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23节 晋秦生怨

Posted 春秋

篇首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23节 晋秦生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23节 晋秦生怨

  公元前630年,晋国已经休兵一年多时间,文公这一天在朝中议事时说:郑国对我无礼的仇还没报,现在又背叛我们投靠了楚国,我想联合诸侯讨伐他,你们看怎么样?> >   先轸说:现在诸侯会盟勤了些,如果就是伐郑,我军兵精将足,将士用命,何必和别国联合?> >   文公说:秦君和我分手的时候有个约定,有大事需要秦、晋联合施行,再说和秦联合也能增大胜利的把握。> >   先轸说:郑国是中国的咽喉,所以齐桓公称霸的时候,多次征伐郑地。如果我们和秦国共同讨伐他,秦国必然和我们争夺郑地,不如我们自己干。> >   文公说:郑邻晋而远秦,就是胜了秦也得不到什么,最终的结果还是两家出力一家得利。就没采纳先轸的意见派人与秦国约定在九月上旬,两军到郑国的境内会齐。> >    文公出发时,带着郑国的公子兰一起出征。为什么带他呢?原来这个公子兰是现任国君郑文公的庶子,前些年郑国内乱逃到了晋国,被晋用为大夫。文公继位后, 公子兰很会讨文公的喜欢,所以这次带他正好做向导。公子兰向文公请辞,说我知道“君子虽在他乡,不忘父母之国”的道理,您讨伐郑国,恕我不能和您同行。> >   文公就更欣赏公子兰的品质了,把他留在了边界,从此有了扶持他为郑国之君的想法。> >    晋军进了郑国的国境,秦穆公带着相国百里奚,大将百里视、副将杞子、逢孙、杨孙等人,率二百乘战车来聚会。两家合兵攻破了郑国边关要塞,直逼郑的国都曲 洧(wěi,今河南省扶沟县西南),并筑围城围困曲洧。晋兵在函陵设营,居郑国都城的西侧;秦兵在汜南设营,居郑国都城的东侧。> >   两军各派巡逻队巡视,城中无处砍柴。吓得郑文公惊慌无计。大夫叔詹献计说:秦晋合兵,兵锋正盛,不可和他们争强斗狠,最好选一个能说善辩的去游说秦侯劝他退兵。如果秦兵一退,晋军势单力孤我们就有办法了。郑伯就问:谁能胜任这个差使?叔詹推荐了佚之狐。> >   召来了佚之狐郑伯就要向他交待任务,佚之狐推辞说这么重要的事我胜任不了,但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人,这个人能说会道,见闻广博,只是已经老了,一直得不到重用。主公如果为他加官晋爵,派他去游说秦君,秦君一定会被他说服的。> >   郑伯问是谁,佚之狐说这个人是考城(河南省民权县东北)人,姓烛名武,现在已经年过七十,在郑国任圉正(管养马的官),三代人了都是这个官,主公若能以礼相待请他出使,他一定能不辱使命。> >   郑伯在这时是有病乱投医的时候,急忙派人请来烛武,正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只见这烛武已经是须眉尽白、身材伛偻,走路蹒跚,军营内见到此人的,无不面带讥笑。> >   郑伯用人之际,只好耐心地对烛武说:佚之狐说你舌辩过人,现在郑国危急,我想请你去游说秦穆公让他退兵,事成之后为你晋爵你看怎么样?> >   烛武推辞说:臣才疏学浅,少壮的时候都不能建立尺寸之功,如今年龄大了,能力也已经衰竭,说话都有些上喘了,怎么能去面对秦君又说服他呢?> >   郑伯横下心来,好歹得有人去做这件事,有人去就比没人去强。于是坚持说:您的家族为郑做事已经三辈子了,现在年老了也没有受到重用,这都是我的过失,我现在就封你为亚卿(相当于副总理),请你务必为我当好这个使者。> >   佚之狐也在一旁帮助劝道:大丈夫老了遇不到机会,也就只能终老残年,现在君上这么看重你,我又了解你有这个才智,你就不要推辞了!烛武这才接受任命。> >   当时两国围城很严,不敢开城门,就在晚上用绳索吊个筐,把烛武送下城去。老人家来到秦营,将士把住军门不让进,烛武就在营外放声大哭。哭得大家不得安宁,秦穆公让值日官把烛武擒来送到面前,就问他你是谁?为什么三更半夜地在这哭嚎?你是要干什么?> >   烛武说:我是郑国的大夫烛武。> >   秦穆公说:那你哭什么?> >   烛武说:我哭郑就要亡国了。> >   穆公说:郑国要亡了,你在我的营寨外哭什么?> >   烛武说:老臣不仅哭郑,也在哭秦,郑亡不可惜,秦亡还不可惜吗?> >   秦穆公大怒。气愤地问:你说吧,秦国有什么可惜的地方,你说来我听听,说不出道理我一定要砍你的脑袋。> >   烛武说:秦、晋联军伐郑,以你们力量的强大郑必然灭亡。郑国亡了秦国要是能受益,我也就不说什么了。可现在的问题是你不但得不到利益,反而会有损失,您却还要劳师伤财,受他人驱使,这合算吗?> >   穆公说:你说没有好处却有坏处,指的是什么?> >    烛武说:郑国在晋的东侧,秦又在晋的西侧,东西相距千里之遥。你秦国和我郑国东隔着晋,南隔着周,你能越过周、晋而占有郑吗?郑就是亡了,土地都属于晋 的了,秦能得到什么?另外你考虑过秦、晋两国的力量对比吗?你们两国相邻,实力不相上下,晋越强,那么秦相对就越弱。为人家兼并土地,强人而弱己不是智者 之所为。况且在秦晋交往的历史上,晋惠公曾经以河西五城割让秦国,许完诺又反悔,这你是知道的。你施恩于晋已经几代晋君了吧?可是你见过晋有分毫对你的回 报吗?晋侯自从复国以来,却增兵强将,每天在为兼并他国开拓土奔忙,今日拓地于东,伤及的是郑,明日要拓地于西,祸及的就是你秦。祸患已经离秦越来越 近,你忘了“假道伐虢”的事了吗?虞公不智,助晋灭己,这教训还不深刻吗?您施恩于晋,晋不以为然,晋利用秦国,却深不可测,以您的圣智贤达,这些不会想 不到吧!这就是我所说的有坏处而没好处的道理。我所痛哭的原因也就在这里。> >   穆公边听边想,越听越想越觉得有理,点头说道:你说得有道理。> >   百里奚进言说:烛武是个辩士,他是在离间秦、晋两国的关系,君上不可以听他的。> >   烛武说:您如果能解目下之围,我们之间可以定下盟约,我们就弃楚降秦。那时如果您在东方有事需要往来,郑就是你的家和补给站,好比您的外府,君侯何乐而不为呢?> >   穆公很高兴,就与烛武歃血为誓,反而让杞子、逢孙、杨孙三个将军带了三千秦军帮助郑军守城,也不通知晋侯,秘密地班师回秦去了。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第23节 功成身退

  阖闾胜了楚,却败于秦,平了内乱,回到吴宫对破楚之功论功行赏。>>  阖闾因为孙武破楚首功要用他为相国,但孙武已从这次伐楚中看清了阖闾的为人,立志激流勇退不在朝为官,所以无论阖闾怎么求、怎么留、怎么

春秋战国 第23节 老吕家的战争

  当天晚上,那个小内侍从洞子钻进桓公寝室,看到寝室的堂柱下躺着一具尸体,慌忙跑出来报告,对易牙、竖貂说:主公已经撞堂柱自尽了!>>  这两个坏家伙不信,让内侍拆开墙进来一看是个女人的尸体,大吃一惊。

春秋战国 第23节 老吕家的战争

  当天晚上,那个小内侍从洞子钻进桓公寝室,看到寝室的堂柱下躺着一具尸体,慌忙跑出来报告,对易牙、竖貂说:主公已经撞堂柱自尽了!>>  这两个坏家伙不信,让内侍拆开墙进来一看是个女人的尸体,大吃一惊。

春秋战国 第23节 应梦君王的荒唐事

  楚平王登场了。这是个应梦君王。当年共王让五个儿子拜祖,“当璧者为君”。这个“当璧者”在逼死了三个哥哥,两个侄子之后,终于为君了。>>  王位到手了,该行使权力干点好事了吧?可惜,这个荒唐的君王干下

春秋战国 晋秦争霸麻隧之战背景、过程以及影响

>麻隧之战示意图>麻隧之战是公元前578年(周简王八年)晋秦争霸战争中,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在秦地麻隧(今陕西省泾阳县北)击败秦国的作战。>战争背景晋国自公元前627年的肴之战之后,霸业受到秦、楚联盟

春秋战国 晋秦甥舅之国,地之在晋,犹在秦也

  再说丕郑父带着秦国大夫冷至,用车拉着秦国的赠礼,走到绛城的城郊听说里克被杀了,丕郑父心里有些恐惧就想转回秦国。又怕自己逃走会连累儿子丕豹,正在犹豫当中,遇到了大夫共华,共华详细地和丕郑父讲了里克被

晋秦争霸战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崤山之战简介

春秋中期,秦在穆公即位后,国势日盛,已有图霸中原之意。但东出道路被晋所阻。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郑、晋两国国君新丧,不听大臣蹇叔等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晋襄公为维护霸业,决

晋秦争霸战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崤山之战简介

春秋中期,秦在穆公即位后,国势日盛,已有图霸中原之意。但东出道路被晋所阻。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郑、晋两国国君新丧,不听大臣蹇叔等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晋襄公为维护霸业,决

军事谋略 晋秦崤山之战

晋秦崤山之战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以后,成了中原的霸主。秦穆公心中很不高兴,晋文公暗地里答应秦国,以后中原有军事行动,晋秦两家携手共进,想以此消除秦穆公的不满。公元前630年,根据上述的密约,晋秦两国一齐出

春秋战国 第28节 抉择

  晋灵公姬夷皋出场了。这是一个无能又贪玩的主。他的开局就不寻常。>>  襄公去世的第二天,群臣就要扶太子即位。>>  赵盾有他独到的想法,他对大臣们说:国家多事之际,又有秦、翟的仇视,不应该扶立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