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4节 亮剑

Posted 春秋

篇首语: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4节 亮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4节 亮剑

  燕昭王,有亡国的切肤之痛,所以终其一生都在发愤图强,复仇雪恨。> >   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做到了!> >   昭王上任后,用老师郭隗为相国。> >   当时赵武灵王对齐吞并燕国很气恼,派大将乐职到韩国迎回了姬职,想立他为燕王,在听说太子姬平已被立为昭王以后,就没再动作。> >   郭隗以昭王的名义向燕的各地发了文告,各地已经降齐的,又纷纷叛齐,连在燕的都城的匡章都无法安宁,他只好带兵回齐。> >   昭王回了蓟都,重修宗庙社稷,开始寻求强国之路。> >   强国之要在治政,治政之要在人才。> >   昭王对相国郭槐说:先王之耻让我夜不安席。如果能得兴燕的大贤,能为我报了齐国之仇,我愿意和他共享燕国。请先生刻意为我选贤。> >    郭隗给昭王讲了个故事:古代有一位贤德君王,想以千金求购千里马,让涓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去买马。涓人在半路,看到一伙人围着一匹死马在叹息, 就问他们为什么?这些人说:这是一匹千里马,活着的时候能日行千里,现在死了,让人可惜!涓人就花五百金买了这马的尸体。运回到国都时,已经腐烂的只剩了 骨头。涓人把马骨头奉给君主,君王大怒。说你花五百金就给我买回一堆马骨头,浪费了这么多钱。我要一堆马骨头有什么用?涓人看君主生气了,不慌不忙地说: 我所以用五百金买这堆骨头,是因为它是千里马的骨头。您若能对千里马的骨头都能像对千里马那样重视,这事必然很快传开,大家就会认为:一堆千里马的骨头你 都能舍得花这么多的钱,那活马呢?你不是更不惜重金了吗?那就不是我一个人在给你找千里马,而是一群人在帮你找千里马,还怕得不到好马吗?果然,不到一年 时间,君主得到了三匹千里马。现在大王要得天下贤士,为什么不把我当成马骨。那时比我贤能的,不就自然到您面前待价而沽了吗?> >   昭王明 白了郭隗的意思。特意为郭隗造了一座宫,以弟子的礼数听郭隗讲课释理,并对郭隗亲自供奉饮食,表现得十分恭敬。又在易河边建了一座高台,把黄金摆在台上, 昭示天下求贤若渴不惜重金。给台子取名叫招贤台,民间又叫它黄金台。(李白的诗“何人更扫黄金台”就是指此台)> >   从此燕王求才好士的名声远播天下,剧辛从赵来燕、苏代从周地又返回燕国,邹衍从齐地奔来燕国,屈景弃卫国投奔燕国,昭王都用为客卿,共谋国事。> >   昭王继位后,日夜都在想着向齐国复仇。为了得到民心,他抚恤孤寡,尊老爱幼,吊死助伤。和士兵共甘苦,与贤士共策谋,一时之间各国的能人贤士云集燕国。> >   引进人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心诚,必有收获。这不,昭王引来了一个享誉千古的大英雄,他就是乐毅。> >    乐毅,就是那个为魏文侯攻灭了中山国的乐羊的子孙。乐羊攻占中山后,魏文侯把灵寿封给了乐羊。乐羊死后,安葬在了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西北故城,战国时 是中山国都城),这以后他的子孙就定居在这里。(以后中山国又得以复国,公元前296年又为赵所灭,乐氏成了赵的臣民)。> >   乐毅从小爱 好军事,本人又很贤明通达,聪明好学。到赵武灵王发生沙丘之乱时,他就离开赵国去了魏国。得知燕昭王立志复仇在招揽贤才,就来到了燕国。昭王很礼貌地接待 了他,两人谈论起兵机和天下的大事,乐毅分析的有条有理,昭王十分喜欢他,就用他做了亚卿(相当于常务副总理)。> >   这个时候,齐王号 称小霸,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可后来他就骄狂自满了,臣下离心,百姓积怨。昭王就向乐毅征询伐齐的事。乐毅说:齐国是由齐桓公创下的根基,地广人 多,以燕国的实力,单独进攻它恐怕力不从心。大王如果一定要打败他复仇,必须联合赵国、魏国和秦国。> >   昭王派乐毅和赵惠文王订立了盟约,另派使者联络魏国和韩国,又让赵国出面,用攻打齐国的好处诱劝秦国。当时各国不是受过齐王的气就是受过他的骗,都争着“合纵”伐齐。> >   乐毅回国后,综合了各国的情况,认为伐齐的时机成熟了。昭王动员了全国的军队,命乐毅为上将军,各国也公推乐毅为大将。赵惠文王甚至把相国的大印给了乐毅。乐毅统帅赵、秦、韩、魏、燕五国联军进攻齐国,进入了他人生成就的最辉煌时期。> >   看看联军的各位“司令员”,你就知道联军有多强了。乐毅,联军总司令兼燕军司令员。秦军司令员:白起;赵军司令员:廉颇;魏军司令员:晋鄙;韩军司令员:暴鸢。全是名角。> >    联军在乐毅的率领下杀奔齐国,齐王亲自率领齐军和联军在济水以西展开会战。乐毅身先士卒,其他四国兵将无不奋勇争先,杀得齐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齐 国统兵大将韩聂被乐毅的弟弟乐乘所杀。王大败,逃回了临淄,连夜派人向楚求救。答应楚国如能解齐之危,把淮北之地送给楚国。王一面派使者救援,一面登 城巡守。> >   联军当中秦、赵、魏、韩的军队边进攻边劫掠,边抢地盘。惟有燕军,什么眼前的便宜都不要,长驱直入,直扑临淄。> >    燕军一到城下,王沉不住气了,吓的带了数十个文武官员打开北门跑了。乐毅带领燕军轻易地拿下了临淄城。破城之后,燕军先收缴了齐国国库中的所有金帛玉器 等财宝,里面也有齐从燕国掠夺的宝物。乐毅派人把这些东西先送回燕国,昭侯亲自在济水边犒赏三军。昭王封乐毅以昌国(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南昌城村)为采邑, 封号昌国君。> >   攻下临淄后,昭王回了国,留乐毅带领燕军继续在齐征战,在五年时间里,乐毅率军攻下了齐国七十一座城池。又都把它变成了燕的属地,派了官员治理。齐国在当时只剩下莒州和即墨还没有沦陷,其他地方几乎全被联军瓜分了。> >   骄傲、骄狂、骄横,给齐国带来了灭顶之灾,也给王引来了杀身之祸。> >   乐毅不仅重视军事进攻,而且很重视修明政治。在占领区内废除苛刑,减轻百姓赋役,又给齐桓公和管仲立祠行祭,访贫问苦,拜求隐士,这让齐国百姓很高兴。> >   按乐毅的想法,齐只剩下了莒州、即墨,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先行以德政收服了齐民之心,两座城池早晚是燕的。就是这一念之差,让齐死灰复燃,让燕功亏一篑。>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第4节 伍员的流亡生活

>  伍员,名员,字子胥。本书中“十大名相”位列第六。一个智慧、忠直、倔强、意志坚定的政治家。>>  伍员的父亲叫伍奢,伍员的哥哥叫伍尚,他的祖先叫伍举,伍举在楚国是个名臣,善于直言进谏,很有声望。>

春秋战国 第4节 掘地见母

  庄公回到国都,不见了母亲,忽然良心发现自己不该这么做,“子不言母过”,这事处理的实在欠缺宽容。叹了口气说:我不得已逼的弟弟自杀身亡,怎么又忍心母亲离宫寡居,这不是有丧天良吗?>>  这时有一个人出

春秋战国 第4节 自命不凡

  宋襄公,在位期间无时不想争霸,却因争霸闹了不少的笑话;他很想为自己树立个仁德的形象,却为图虚名吃了不少的亏。>>  他继位后,任命自己的庶弟子目夷为相国,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宋襄公继了君位

春秋战国 第4节 左右为难

  鲁庄公的父母都不是正派人,但却生了个仁德贤孝的儿子,他带领鲁国君臣轰轰烈烈地把鲁国推向了高峰期。>>  公元前693年,鲁庄公嗣位。他重用申、颛孙生、姬溺、姬偃、曹沫、施伯这一班贤才良将,又用庶兄

春秋战国 第4节 兄妹之恋

  齐襄公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人长的很帅,但在历史长剧中扮演的却是个“丑角”。这位公子哥从一登上君侯宝座,直到命丧黄泉,演义了一连串荒唐的故事。>>  前面介绍宣姜的时候说了,卫惠公姬朔杀了两个哥哥谋了

春秋战国 第4节 屡败屡战

  韩宣惠王接了班,没能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政治上也处于左右摇摆的状态。今天苏秦这伙大忽悠来游说说应该“合纵”就跟着“合纵”,明天张仪这个大忽悠来游说说应该“连横”,就跟着“连横”,便宜没占着,亏没少

春秋战国 第4节 申生之死

  晋献公成功地兼并了虞、虢两国,上下都很高兴。可是骊姬害申生的目的还没达到,心中不乐。就又与铁杆情夫优施暗地里商量。他们顾忌里克是申生的同党,里克又立了战功,位高权重,怕以自己的力量斗不过他。>> 

春秋战国 第4节 正偏宽下

  文侯考虑到中山离魏较远,必须有亲信在那镇守才放心,就封世子魏击为中山君。世子领命出朝,遇到田子方乘车而来,就下车站在道旁以示恭敬。哪知田子方驾车而过就像没看到太子一样。太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挑战,就让

春秋战国 第4节 名相掌政

  斗谷於菟的爷爷叫斗若敖,娶郧国国君的女儿生了斗伯比。斗若敖死的早,当时斗伯比年龄小,和母亲生活在郧国姥姥家,来来往往地在宫里很讨郧君夫人的喜欢。郧夫人有个女儿和斗伯比是表兄妹,从小就在一起玩,长大

第4节 巴蜀寡妇清,秦始皇的偶像

  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史记·货殖列传》。>  在秦始皇叱咤风云的一生中,女人既起了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