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一生三变的梁启超”

Posted 政治

篇首语: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一生三变的梁启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一生三变的梁启超”

  梁启超十岁应童子试即获神童之名,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23岁与老师康有为掀耸公车上书,1898年「百日维新」,名满天下。不过,据学者统计,他一生政治形象前后凡「十变」,重大转变计三次。这在一向尊崇「从一而终」的中国,讥多讚少,落下诟病──「流质易变」。

  甲午至戊戌时期(1894——1898),梁启超在湖南主讲时务学堂,以老师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张本,托古改制,摇撼旧法,倡平等、主民权,吁立宪,维新派赫赫大头领。

  梁启超第一次重大转变于戊戌政变次年,即戊戌至癸卯(1898——1903)亡命东瀛时期。1899年3月,康有为离开日本前往加拿大,组织保皇会(又名中国维新会),留徒梁启超、韩文举(1864——1944)、欧榘甲(1870——1911)等人于日本,在横滨发行旬刊《清议报》。是年春夏间,日本进步党领袖犬养毅(1855——1932)于早稻田私邸宴请孙中山(1866——1925)、陈少白(1869——1934)、梁启超等,特为孙梁二人介绍,欲联合孙康二派,共任国是。梁启超与孙中山一番接谈,倾倒孙论,相见恨晚。此后,梁启超、欧榘甲等人与孙中山、陈少白、杨衢云(1861——1901)等时相往还,「一时孙康合作之声,轰传于东京横滨之间。」

  梁启超在日本与孙中山交往密切,渐有赞成革命之意,认识到「思想不自由,民智更无进步之望矣」,准备放弃保皇立场,撮合孙康两党合作。这自然引起以保皇维新为己任的康有为及其党徒的不屑。康党主张渐进式改良,提倡君主立宪,与孙中山推翻满清民主共和之宗旨大相径庭。尤其康有为对提携自己的光绪感恩戴德奉为明主,视反满弃君类同「髮逆」。因此,梁启超有悖师门的「反出朝歌」,深受康党唾弃,斥为「叛徒」。中华传统尤重五伦,天地君亲师,背叛师门「大逆不道」。这一切,梁启超都顶住了,他朝著激进革命的方向继续前行,秉持亚里斯多德对老师柏拉图所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梁启超还介绍章太炎、唐才常与孙中山相见,拟行合作,共同反清,获康派半数赞成。考虑到老师康有为绝不会同意弃保皇而就共和、捨维新而就革命,梁启超联合十三人,写了长达千言的「上南海先生书」,略谓──

  国事败坏至此,非庶政公开,改造共和政体,不能挽救危局。今上贤明,举国共悉,将来革命成功之日,倘民心爱戴,亦可举为总统。吾师春秋已高,大可息影林泉,自娱晚景,启超等自当继往开来,以报师恩。

  促老师康有为退出政坛,勿干预晚辈行动。康有为收到劝退信,怒不可遏,严辞申斥,立派人携款赴日,勒令梁启超即往檀香山办理保皇会事务,不得延误,再令欧榘甲赴三藩市任《文兴报》主笔,分拆梁欧,此乃康梁师徒发生政治矛盾之始。各地康徒为之譁然,康徒当时仰其师如帝天,指十三人为逆徒,呼为「康门十三太保」。接到康有为的答书,梁欧离去,孙康合作之局瓦解,「十三太保」遂散。

  这一时期,梁启超在日本久受革命党人影响,接受「适者生存」进化论,逐渐离弃保皇维新立场,从君主立宪逐渐转向民主共和。他认识到唤醒民族意识、重组民族国家乃世界潮流,「外争国权」需要全新组织形态,需要扩大民权,发动全民参与国事,不能只依靠少数官僚与皇帝的把舵。显然,这一政治目的在儒家传统思想框架内无法提供。梁启超首次访美写下:「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这一时期的梁氏言论已类同革命党,如〈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鼓吹排满共和、全盘西化。

  1903年,梁启超赴美考察,看不惯美国政治的「混乱」,再看到三藩市华人区的葬乱差,对民主刚刚产生的讚赏很快消失,政治立场急剧改变,认为「今日中国国民,只可以受专制,不可以享自由。」梁启超认为美国的代议制「挂羊头卖狗肉」,选举过频,舞弊过甚,政治家哗众媚俗,太注重短期效应,怀才者回避政治,总统不过平庸之辈。同时,他认为中美国情有异,各方面差距太大;中国家族主义劣根性深,自私少知,国民不够资格实行充分民主,只能实行强有力的集权统治与压制式管理。故而,他提出中国人应忘掉卢梭与华盛顿,牢记古老而严厉的法家传统。他甚至警告:毁掉中国的将不是蒙昧主义,而是进步主义;如果以不受限制的代价「购买」自由,也许七十年之后仍享受不到自由的幸福。其依据是俄国在专制统治下同样完成近代社会改革,效率显著。

  当时流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也支持国家集权。西方知识界看到法国为1789——1793年的大革命付出严重代价,八十年后才得些许回报,因此对民主怀有恐慌。这一时期,梁启超鼓吹变革的言论显著减少,从学术文化、史地人物等角度从事启蒙。

相关参考

苏联 苏联·1912年5月5日《真理报》创刊

1912年5月5日《真理报》创刊《真理报》是俄国布尔什维克的合法报纸。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6次(布拉格)全国代表会议决定创办布尔什维克自己的日报。按照此会精神1912年5月5日《真理报》在彼得堡出版。列

苏联 苏联·1923年工人真理派出现

1923年工人真理派出现这是新经济政策初期形成的一个反对派。该派的代表人物是亚·亚·波格丹诺夫。工人真理派反对新经济政策,认为新经济政策是资本主义关系的复辟。该派认为俄共(布)已经蜕化变质,布尔什维克

苏联 苏联·《真理报》

苏联·《真理报》苏共中央机关报。它在争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斗争中,同苏联共产党一起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充分发挥了劳动人民集体的鼓动员、宣传员和组织者的作用,因而成为苏联全民的报纸、当代最有

三国演义告诉我们的60条人生真理

转:三国演义告诉我们的60条真理1、刘备的经历告诉我们:集团总裁,完全可以从摆地摊做起。2、诸葛亮的经历告诉我们:进私企,其实比进国企更有发展空间。3、吕布的经历告诉我们:频繁的跳槽,直接导致没老板敢

历史与真理pdf

一、历史作者赵丽宏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什么?它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的形态。然而它涵盖所有流逝的岁月。没有人能够躲避它的剖视。就像一个人在海里游泳无法摆脱海水的拥抱,你跃出海面潜入海底,海水还要淹没你,哪怕

历史秘闻 试回答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历史过程和意义

历史过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发表后,立即遭到严厉的指责。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于6月2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他明确提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他深刻阐述了实

历经2000多年不过时,句句堪称真理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一生收了三千名弟子,其中的72人都成为贤人。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人尊为“孔圣人”,在世界上都有很高的地位,被列

谋略必读 谋略规律:实力就是真理,用实力说话

【引言】《庄子》上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意思是说,盗窃衣钩这样小东西的人要被诛杀,而盗窃国家的大盗却要当诸侯,仁义道德在哪里呢?仁义道德在诸侯当权者那里。说白了,成者王侯

一战后,一条最像真理的谎言,欺骗世界20年

『高中历史知识点解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影响』发生于1914年7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3000多万人的伤亡,给无数家庭带来抹不去的心灵创痛,它是典型的非正义战争。然而,却有人为这样的战争正名,此

老祖宗传下来的十大规矩,每个都堪称真理,你知道几个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有些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不能丢。这些老规矩,虎妞记的挺多的呢,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多少?01.吃鱼不能说“翻”。——翻鱼和翻船同音。应该把鱼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