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23节 应梦君王的荒唐事
Posted 太子
篇首语: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23节 应梦君王的荒唐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23节 应梦君王的荒唐事
楚平王登场了。这是个应梦君王。当年共王让五个儿子拜祖,“当璧者为君”。这个“当璧者”在逼死了三个哥哥,两个侄子之后,终于为君了。> > 王位到手了,该行使权力干点好事了吧?可惜,这个荒唐的君王干下了不少的荒唐事。客观地说,楚平王并不比楚灵王强,灵王还能开疆拓土,平王则从登上君位起,就开始恶心人。> > 列国时期,要说最经得起折腾的就是楚国了,贤君不多,荒涎奢淫的不少,可它却始终比较强大,很重要的原因是,楚地多才,贤臣良将悍民在“忠君”思想的役 使下成了熊氏家族手中的利器;长江、汉江天险,让北部强国不愿意南下作战;中原诸侯不间断地相互攻伐给了楚国自强的时间和空间余地。> > 天时、地利、人和,也算是占尽了吧!可惜,很快又失去了。> > 平王虽然登上了王位,但国人并不知道灵王已经死了。所以社会上议论纷纷,甚至有的时候夜里都风传灵王回来了。城中男女有好事的有时竟开门探望真假。这让 平王真的很难受,和心腹一研究,想了个办法,弄了个死尸穿上灵王的衣服,从上流飘到下流,就说已经捞到了楚王的尸体,葬在了訾梁。> > 作 假不是中国人的专利却是中国人的专长。尤其是若能按照领导意图作假,作假的实施者就是在无本取利,所以效率都高。派出去作假的很快回来假意来报告平王,平 王又派斗成然去处理丧事,明确了灵王的谥号,于是张榜告诉百姓,灵王死了,丧事处理完了。人心这才安定下来。真正的安葬还是在三年以后,平王因为放心不 下,派心腹追踪灵王到底是死是活,查到是申亥安葬了灵王,这才迁葬安置。> > 别忘了灵王还派司马带兵伐徐呢?这伙人在徐国,攻不能胜,退又怕灵王治罪,听说灵王被杀了,赶紧撤围回兵,走到豫章(今江西南昌)被吴国的姬光率兵截杀,司马和三百乘战车都成了吴的战利品,吴国不仅得了楚军的人和物,还把州来这个战略要地夺了去。> > 平王还必须面对的一件事是熊比、熊黑肱的处理,当然是假意悲痛的面对,但都以公子的礼节安葬和处理了后事。熊比坐了几天王位,丢了性命,得到的是“零”。> > 平王刚主事楚国,也想干一番事业,用斗成然做了令尹,阳为左尹,伯宛做了右尹,朝吴、夏啮、蔡洧都录用为大夫。用公子熊鲂为司马。> > 这时伍举已经死了,平王顾念他能够直言进谏,封他儿子伍奢在连地,号为连公。伍奢的儿子伍尚封在棠地(约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北),为棠宰,号为棠君。其 他启疆、郑丹这一班旧臣官职不变。观从功劳不小,平王想封他个官,但观从说祖上是占卜的,自己对这行也有兴趣,如果能做个卜尹(春秋时设置的掌管占卜的 官)比较理想,平王就让他做了卜尹。> > 封赏完了,皆大欢喜,受封的都前来谢恩,惟有朝吴和蔡洧不到朝堂谢恩,反而要辞官而去。平王就问 他们为什么?两人说我们辅佐大王复国的目的,不是想做官,而是想恢复蔡国,现在大王的王位已经稳定了,但蔡的宗室宗庙没能恢复,我们有什么脸面在楚的朝堂 站立朝班。当年灵王为贪功兼并邻国失去了在诸侯中的威信,大王要在诸侯中树立威信,就应反其道而行之。如果想反行其道,恢复陈国和蔡国是最好的办法了。> > 平王说:好!我会考虑你的意见和想法。> > 就派人寻访陈和蔡的嫡传后人,找到了陈国世子妫偃师的儿子妫吴蔡国世子姬有的儿子姬庐。平王让太史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封妫吴为陈侯(也就是陈惠公); 姬庐为蔡侯(也就是蔡平公)。各自回国恢复祖庙和社稷。朝吴,蔡洧跟随蔡平公回了蔡,夏啮跟随陈惠公回了陈,前来助战的陈、蔡民众也都随主人回了国,平王 因为他们相助有功,都给予了厚赏。灵王抢掠的两国国宝凡是在楚国国库的,也都还给了原主。> > 各国君主都感念平王厚德,一时之间平王的声望达到了鼎盛,楚国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 这一年是公元前529年。> > 人都是逆境中为凝聚人心守德,为干事用贤,一旦进入了顺境,就追求奢侈安逸,拍马献馋的小人一得势,忠直就开始靠后,在小人对领导的人性弱点做了充分开发之后,领导就会被重新“包装”换了个人。熊弃疾也是如此。> > 平王的长子熊健,字子木,是蔡女所生。正值成年,就被平王立为世子,用左伊伍奢做了太子的老师。> > 当时楚国出了个坏极了的佞臣名叫费无忌,善于阿谀奉承拍马屁,属于溜须不要命,整人不留情,吃人不吐骨那伙的。就这么个人,可平王就偏偏十分地宠信他。一个明君坯子的平王,因为有了他,留下了千古骂名。费无忌也因此在本部书中得以名列“列国五恶”的第三恶。> > 费老坏坏到什么程度?下面你就知道了。可惜这里讲的不全,大部分会在吴越部分中伍子胥的事迹中体现。> > 费无忌请求侍奉东宫太子,这很明白,就是想在下一任君王身上下功夫,让自己的“谄媚事业”进行到底。因为平王偏爱他,太师又有了,就用他做了少师。> > 平王继位后,国内安定,四境安宁,在费无忌的诱导下就渐渐迷上了声色之乐。吴国占了楚的州来,平王也不想着怎么夺回,每天就享乐在温柔乡里。> > 费无忌虽然只是太子的少师,但忙于拍平王的马屁,每天跟着淫乐奢侈,也顾不上太子。熊建为人受老师伍奢影响较大,是非分明,看不惯费无忌君前奉迎,又飞短流长那一套,就很疏远他。> > 令尹斗成然,自恃着有功于平王,凡事专断横行。费无忌一通“状”词,平王下令把他杀了。另用阳为令尹。> > 太子熊建就总为斗成然鸣冤,费无忌怕真情败露,就总想对太子下手。双方的矛盾逐渐趋于复杂化。> > 费无忌利用平王的信任,又把鄢将师推荐给平王,很快,也得了宠,被平王用为右领(春秋时楚设置的统领楚王近军的将领),成了费无忌的帮手。> > 平王这一生,干了三件最荒唐的事,这三件事,决定了他一生的荣辱成败。第一件是信任和重用了公认的坏蛋费无忌;第二件是公公娶了儿子的媳妇,夺占了太子的妻子;第三件是杀了伍奢、伍尚,赶跑了伍员,给自己培树了掘墓人。>相关参考
看到齐宣王的骄奢怠政,大家都很着急。群臣中很多忠义之士劝了也不见效,都很灰心。这时齐国的一个著名隐士颜(chù)请求面见齐王。齐王召见看到颜进殿,就喊了声:颜!你过来!颜先是一愣,没想到齐王会用这
当时王敖还在赵国,连他对郭开的无耻都看不下去了,就问郭开:你就不怕赵亡国吗?为什么不劝赵王召回廉颇呢?>> 郭开说:赵是存是亡,是国家的事,赵氏王族的事。廉颇和我却是私怨私仇,他回来是我个人受害
当天晚上,那个小内侍从洞子钻进桓公寝室,看到寝室的堂柱下躺着一具尸体,慌忙跑出来报告,对易牙、竖貂说:主公已经撞堂柱自尽了!>> 这两个坏家伙不信,让内侍拆开墙进来一看是个女人的尸体,大吃一惊。
当天晚上,那个小内侍从洞子钻进桓公寝室,看到寝室的堂柱下躺着一具尸体,慌忙跑出来报告,对易牙、竖貂说:主公已经撞堂柱自尽了!>> 这两个坏家伙不信,让内侍拆开墙进来一看是个女人的尸体,大吃一惊。
阖闾胜了楚,却败于秦,平了内乱,回到吴宫对破楚之功论功行赏。>> 阖闾因为孙武破楚首功要用他为相国,但孙武已从这次伐楚中看清了阖闾的为人,立志激流勇退不在朝为官,所以无论阖闾怎么求、怎么留、怎么
鲁成公继位时只有十三岁,本来公室制约力就弱,君主年龄再小,大权就更加旁落。国内的事无论大小实际都由季孙行父决断。>> 季孙行父召集众大臣聚于朝堂,对大臣们说:现在我们鲁国君幼国弱,治世必须律法分
贼众回了卫城见了姬朔,呈上白旄,说了误杀之事,深怕被追究,哪知一石二鸟正对了姬朔的心思。姬朔赏了这些贼党,入宫来向母亲报告了事情经过,宣姜是一半欢喜一半忧,喜的是除去了姬,忧的是搭上了姬寿。母子商
齐襄公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人长的很帅,但在历史长剧中扮演的却是个“丑角”。这位公子哥从一登上君侯宝座,直到命丧黄泉,演义了一连串荒唐的故事。>> 前面介绍宣姜的时候说了,卫惠公姬朔杀了两个哥哥谋了
楚顷襄王命运不济,赶上了楚国最窝囊的时候,也就成了最窝囊的一任君王。>> 新王上任任命弟弟熊兰为令尹,马上派使者去告诉秦王:新王已经就任。潜台词是:你扣押怀王已经没有意义了。>> 秦王一看扣押
秦孝文王,也就是太子安国君嬴柱嗣位。嗣位后,遵奉生母唐八子为太后并与昭襄王合葬。大赦天下,赦免释放了全国的在押罪犯。重用先王所用的功臣,厚赐了自己的亲戚,削减了君王游猎的苑囿。>> 孝文王立子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