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27节 立志复仇

Posted 春秋

篇首语: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27节 立志复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27节 立志复仇

  夫差接了爷爷的班,又忙着确定自己的接班人,怕的是在自己身后再发生争位的血杀。立自己的儿子姬友为太子。> >   夫差刚继位时,面临着爷爷被越兵杀死的国恨家仇,还是很理智,很勤勉的,头脑发热那是以后的事。> >   为了不忘仇恨,他选十个侍从轮番站在庭中,自己每次出入庭门,都要大声呼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祖父了吗?> >   夫差立刻眼含热泪答道:没有,不敢忘!> >   以此激励自己复仇之志。> >   又派伍子胥、伯在太湖训练水师,还在灵岩山设立射棚训练弓箭手。只等三年守丧期满便兴兵向越复仇。> >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丧期守制期满,在家族宗庙祭告先人,然后发兵伐越。> >   选派伍子胥为大将,伯为副将,从太湖出发由水路攻越。> >   越王勾践知道此战的后果是什么,召集群臣商量怎么办。> >   勾践的手下有两个能臣,一个范蠡,一个文种。范蠡精于军务,文种精于政务。此二人中范蠡就是本书中所列“列国十奇”的“奇智”。文种则在本书“十大名相”中排位第四。又两个英雄人物出场了!> >   这时范蠡出主意说:吴国是耻于国君被我们杀死,这次下了狠心来复仇。又加上已经有目的地备战了三年,可以说是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我们不可以和他硬碰。应该收拢军队聚守要塞,以守为上。> >   文种也说:以我的不成熟想法,不如写书谢罪,请求讲和,等哄的吴国退兵然后再慢慢找机会。> >   勾践说:你们两位一个说要守,一个说要和,我认为都不是上策。吴国和越国,是世代积累下来的仇恨,他来伐我,我不应战,是向敌人示弱,他就会更猖狂,结果就会求和不成,求战不得。不如挫挫他的锐气,然后是守是和都会容易的多。> >   当时越国地广人稀,没有多少兵员。就把能上阵的都拉上来,共有三万人。迎战吴军在椒山下。> >    第一次交兵,吴军稍微吃了点亏,被杀伤约一百多人。勾践一看胜了,就贪了小便宜,不听部下劝谏领兵全力追击。追出去几里地,正遇到夫差的大军,两边就在 水上列阵。夫差站立船头,亲自击鼓鼓舞士气,将士勇气十倍。忽然北风狂刮,波涛汹涌。子胥、伯各自乘坐大船顺风扬帆冲杀过来,前面强弓劲弩,箭像飞蝗一 样射了过来。越军迎风拒敌,箭不能发挥作用,而对方风助箭势,箭借风威,越兵本来就船小兵少,哪经得起吴兵的冲击,大败溃逃。吴军兵分三路追杀,越将灵姑 浮船翻了溺水战死,胥犴中箭身亡,吴军乘势追杀,就像狼群撵羊群,越兵死伤无数。> >   勾践跑到固城自保,吴军围城水泄不通,就断了城里的水源,夫差很高兴,自言自语地说:不出十天,越兵就是渴也渴死了,这固城就会成为糠城,不攻自破。> >   哪知道这城内有座小山,山顶上有个泉叫灵泉,泉内有种鱼叫嘉鱼。勾践就叫人取嘉鱼数百头派人送给吴王。潜台词就是你断了我的城外水源没有用,我城内有水源,不仅可以解决吃住问题,还可以养鱼呢?吴王看见鱼也很吃惊,就断了速胜的念头。> >   勾践留范蠡守城,自己领着残兵败将跑到会稽山,一点兵,只剩下五千多人。> >   勾践可是愁坏了。对部下说:从先君到我,三十多年不曾有这样的败仗。后悔呀!当初要是听了范大夫或文大夫的话,怎么会有今天呢?> >   吴军攻城十分地勇猛,子胥在城右设营,伯在城左设营,范蠡向勾践告急一天派了三次求援使者,越王是越打越怕,越想越怕,文种献计说:事情紧急,现在求和停战还来得及。> >   勾践就问:那吴王要是不答应怎么办?> >    文种说:吴国的太宰伯,是个贪财好色的家伙,又忌贤妒能。这样的人和伍子胥这种刚直的人,一定是面和心不和。吴王现在有点畏惧伍子胥,就和伯比较亲 近。如果我们暗中到伯那里结他欢心,私下定成和约,太宰和吴王一说,吴王就会同意,等伍子胥知道了想制止他来不及了。> >   勾践说:依你看,用什么去行贿效果能好?> >   文种说:军旅中缺的,首选女色。如果以美女献上,假如天不亡越,伯就应该成为我们自救的“工具”。> >   勾践连夜派人到都城,让夫人选宫中年青貌美的女子八人,重新“包装”,个个娇滴妖艳。又加上白璧二十双,黄金千镒(yì),夜深了派文种带着这些东西去面见伯。> >    文种到了左营说要见太宰,伯当然不想见。但一听说有礼物,就让进来了。伯居于正坐牛气冲天,文种跪在地上低声奴颜。文种说:我们的君王勾践,毕竟年 幼无知,还不会处理国家大事这才犯下如此大错。现在已经是悔恨交集,愿意举全国之君民请为吴国之臣属,但又怕吴王记恨旧仇不肯相容。知道太宰您不仅功德昭 彰,而且对外是吴国的柱石,对内是吴王的腹心。所以派我来辕门叩首,托您多在吴王面前周旋美言,能同意我们越王的请和请求。这次带了点小礼物,事成之后, 越国就是您的财宝库,越国有什么,您就可以享用什么。> >   下面的人把礼单呈上,伯看完心里已经收了,表面上还要装模作样:越国被灭就是马上的事,打败了越王,越国的一切都是吴国的,你这点东西就想收买我吗?> >    文种回答道:越兵虽然败了,但保卫会稽的还有五千精兵可以一战。即使打不赢,我们如果烧了国库,吴国还能得到什么呢?那时我们效仿楚昭王投身他国,人怎 么能让你们得到呢?人和财都没了,你们占据了越国又有什么用。况且即使吴国得到了东西,也都是吴王的,您又能得到多少呢?不如帮越国讲和,我们的君王名义 是委身于吴王,实际还不是听您太宰的召唤,每年春秋献贡品,先到您的府上由您挑,然后才去王宫给吴王用,这样就等于太宰一个人包揽了越国的利益,别人能得 到这些吗?况且越军也不是失去了战斗力,真的拼起命来,谁胜谁负也是很难说的。> >   这一席话说到伯心里去了,开始露了笑容。文种又指着礼单所开的八个美人说:这八个人,都是从越王的宫里选的。如果在民间还有比她们美丽的,越王只要能还国,自然会竭力搜求,以供太宰享用。> >   伯这回就不是由矜转笑了,而是站了起来。说:大夫不去右营而来左营,就说明你们知道我有不乘人之危的美德。明天我会努力地说服吴王。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第44节 马陵道孙膑复仇

  齐宣王一上任,就给田忌和孙膑松了“绑”,重新召回任职。>>  这个时候,韩、赵合谋伐魏没等动手就被魏知道了,庞涓带兵先行伐韩,韩宣王派人向齐求救。>>  齐宣王召集群臣,问大家:韩国受到魏国的征伐

春秋战国 第27节 劫后复兴

  在昭王的治理下楚国政治清明、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安定。从这样一个故事可以看出当时楚国的政风政气。>>  石奢是楚昭王的宰相,他坚毅正直,廉洁公正,不阿谀奉承,不讨好权贵。一次他出行到郡县视察,在路上

春秋战国 第27节 维系霸业

  晋文公去世后,许、蔡这两个诸侯国立刻就变了脸,又投靠了晋国的劲敌楚国。>>  晋襄公任命阳处父为大将,帅师伐许,伐许必须经过蔡国,自然也就触动了蔡国。楚成王接到许、蔡两国的求救,立即派斗勃和成大心

春秋战国 第27节 如愿以偿

  齐惠公是当年争君位没得位,现在不想做了又送上了门。这就叫“争者不足,让者有余”。>>  到了惠公继位。齐桓公的六个如夫人生的六个儿子,除了公子雍胆子小,也知道轮不上跑到秦国去了。后来楚国给他打下了

春秋战国 第27节 远交近攻

  秦昭襄王于公元前307年嗣了王位。这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王。如果说是秦穆公奠定了秦国走向帝王大业的基础,那么秦孝公是完成了这个准备,而昭襄王是实现了这个过渡,最后始皇嬴政走到了终点。>>  秦昭襄王

春秋战国 第4节 亮剑

  燕昭王,有亡国的切肤之痛,所以终其一生都在发愤图强,复仇雪恨。>>  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做到了!>>  昭王上任后,用老师郭隗为相国。>>  当时赵武灵王对齐吞并燕国很气恼,派大将乐职到韩国迎回了

春秋战国 第23节 功成身退

  阖闾胜了楚,却败于秦,平了内乱,回到吴宫对破楚之功论功行赏。>>  阖闾因为孙武破楚首功要用他为相国,但孙武已从这次伐楚中看清了阖闾的为人,立志激流勇退不在朝为官,所以无论阖闾怎么求、怎么留、怎么

春秋战国 第25节 父债子还

  平王没了,费无忌死了,已经身为吴相的伍员仇恨却没有消减,他决心复仇到底父债子还,昭王因此就遭了罪了。>>  伍子胥帮助公子姬光杀了吴王僚,夺了王位,这个吴国阖闾可不是等闲之辈,志在和楚国争霸,又经

秦武公东征复仇记

古往今来,秦作为中国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广为历史学家注意。关注的焦点不外乎:春秋时代秦穆公称霸西戎、战国时代秦因商鞅变法骤强、以及秦始皇统一天下、秦帝国的迅速强大与崩溃。  罗马

春秋战国 第28节 抉择

  晋灵公姬夷皋出场了。这是一个无能又贪玩的主。他的开局就不寻常。>>  襄公去世的第二天,群臣就要扶太子即位。>>  赵盾有他独到的想法,他对大臣们说:国家多事之际,又有秦、翟的仇视,不应该扶立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