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因人三变的故事

Posted 天下

篇首语: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周公因人三变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周公因人三变的故事

2、历史人物 北宋官员柳三复简介,是柳宜的长子,柳三变的长兄

周公因人三变的故事

周公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他曾先后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大治天下。因其采邑在周,即今陕西岐山东北,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周文王在世时,周公就很孝顺、仁爱,行动从不敢自主,规规矩矩,做事向来不敢自专。他在父亲面前,尽行儿子之道。与此同时,辅佐武王伐纣,被封于鲁。但周公并没有到自己的封国去,而是留了下来辅佐武王。
武王死后,成王继位。当时成王还是个十多岁的小孩子。而当时的形势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干又有威望、能及时处理问题的人来应付复杂的局面,这个责任便落到周公肩上。周公摄政,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然而受封在东方监视武庚的管叔和蔡叔,对周公摄政很不满意。按照兄弟间排行,管叔行三,周公行四,管叔是兄,周公是弟,不论是继位,还是摄政,管叔都比周公有优先权。所以管叔不服。蔡叔虽然行五,但他支持管叔。他们散布谣言,说周公“将不利于孺子成王”,既想谋害成王,篡夺他的王位。
灭商后的第三年,管叔、蔡叔鼓动下的商朝旧势力发动叛乱。响应的有东方的徐、奄、淮夷等几十个原来同殷商关系密切的大小方国。周王室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周公临危不乱。他首先稳定内部,保持团结,说服太公望和召公。他说:“我之所以不回避困难而主持政务,是担心天下背叛周朝。否则我无颜回报太王、季王、文王。三王忧劳天下已经很久了,而今才有所成就。武王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成王又如此年幼,我是为了成就周王朝才这么做的。”
周公统一了内部意见之后,于第二年举行东征,讨伐管、蔡、武庚的叛乱。出征前进行了占卜,他说:“殷人刚刚恢复了一点儿力量,就想乘着我们内部混乱,起来造反。重新夺回他们已经失掉的权位,妄图再让我们成为他们的属国。这是白日做梦!我告诉大家,殷人里头有一伙人,愿意出来帮助我们,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一定能够平定叛乱,一定能保住文王和武王的功业。”又说:“我们小小的周邦,是靠了上天的保佑才兴盛起来的,我们承受的是天命。为了这次出征,我又占卜一次,卜兆表明,上天又要来帮助我们了,这是上天显示的威严,谁都不能违抗,你们应该顺从天意,帮助我成就这个伟大的事业!”大家听了,众志成城,随同周公一起东征。
周公东征持续了三年,终于平定了管叔、蔡叔、武庚联合的武装叛乱,粉碎了以武庚为头子的复辟阴谋,把周朝的统治地区延伸到东部沿海地区。
后来,当东都洛邑建成时,周公的礼乐也制成。这时成王已经长大,周公便把政权交给成王,自己退居辅佐地位。之后,周公召集天下诸侯举行盛大庆典,正式册封天下诸侯,并且宣布各项典章制度,也就是所说的“制礼作乐”。
周成王执政后,周公担心成王年少,贪图安逸,便写了一篇《无逸》,劝勉成王:要懂得勤劳辛苦的好处,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要学习商代几个贤王和周文王的榜样,爱护百姓,励精图治,以便长久地享有王位。他谆谆告诫成王,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国君,要像文王那样礼贤下士,治理好国家。
成王执政后,按照周公制定的典章制度治理国家,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并在中原和沿海地区进行贸易活动,使商业走向发达。成王执政37年,继位的康王执政26年,出现了“成康之治”的繁荣景象,这是我国奴隶制发展的鼎盛时期。
周公

历史人物 北宋官员柳三复简介,是柳宜的长子,柳三变的长兄

轶事

宋人刘的《中山诗话》中记载了柳三复与高俅一样靠踢球升了官职。

柳三复是个秀才,踢得一脚好球。他的官运不亨通,几年选不上官。他知道宰相丁谓喜欢踢球,便想走这条门路获得一官半职,但又拿不出钱财贿赂丁谓的门房求得接见。

于是,他天天守候在丁谓家球场的墙外。一天,丁谓踢的球飞出了墙外,柳三复拾了球,喜滋滋地抱了送还丁谓,管门的人只好让他进去。

他见了丁谓之后,把手中的球抛在空中,一面跪拜,一面用肩、背、头顶球,球一直未坠落在地。丁谓看了这种表演,不由得哈哈大笑。柳三复也就在哈哈大笑中获得了一个小小的官职。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一生三变的梁启超”

  梁启超十岁应童子试即获神童之名,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23岁与老师康有为掀耸公车上书,1898年「百日维新」,名满天下。不过,据学者统计,他一生政治形象前后凡「十变」,重大转变计三次。这在一向

历史人物 北宋官员柳三复简介,是柳宜的长子,柳三变的长兄

轶事宋人刘的《中山诗话》中记载了柳三复与高俅一样靠踢球升了官职。柳三复是个秀才,踢得一脚好球。他的官运不亨通,几年选不上官。他知道宰相丁谓喜欢踢球,便想走这条门路获得一官半职,但又拿不出钱财贿赂丁谓的

历史人物 周公姬旦简介 周公是谁 周公是哪个朝代的 周公辅政的故事

  中文名:周公  英文名:ZhouGong  别名:周公旦  出生地:不详,封地于宝鸡岐山  性别:男  民族:汉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公元前1122年  去世年月:公元前1116年www.c

历史典故 周公的故事

周公的故事  周公辅成王  曹余章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生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

历史人物 柳三变为何“奉旨填词”

  柳三变,其实就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柳永大名,大家不可能没有听过。他是公认的大才子,写的很多词句传唱后世,学语文不可能跳过他。  柳永虽然很有才华,但是却一直仕途不顺。其中有一部分

柳三变为何“奉旨填词”?又为何仕途不顺?

  柳三变,其实就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柳永大名,大家不可能没有听过。他是公认的大才子,写的很多词句传唱后世,学语文不可能跳过他。  柳永虽然很有才华,但是却一直仕途不顺。其中有一部分

历史著名词人为什么柳永又叫柳三变?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宋朝的时间是960年至1279年间,在世五代十国和元朝之间的朝代

揭秘著名词人柳永为什么又叫柳三变?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宋朝的时间是960年至1279年间,在世五代十国和元朝之间的朝代

揭秘著名词人柳永为什么又叫柳三变?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宋朝的时间是960年至1279年间,在世五代十国和元朝之间的朝代

中国历史 《周公辅成王》的历史故事

周公辅成王周武王建立西周后没当多久天子,两年后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周成王才13岁,根本没有治国能力。而且当时天下刚平定不久,人心未定,西周面临很大的危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毅然挑起了这副重担,担任摄政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