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共产党

Posted

篇首语: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共产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共产党

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共产党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执政党。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91年8月2日在布兹鲁查峰成立的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党。创始人是迪米特尔 ·布拉戈耶夫。1894年,该党同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同盟合并,称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工党。1903年,在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普遍发生分裂的背景下,该党分裂为 “紧密派” ,和 “广泛派”1919年3月,社会民主公党 (紧密派) 加入在苏维埃俄国成立的第三国际,开始按布尔什维克方式建党,并于同年5月召开了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工党(紧密派社会主义者) 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改名为保加利亚共产党(紧密派社会主义者) 。这次大会被算作保共第一次代表大会。1923年9月,保共在瓦·科拉罗夫和格·季米特洛夫等人领导下组织了反对军事法西斯独裁的武装起义,失败后转入地下。为了进行合法斗争,保共于1927年组建了由它领导的工人党。1938年,成立后同样被宣布非法的工人党与保加利亚共产党合并,称保加利亚工人党。合并工作于1940年完成。1941年3月,保加利亚王国同法西斯德国结盟,实际上投入了法西斯阵营。同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保工人党开始组织反法西斯武装斗争,关于1942年发起建立了反法西斯爱国民主力量的祖国阵线,于1943年建人民解放起义军。1944年9月9日领导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在全国建立了祖国阵线政权。同年改称为保加利亚工人党 (共产党人) 。保加利亚工人党 (共产党人) 的执政党地位是逐渐确立和巩固的。9月9日起义以前,保加利亚共产党人是祖国阵线中最强有力的,因而能够在革命后独掌政权的力量,但在当时国内国际斗争形势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党的领导人为党规定了加强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机构,同祖国阵线全国委员会一道更好地团结劳动人民,实施祖国阵线纲领,以建立民主的新保加利亚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保加利亚工人党 (共产党人)没有凭借自己在祖国阵线中的明显优势和在群众中的巨大影响来谋求政府中的有利位置,而是同农民联盟和影响远不及自己的“环节”人民联盟一样平等地占有4个部长职务,并拥戴“环节”人民联盟领袖主持政府。作为联合执政的政党之一,共产党人发挥自己重要作用的主要方式,一是在组织上继续扩大神国阵线,使之成为新保加利亚唯一的强大的社会政治因素,成为保加利亚人民真正的民族、人民民主、政治和社会力量的战斗联盟; 二是全力以赴地在自己的代表所掌管的部门和领域贯彻执行祖国阵线纲领,并积极推动政府和自己的同盟者共同努力执行这一反映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所有进步民主力量要求的纲领; 三是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孤立祖国阵线及其政府内外的反人民民主势力,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深化有利于国家朝着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改革;四是在组织上和思想上全面加速自己的队伍建设,不仅在各政党竞相发展党员情况下大规模吸收新党员以适应斗争需要,而且在新党员蜂涌而来的时候适当开展清党工作,保证质量。1946年9月15日保加利亚废除君主制后,保加利亚工人党 (共产党人) 在大国民议会选举中遥遥领先于祖国阵线其他政党,季米特洛夫于同年11月受命组织新一届祖国阵线政府。共产党人在本届政府中取得了全部20个部长职位中的10个,较之其他各党处于不容抗争的优势地位。1947年12月,季米特洛夫受命组织了又一届祖国阵线政府。共产党人取得了23个部长职位中的14个。共产党作为人民民主政权的领导核心的地位已经牢固确立。1948年,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工党 (广泛派社会主义者) 正式宣布并入保加利亚工人党(共产党人) ,分裂几十年的工人阶级政党重新实现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统一,从而有力地加强了工人阶级作为人民民主专政支柱的力量,提高了工人阶级政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声望和作用。同年12月,保加利亚工人党 (共产党人) 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恢复保加利亚共产党名称,通过了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基础的总路线。在这一时期,保加利亚工人党 (共产党人) 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对旧的国家机器的彻底改造,完成了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其他领域中所进行的民主改革,实现了由君主政体向共和政体的转变,制定和通过了新的宪法,恢复和稳步发展了国民经济,为新保加利亚的繁荣与进步发展创造了历史性的前提条件。保加利亚共产党在为实现自己的“五大”所提出的总路线而奋斗的时候,相继于1949年7月和1950年1月失去了久经考验的卓越领袖季米特洛夫和科拉罗夫。契尔文科夫继任为党的总书记。1956年4月,保共中央委员会在第一书记日夫科夫主持下召开全会,批判了契尔文科夫担任党和政府主要领导职务期间所犯的 “个人崇拜”错误。会议所提出的恢复列宁主义党的生活准则,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一系列方针被称作四月全会路线,指导保加利亚党和国家直到今日。1958年,保共在其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宣布保加利亚已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提出了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1971年4月又在其十大上通过了新的党纲,提出了在保加利亚建设发达社会主义的构想与任务。在建设发达社会主义条件下,按照1971年所通过的新宪法的规定,保共通过与农民联盟的合作而行使职能。其表现一是通过自己的代表大会、中央全会和各级领导机构制定指导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引导全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的进步发展而奋斗;二是在国民议会中组织议会党团,通过与农民联盟议会党团的协商合作,使党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变成全国人民必须共同遵循的法律文件; 三是通过各级党组织的干部部门掌握各级各类干部的选拔、配备和调遣,以便从组织上保证自己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四是强调基层党组织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党员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对群众的影响力。保共中央领导人日夫科夫在总结近年来保共的工作和自身建设状况时指出: “无论在同陈腐的观念的斗争中,还是在同落后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的斗争中,党的改造旧事物的能力都增强了。党作为给社会发展的新的进步倾向和进程开辟道路的因素,作用加强了。党的中央委员会、地方党的机构和基层党组织,为提高共产党员和党组织的先锋作用,为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方法,做了大量的政治和组织工作” (《东欧六国党代会文件汇编》,第89页) 。但是,正如他所发现并且已经指出的那样,保共在多年来的执政活动中 “实际上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许多国家机关已成为相应的党的机构的附庸”。为消除这种以党代政、职能混淆、国家机关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削弱的局面,他提出了党只作为政治组织而存在,党对政权机关应实行政治领导的 “党政分开的新模式”。目前,保加利亚共产党的领导方式的改革已经有机地融于整个政治体制的改革实践之中。例如,党对政府工作不进行直接干予而处于监督地位; 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以及法院、检察院没有党组,年度经济计划亦不再由党内讨论; 在党内设立经济政策部和农业部等,研究经济形势,监督政府工作并向其提出建议; 党对国家机关领导干部行使选拔、推荐、监督和评价权; 国民议会、部长会议、地方人民会议领导成员中的党员人选,以及各种经济组织负责人员中的党员人选,党的机关只能表示意见: 如部长会议中副部长人选由部长提名,党的机关只能表示是否同意而不能另提人选,并且最终要由部长会议决定是否任用; 党员人数超过250名的基层党组织才可设专职党委书记; 等等。保加利亚共产党现有党员93.2万。工农劳动者出身的党积极分子在党的干部队伍中占有明显优势: 工农出身的人占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委员的82%,区委书记和委员的87%,州党委员书记的75%,州党委委员的82%。党的干部的知识化水平正在显著提高: 在基层党支部书记中有76.3%受过高、中等教育,47%受过党校或党员训练班培训; 88.8%的区委书记和95.5%的州委书记受过高等教育。1986年4月,保共召开了例行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在科技进步基础上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在政治上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路线。1988年1月,召开了讨论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全国代表会议,决定了党和国家今后一段时期政治生活民主化的基本方针和设想。保共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代表大会。必要时可召开全国代表会议。机关报刊有《工人事业报》和《新时代》月刊,党的现任总书记是托·日夫科夫。

相关参考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1919年5月保加利亚共产党成立

1919年5月保加利亚共产党成立保共前身是1894年建立的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工党。1903年,保社会民主工党分裂为两大派:一派称为“紧密派社会主义者”,另一派称为“广泛派社会主义者”。俄国十月革命后,“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共产党1988年全国代表会议

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共产党1988年全国代表会议1986年保共十三大后召开的一次最重要的党的会议。根据保共中央1987年七月全会的决定,于1988年1月28日在索非亚召开。为期两天。与会代表3200名。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1986年4月2日至5日在索非亚举行。其中心任务是总结1981年党的十二大召开五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分析有待解决的问题,确定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和2000年以前党和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季米特洛夫共产主义青年团

保加利亚·季米特洛夫共产主义青年团保加利亚先进青年的社会组织,保加利亚共产党的助手。原为1947年成立的人民青年团,格·季米特洛夫逝世后为纪念他而改名为季米特洛夫人民青年团。曾被译为人民青年联盟。19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契尔文科夫

保加利亚·契尔文科夫伏尔科·契尔文科夫,原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1900年9月6日生于索非亚州兹拉蒂查市。1919年参加保加利亚共产党(紧密派社会主义者)。1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保共中央1956年四月全会

保加利亚·保共中央1956年四月全会保加利亚共产党执政以来所召开的最重要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之一。当时,由于受苏联党内斯大林个人迷信现象的严重影响,保加利亚共产党在伏·契尔文科夫担任总书记期间也形成了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1920年10月30日澳大利亚共产党成立

1920年10月30日澳大利亚共产党成立1917年,澳大利亚工党发生分裂,一些激进分子同工党脱离关系。1920年10月30日,澳大利亚左派和社会主义小组在悉尼召开会议,宣告澳大利亚共产党的成立。伊尔斯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保加利亚祖国阵线

保加利亚·保加利亚祖国阵线保加利亚共产党所领导的最大的群众性的社会政治组织。成立于1942年夏季。由共产党人、农民联盟、“环节”人民联盟、社会民主工党和其他反法西斯民主人士共同组成。在当时反对法西斯专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季米特洛夫

保加利亚·季米特洛夫格奥尔基·米哈伊洛维奇·季米特洛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著名活动家,保加利亚工人阶级和保加利亚共产党的杰出领袖。1882年6月18日生于拉多米尔县的科瓦切夫齐村,在索非亚郊区贫民区中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1964年3月15日希尔创立澳大利亚共产党(马列)

1964年3月15日希尔创立澳大利亚共产党(马列)爱德华·费·希尔(1915-),澳大利亚共产党(马列)前主席。1915年4月23日生于维多利亚州的米尔迪拉。毕业于墨尔本大学法律系。1936年加入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