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辛宽论周公的故事

Posted 春秋

篇首语: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辛宽论周公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辛宽论周公的故事

  有一天,鲁穆公和大臣辛宽座谈,谈论齐鲁两国的战略关系问题。> >   谈着谈着,辛宽突然说:“嗨,我总觉得我们的先君在受封的问题上不如姜太公聪明。”> >   鲁穆公奇怪地问:“何以见得呢?”> >   辛宽回答道:“从前太公望被封到营丘一带的滨海之地,那里是海阻山高、险要坚固的地方,所以地域日益广大,子孙越来越昌盛。而我们的先君周公被封到了鲁国,这里没有山林溪谷之险,诸侯都可以从四面入侵,所以地域日益缩小,子孙越来越衰微。”> >   鲁穆公听了辛宽的话不太高兴,但又找不出合适的理由反驳他。> >   辛宽告退以后,南宫括进来见鲁穆公。> >   鲁穆公说:“刚才辛宽责备了周公。”> >   南宫括问:“他是怎么说的?”> >   于是鲁穆公如此这般地把辛宽的话又转述了一遍。> >    南宫括听罢,十分生气地说:“辛宽是一个年幼无知的人,不懂道理。国君您难道没有听说过成王建成成周时所说的话吗?成王说:‘我营建并居住在成周,我有 好的地方容易被发现,不好的地方容易受到责备。’所以说,做好事的人得天下,干坏事的人失天下,这是自古以来的规律。贤德的人难道想让自己的子孙凭借山林 之险来长久地干无道之事吗?辛宽真是一个小人啊!”> >   “好,说得好!”鲁穆公连声称赞,从此以后也就疏远了辛宽。> >   (《恃君览·长利》)> >    如果让燕雀为鸿鹄、凤凰谋划,那一定不会得当。它们所谋求的东西,只不过是瓦缝之间、屋檐之下而已,哪里比得上鸿鹄、凤凰一飞就有飞出千里之外的志向。 如果君主的品德不够隆厚,道义不够宏大,就飞不到郊野,而愚昧卑下的人为贤德之人谋划,也是和这一样,固陋狂妄,横加诽谤,难道不是很可悲吗?

相关参考

历史典故 周公的故事

周公的故事  周公辅成王  曹余章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生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

周公因人三变的故事

周公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他曾先后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大治天下。因其采邑在周,即今陕西岐山东北,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文王在世时,周公

中国历史 《周公辅成王》的历史故事

周公辅成王周武王建立西周后没当多久天子,两年后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周成王才13岁,根本没有治国能力。而且当时天下刚平定不久,人心未定,西周面临很大的危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毅然挑起了这副重担,担任摄政辅

春秋战国 第1节 周公的封国

  “余闻孔子称曰:‘甚矣鲁道之衰也!洙泗之间齿斤齿斤如也’。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隐桓之事,襄仲杀嫡立庶;三家北面为臣,亲攻昭公,昭公以奔。至其揖让之礼则从矣,而行事何其戾也?”>>  —

周公辅助成王的故事

周武王攻下朝歌、灭掉商朝以后,为了稳定大局,曾采取了一个怀柔措施:他没有杀死纣王的儿子武庚,而是封他为殷侯,仍旧让他管理殷都朝歌的政务。与此同时,武王又派自己的三个亲兄弟姬鲜、姬度和姬处在殷都周围建立

春秋战国 晋文公出兵救周襄王的故事

  晋国的强盛让周天子很矛盾,他即希望有个强大的诸侯能给自己遮风挡雨,又怕太强大了威胁天朝。无能亡计只好先借力为己所用。>>  周襄王派太宰周公孔和内史叔兴,持襄王之命赐文公为侯伯(侯伯:一方诸侯伯主

从《史记·鲁周公世家》入手,看西周姬姓诸侯的兴衰史

提到春秋时期的鲁国,我们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位比孔子更早的牛人也是鲁国人,他就是鲁国的建立者周公旦。「”周公吐脯,天下归心”里面的周公,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周公

周公东征平叛乱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周公东征平叛乱的故事。  周武王死,武王的儿子姬诵继位,是为成王。成王年幼,武王之弟周公姬旦摄政,代成王行事。这本是使周王朝保持稳定和发展的正确选择,谁知却因此掀

揭秘周公之礼是什么意思?如何行周公之礼

古装电视剧只要演到古代男女睡觉的时候,就会有有一个人说:“夫人(夫君)咱们趁早行“周公之礼”安歇了吧……”,“周公之礼”现在通俗指夫妻同房。为什么周公之礼会成为夫妻同房的代名词呢?背后是否有故事发生?

揭秘周公之礼是什么意思?如何行周公之礼

...的时候,就会有有一个人说:“夫人(夫君)咱们趁早行“周公之礼”安歇了吧……”,“周公之礼”现在通俗指夫妻同房。为什么周公之礼会成为夫妻同房的代名词呢?背后是否有故事发生?我们一起看看。据说周公之礼是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