿子赵朝不服,

春秋战国 第3节 父夺子妻

  卫宣公姬晋继了位,尊石为国老,在卫世代为卿,也因为陈国帮了大忙,从此卫、陈两国关系很亲密。>>  可惜石怎么也没料到,姬晋也是个德行欠佳之君,对卫国来说,这次除掉州吁换了姬晋,顶多是“去了个孙悟空

春秋战国 第3节 假道伐虢

  晋国有两个邻国虞(今山西省平陆县北)和虢(guó,今山西省平陆县与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治所在今河南省陕县东李家窑),虢公的名字叫姬丑,骄狂好战,经常侵犯晋的南部边界,边关告急,献公想要伐虢,骊姬知

春秋战国 第3节 忠臣斗不过小人

  季札走了,给吴王僚提供了登台的机会。众大夫辅夷昧之子姬州吁继位,改名叫僚,是为吴王僚。>>  诸樊的儿子叫姬光,很善于用兵,吴王僚用他为大将,和楚军大战在长岸(今安徽当涂县西南长江沿岸)这个地方,

春秋战国 第3节 争的可耻,死的窝囊

  鲁桓公以不光彩的手段得了君位,也很窝囊地丢了性命。>>  桓公上任马上兑现诺言,用姬挥为太宰。>>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桓公和姬挥自以为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其实鲁国上下都知道这事,只是碍着

春秋战国 第3节 一个美女迷倒了三个坏男人

  楚文王熊赀继位后,把都城迁到了郢,这个时候,楚国日益强盛,灭了邓国,攻克了权国,逼服了随国,打败了郧国,会盟了绞国,奴役了息国,汉江以东的小国,都向楚国称臣纳贡。惟有蔡国仗着和齐国是联姻国,不买楚

魏忠贤为何被一纸诏书拿下 权力运行的秘密

天启七年(1627)八月,熹宗病死,临死前指定他的弟弟,十七岁的信王朱由检即位,在熹宗的张嫣皇后支持下,信王顺利登基,是为崇祯皇帝。崇祯皇帝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魏忠贤见崇祯对自己不冷不热,于是想投

魏忠贤为什么被一纸诏书拿下 权力运行的秘密

天启七年(1627)八月,熹宗病死,临死前指定他的弟弟,十七岁的信王朱由检即位,在熹宗的张嫣皇后支持下,信王顺利登基,是为崇祯皇帝。崇祯皇帝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魏忠贤见崇祯对自己不冷不热,于是想投

魏忠贤为什么被一纸诏书拿下 权力运行的秘密

天启七年(1627)八月,熹宗病死,临死前指定他的弟弟,十七岁的信王朱由检即位,在熹宗的张嫣皇后支持下,信王顺利登基,是为崇祯皇帝。崇祯皇帝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魏忠贤见崇祯对自己不冷不热,于是想投

第3节 百姓的反抗,博浪沙上一铁椎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金人十二,重各千石,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狼沙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