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23节 老吕家的战争
Posted 太子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23节 老吕家的战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23节 老吕家的战争
当天晚上,那个小内侍从洞子钻进桓公寝室,看到寝室的堂柱下躺着一具尸体,慌忙跑出来报告,对易牙、竖貂说:主公已经撞堂柱自尽了!> > 这两个坏家伙不信,让内侍拆开墙进来一看是个女人的尸体,大吃一惊。内侍中有认识的,说这不是晏蛾儿吗?再看桓公的卧床上,两扇窗(gé),一袭女衣,掩盖着无声无息,无知无觉,不言不语,不怒不威的齐桓公。呜呼哀哉!> > 竖貂就张罗发丧的事。易牙说:不急,不急,一定先定君位后发丧,防止诸位公子争位。> > 两人来到长卫姬宫中对长卫姬说:主公已经去逝了。按长幼顺序,应当立夫人的儿子为君。但是先君在的时候,曾经把公子昭嘱托给宋襄公,要立他为太子,大夫 中也有不少人知道这事。大夫们如果知道先君去逝了,就会立太子昭为君,现在的情况,不如乘着夜黑,神不知鬼不觉地杀了太子,然后拥立长公子嗣位,大事就成 了。> > 长卫姬说:我一个女流之辈,主持大事还得靠你们,你们好自为之。有了这个默许,易牙、竖貂率领着数百宫中甲士,就来包围东宫想擒杀世子。> > 吕昭这时在干什么?> > 吕昭想进宫看望父亲,进不去。正闷闷不乐地在灯下独坐郁闷着呢,恍恍惚惚当中睡着了。似梦非梦地看到一个女人前来告诉他:太子还不快走,再不走祸事就要到了。我是晏蛾儿,是先君让我来告诉你赶紧逃命。> > 他刚想问个究竟,被这妇人推了一把,就像坠进了万丈深渊。忽然惊醒却不见了那个妇人,这梦很奇怪。犹疑中他招呼侍从,也来不及整车备马,打着灯笼步行跑 到了上卿高虎的家,叫开了门把这梦对高虎一说,高虎说:主公已经病了半个月了,因为奸臣设阻,内外信息不通,世子的梦凶多吉少。你梦中梦到晏蛾儿口称先 君,想必是先君已经去世了。我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太子应该远逃境外,防止发生意外。> > 太子昭人忙无智,就问高虎:哪里可以安身呢?> > 高虎说:主公曾经把你继位的大事嘱托给宋襄公,你应该去宋国,宋公必然能帮助你。我在国内给你做内应,正好我的门下下士崔夭掌管都成东门的钥匙,我让他把门打开,你赶紧连夜出城。> > 正在商量中,门人来报告,宫中的兵甲已经围了东宫,听到这个报告,吓得吕昭面如土色。高虎马上让他换了便装就像个平头百姓,派心腹之人跟随着到了东门,让崔夭开门放了吕昭出城。> > 崔夭说:主公存亡我们还不知道,私放太子出城那就是死罪。太子如果没有侍从又不嫌弃我,我愿意和你一起逃命。> > 太子吕昭高兴地说:你如果愿意,那是我最需要的了。> > 崔夭开了城门,就用崔夭的随身车仗,让世子登车,自己驾车,急急忙忙地奔宋国逃去。> > 这边易牙、竖貂领着宫中甲士围了东宫搜寻不到吕昭,看看已经四更天了,易牙说:我们擅自围了东宫,就是要出其不意,如果拖到天亮被人知觉,吕昭先上了朝堂我们就被动了。不如回宫先拥立长子继位,看看大夫们的态度,然后再走下步棋。> > 竖貂说:我也是这么想的。> > 两个收兵回朝,还没进门,就看到朝门已经大开,百官纷纷聚集。正是高氏、国氏、管氏、鲍氏、陈氏、隰氏、南郭氏、北郭氏、闾邱氏这一班贵族的子孙臣工,这些人听说易牙、竖貂两人带甲士出宫,就知道宫中有变,都到朝房来打探消息,而且宫中也已经传出了桓公逝去的消息。> > 等到又听说东宫被围,都知道是奸臣作乱。太子是先君所立,自然是这班朝臣的拥护对象,这些人三三两两找知心的正私下议论怎么去救太子,这时易牙、竖貂两个领兵回来了。众官员一拥而上,七嘴八舌,都问太子哪去了?> > 易牙的坏主意最多,回答说:世子无诡,现在就在宫中。> > 众人说:无诡并没有受册封,他就不是我们的君上,还我们的太子昭来!> > 竖貂仗着剑咋咋呼呼地叫道:公子昭已经被驱逐了,这是先君的临终遗命,立长子无诡为君,这也是先君的遗命,有不服先君遗命的,就地正法。> > 众人七嘴八舌一顿乱骂:你们这些奸佞小人,诈称遗诏,擅定废止,你若敢立无诡为君,我们誓不为臣!> > 管仲的儿子、大夫管平挺身而出说道:今天我们就先打死这两个奸臣,除去祸根,然后再商量别的事。说完拿着手里的牙笏(hù)照着竖貂的面门就打。竖貂就 急忙用剑招架。易牙大声喝道:众位甲士,平时养你们做什么用的?到了这个时候还不动手!数百甲士各执着兵器把众官员一顿乱砍,大臣们手中没有兵器,被甲士 杀死的能有十分之三,带伤的很多,纷纷逃出宫去。> > 易牙、竖貂两人杀散了百官,天就已经大亮了。两位去宫中请出公子吕无诡到朝堂继位。内侍击鼓鸣钟,甲士两边站立,阶下跪拜称贺行君臣大礼的只有易牙、竖貂两个人,无诡是又羞愧又气恼。> > 易牙启奏说:大丧未发,群臣还不知道先主已经过世。必须召高氏、国氏二老入朝,让他们去号召百官,才好服众。无诡就派人去召见国懿仲、高虎。> > 这两位是周天子御命的监国大臣,世代在齐为上卿。二老听到召见的朝命,知道齐侯已经死了,就披麻戴孝入朝奔丧。易牙、竖貂这两人,急忙迎出门外,说今天是新君御殿,两位老大夫要行朝拜之礼。> > 国、高二老回答说:先君还没安葬就先拜新君,这不合礼的规矩。说完就在朝门外向空中遥拜,大哭了一场,转身走了。> > 吕无诡这个名誉上的国君,面对如此局面是伤透了脑筋,就对这两个奸贼说:大丧还没殡殓,群臣又不服,这可怎么办?> > 竖貂说:现在的事,就像与虎搏斗,有力量有胆量的胜,主公你只要身在正殿,臣等甲兵在握,众公子不会不奔丧,我们来一个劫持一个,没有领头的就闹不出大乱子。> > 吕无诡答应了。仅从这个事,就可以看出吕无诡的政治智商实在低的可怜。> > 长卫姬把宫甲全部交给了易牙、竖貂,所有内侍都着军装,人数还不足,选长的高大些的宫女也着上甲士装充数。易牙和竖貂各带一半,就这么实行了宫廷“军管”。> > 前面说的,基本都是竖貂和易牙做表演了。别忘了还有一个“小贼”没露面呢?公子开方。相关参考
公元前630年,晋国已经休兵一年多时间,文公这一天在朝中议事时说:郑国对我无礼的仇还没报,现在又背叛我们投靠了楚国,我想联合诸侯讨伐他,你们看怎么样?>> 先轸说:现在诸侯会盟勤了些,如果就是伐
当时王敖还在赵国,连他对郭开的无耻都看不下去了,就问郭开:你就不怕赵亡国吗?为什么不劝赵王召回廉颇呢?>> 郭开说:赵是存是亡,是国家的事,赵氏王族的事。廉颇和我却是私怨私仇,他回来是我个人受害
阖闾胜了楚,却败于秦,平了内乱,回到吴宫对破楚之功论功行赏。>> 阖闾因为孙武破楚首功要用他为相国,但孙武已从这次伐楚中看清了阖闾的为人,立志激流勇退不在朝为官,所以无论阖闾怎么求、怎么留、怎么
楚平王登场了。这是个应梦君王。当年共王让五个儿子拜祖,“当璧者为君”。这个“当璧者”在逼死了三个哥哥,两个侄子之后,终于为君了。>> 王位到手了,该行使权力干点好事了吧?可惜,这个荒唐的君王干下
秦襄公位列诸侯,周平王把岐山以西的土地都赏赐给了他。但这个赏赐是个空头支票,因为当时这一带的土地已经被犬戎给夺去了,这块当年姬家的龙兴之地成了犬戎游牧民族的牧场。>> 周平王明知道自己已经没有能
郑厉公姬突得了君位,马上就面临着如何兑现对宋的承诺。其实姬突一生也就忙了两件事,一是谋夺君位与兄弟互相杀伐;二是陷入了得到君位后兑现承诺的纷争和战争。没有姬突也许就没有郑的内乱,也就不会有郑国的直
> 公元前260年,一场影响深远、震铄(shuò)古今的大战——长平之战拉开了序幕。白起又在这场战争中扮演了主角。>> 长平之战,是秦和赵之间的一场战略决战,但战争却是从打韩国开始的。>> 秦为
齐顷公在位期间,遭遇了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因为这场战争是由女人的笑招引来的。>> 当时晋国最强,各国自然要去朝贡,为表示友好,晋侯也会派使者到纳贡国答礼。这一年晋景公派(xì)克去各国答礼。克先
老聃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母亲和家将讲些国家兴亡、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类的事。夫人虽然落难,但逃难时带了些家财,所以日子还不穷困,就给老聃请了位家庭教师,这位老先生倒是一位饱学之士。
原来边吏送来告急文书,报告翟(今甘肃省临洮县一带)君领兵犯界,已经过了箕城(今山西省太谷县东),请求马上派兵支援。>> 襄公有点搞不懂了,晋和翟没有矛盾,怎么会突然发生战争呢?>> 先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