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22节 糖衣包裹的血腥

Posted 春秋

篇首语:敢说敢作敢为, 无怨无恨无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22节 糖衣包裹的血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22节 糖衣包裹的血腥

  朝吴怎么会说这么一番话呢?原来这个“埋璧拜祖”有个缘由:> >   原来当初共王的宠妾生了五个儿子。老大熊昭,就是楚康王;老二熊围, 就是楚灵王,称王后改名为熊虔;老三熊比;老四熊黑肱;最小的就是这个熊弃疾。共王当时选世子时犹豫不决,就祭祀神灵问卜,心里默念:请神在五人之中,帮 我选择一个贤德而有厚福的人继承我成为楚国社稷之主。> >   他把这祈祷之词写在玉璧上埋在了太庙的正庭之中,暗中做了个记号。就让五个儿子 斋戒沐浴三天后,于五更天进太庙,依次拜谒祖宗,然后检看拜者所跪之处正对暗记的,就是神选的继承人。熊昭先进了太庙,跪拜时跨过了埋璧处,在璧前下拜; 熊围进来,手和肘触及到了埋璧处;老三,老四离的就远了。当时熊弃疾年龄还小,是母亲抱着进来的,正好跪在埋璧的璧纽上。共王心里知道神在保佑熊弃疾,就 对他宠爱有加。> >   但共王去世时,熊弃疾年龄还小,所以先立了康王。但楚国大夫都知道“埋璧拜祖”这件事,也就都知道神佑护弃疾做楚王的事。今天朝吴一番话,熊弃疾怕传出去被灵王猜忌,所以才假装愤怒赶走了他。> >   朝吴回到城中,说了熊弃疾的话,世子姬有说:国君死于社稷,这是正道正理,我虽然没能主政继位,但我奉命摄位守国,就要和社稷共存亡,怎么可以向仇人卑躬屈膝形同奴隶呢?> >   于是上下同心,拼命死守,从夏季四月被围,直到冬十一月楚军也攻不进城去。姬归生却因为积劳成疾卧病不起,城中粮食吃光了,饿死的人不计其数,守城的也疲劳困顿至极,没有力量迎敌。楚军总攻开始,很快爬上了城墙,都城被攻破了。> >   世子姬有端坐城楼束手就擒。熊弃疾进了城,抚慰居民,清理库府,整顿秩序。把世子姬有押上囚车和蔡洧一起解赴楚国都城向灵王报捷。朝吴受到优待,留在了熊弃疾身边。> >   这一年是公元前531年。> >   灵王在郢都梦到有位神人来拜访他,自称是九冈山之神,对灵王说:你如果能祭我,我可以让你得到天下。> >   灵王睡醒了大喜,就下令摆驾九冈山,恰好熊弃疾的捷报到了,他就想用蔡的世子姬有做牺牲来祭神。申无宇进谏说:当年宋襄公用君在次雌祭社,诸侯从此离心叛志,大王不可以重复旧辙。> >   灵王说:这是罪人之子,叛逆之后,怎么可以和诸侯作比,不过等同于六畜罢了。> >   申无宇退出朝堂私下对别人说:大王虐待诸侯过甚,不会有善终啊!第二天就向灵王请辞,告老归田。> >   蔡洧知道世子被杀,悲泣了三天,灵王感念他的忠贞就放了他而且录用为官。> >    蔡洧的父亲是被灵王杀害的,他早就有为父复仇之志,等到灵王用世子姬有祭神之后,更加深了对灵王的仇恨。为了祸害灵王,他给灵王出了个馊主意说:诸侯之 所以和晋亲而和楚远,就是因为地理条件的上晋近而楚远,现在大王您已经得了陈、蔡之地,与中原完全接合。如果我们在陈蔡建起高墙大城,然后以千乘战车镇守 在那里,中原诸侯还敢有不服的吗?然后我们先征吴越,制服东南,以这个基础再图谋西北,还愁周的天下不为楚所有吗?> >   灵王的特点就是好 大喜功,当然愿意听这话,从此蔡洧也一天比一天得宠。灵王用蔡洧的“高招”,以陈、蔡的都城为基础,高筑墙,广增城,耗费了无数民力,也自然积累了无数的 民怨。又任用熊弃疾为蔡公,以表彰他的征蔡之功。还新建了东西两个不羹城,占住入楚要道,从此自以为天下之强莫过于楚,指望有一天尽得周朝天下。古时的人 都信神,灵王就让太史占卜,什么时候才能真正代周为王。太史不知道他什么意图,就问:大王您已经为王了,怎么还要问什么时候称王呢?> >   灵王说:楚、周并立,怎么能叫真王呢?真王就要拥有周的全部土地、城邑和人民。> >   太史开始占卜,龟板加热后龟裂碎掉了。太史报告:您所要占卜的事不成。> >   灵王生气了,把龟板扔在地上,扬臂对天大呼:天哪!天哪!区区天下你不肯给我,那让我熊虔出生干什么?> >   蔡洧在一旁乘机说:大王不必着急,事在人为,楚国的将来在大王怎么做,怎么能是一堆龟骨所能知道的?灵王这才转怒为喜。> >    灵王这些年,也不是折腾的一点成果没有。灭了陈国和蔡国的同时,又把六个小国迁到了荆山一带。这六个小国是:许、胡、沈、申、房、道。以致于百姓流离失 所,一片怨言骂声。灵王也从此自以为天下唾手可得,日夜宴乐在章华之台。甚至要派人到周王室去征用代表天下九州的九鼎作为楚国的镇国之宝。> >   右尹郑丹说:现在齐和晋还很强大,吴国和越国还没臣服,周虽然惧怕楚国,但恐怕诸侯不服。> >   灵王愤愤地说:我怎么会忘记呢?前一时期在申地会盟时,赦了徐君之罪,他积极和我们一同伐吴,但旋即就又依附于吴,我这次要先伐徐,然后再伐吴,那时长江以东就都是楚国的天下,周天子的领地我就有了一半了。> >   灵王还真是说干就干。留和蔡洧辅佐世子熊禄守国,起大兵向东,先狩猎在州来(今安徽省凤台县),之后派司马率领兵车三百乘伐徐国,围了徐国都城,灵王率领大军驻扎在乾溪(今安徽省亳州市东南)。在战略上备援伐徐大军。> >    到了冬月,下了一场大雪,雪厚三尺多深。天一冷,灵王想起了秦国所献的两份礼品,一件叫“复陶裘”(可以防雨雾的羽衣),一件叫“翠羽被”,当然都是御 寒佳品。灵王就让取来用,侍从把衣被拿了上来,灵王穿上裘服,披上羽被,头戴皮冠,足穿貂皮靴,拎着紫丝鞭,走出帐外看雪。> >   右尹郑丹前来晋见,灵王除去冠被,和他站在那说话,只站了一会,就说道:太冷了!> >   郑丹借机说道:大王穿着裘服貂靴,住在虎皮帐房里还觉得天冷难耐,那我们的士兵呢?他们单衣踝脚,顶兜穿甲,手执寒冷的兵器站在寒风之中,他们会怎么想呢?大王应该率兵回国都,并召回伐徐的军队,等明年春天天气和暖了再举兵征进。这样才不至于劳苦军卒,产生怨恨。> >   灵王说:你说的对。但是自从我用兵以来,攻必克,战必胜,司马率大军伐小徐,早就应该有捷报了!> >    郑丹解释说:徐国和陈国、蔡国都不一样,陈和蔡邻近楚国,但徐国在楚的东北相距遥远,更主要的是有吴国做他的靠山,所以他知道我们远途攻击不能持久,吴 国又可以支援他。而我们战线太长,后勤难保障,天气寒冷,士兵单衣御寒怎么能有斗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都带兵在外,国内一旦有什么变故,这里军卒再苦寒 离心,那就内外交困很危险了。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第34节 血腥的争斗

  第二年,栾灶去世,他的儿子栾施继为大夫,和高虿同秉国政。高虿妒忌高厚的儿子高止,就耍弄权术把高止流放到北燕。高止的儿子高竖,占据卢邑(今山东省长清县西南五十里)反叛,景公派大夫闾邱婴率军围了卢邑。

春秋战国 第22节 报恩

  伍员让孙武从水路先走,自己从陆路经过历阳山回吴,想找到东皋公去报恩,但原来的房舍都已经不在了。再派人去龙洞山访皇甫讷,也找不到踪迹。伍员感叹地说:真是高士呀!就在故地跪拜了一番走了。>>  到了昭

春秋战国 第22节 悲惨结局

  桓公一生有三个夫人,分别叫做王姬,徐姬,蔡姬,都没生儿子。王姬、徐姬去世早,蔡姬退回蔡国去了。桓公好色是出了名的,姬、妾很多,较为得宠又和夫人地位相当的有六个,叫做如夫人。她们各给齐桓公生了一个儿

春秋战国 第22节 “合纵”的泡沫

>  苏秦实施“合纵”战略构想的下一个争取目标是韩国。>>  他来到韩国见到了韩侯,苏秦为他分析了天下大势。说:韩国的北面有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成皋(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西,原名虎牢)这样坚固

春秋战国 第16节 商鞅变法

  商鞅,伟大的政治改革家,列国“十大名相”的第三人,以其血腥但富有成效的改革,既留下了美名,又留下了骂名。他和秦孝公这个难得的明君一起变法图强,成为对中国封建社会建设和延续最有贡献的人之一。>>  

春秋战国 第19节 掩耳盗铃

  楚灵王登上君位,靠血腥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他任命为令尹,郑丹为右尹(和左尹同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最高军政长官令尹的副手),伍举为左尹,斗成然为郊尹(春秋时楚国设置的治理郊区的官吏)。当时的太宰

春秋战国 第28节 抉择

  晋灵公姬夷皋出场了。这是一个无能又贪玩的主。他的开局就不寻常。>>  襄公去世的第二天,群臣就要扶太子即位。>>  赵盾有他独到的想法,他对大臣们说:国家多事之际,又有秦、翟的仇视,不应该扶立幼主

春秋战国 第4节 亮剑

  燕昭王,有亡国的切肤之痛,所以终其一生都在发愤图强,复仇雪恨。>>  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做到了!>>  昭王上任后,用老师郭隗为相国。>>  当时赵武灵王对齐吞并燕国很气恼,派大将乐职到韩国迎回了

春秋战国 第3节 以静制动

  郑庄公是一个有做为的君主。甚至有人认为他应该名列“春秋五霸”行列。从他的作为看,做“五霸”候选人也有一定的道理。进入春秋时期,郑庄公是第一个不服天朝管的诸侯,也颇有作为地在诸侯中“横”了几十年,所

春秋战国 第27节 劫后复兴

  在昭王的治理下楚国政治清明、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安定。从这样一个故事可以看出当时楚国的政风政气。>>  石奢是楚昭王的宰相,他坚毅正直,廉洁公正,不阿谀奉承,不讨好权贵。一次他出行到郡县视察,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