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保加利亚祖国阵线
Posted 线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保加利亚祖国阵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保加利亚祖国阵线
保加利亚·保加利亚祖国阵线
保加利亚共产党所领导的最大的群众性的社会政治组织。成立于1942年夏季。由共产党人、农民联盟、“环节”人民联盟、社会民主工党和其他反法西斯民主人士共同组成。在当时反对法西斯专制成为保加利亚人民的首要的共同历史任务的情况下,由共产党领导人季米特洛夫主持制定并由一些社会活动家签署的阵线纲领,提出了立即中止保加利亚同法西斯德国的联盟,把德国侵略者从保加利亚国土上赶出去,保证民族独立,解散国内的法西斯组织,惩办法西斯罪犯,恢复人民的政治自由和民主权利,同苏联和其他爱好自由的国家建立密切的友谊与合作等项斗争任务。在纲领发表之际,保加利亚共产党人发表宣言,表示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来组织祖国阵线,同时呼吁各种反法西斯政党、组织、团体和人士共同努力来迅速建立祖国阵线。在共产党人的积极领导和推动下,到1942年底,保加利亚全国已形成130多个地方性的祖国阵线委员会,其中80—90%的成员是共产党人。1943年8月,根据共产党人的倡议,保加利亚工人党 (共产党人) 、农民联盟、“环节”人民联盟、社会民主工党的代表和知识分子的代表共同组成了祖国阵线全国委员会。到1944年9月9日起义前夕,祖国阵线已在全国建立了670个委员会,成为联合一切进步民主力量开展反法西斯斗争的强大组织。9月9日共产党人通过祖国阵线领导的人民起义获胜后,保加利亚出现了以著名爱国者基·格塞尔基耶夫为首的祖国阵线政府。保加利亚祖国阵线随着国家跨入新的历史阶段而转入新的发展时期。保加利亚共产党人在九·九起义胜利后实行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祖国阵线,以保障国内的民主化进程顺利实施,保障新保加利亚在国际舞台上便于斗争的方针。在当时国内局势很不稳定,敌对势力打着“祖国阵线反对派”招牌猖狂活动的情况下,保加利亚共产党人于1945年2月底3月初提出了“每个群众组织都应成为祖国阵线的堡垒”,“每个共产党员都应在群众组织中做具体工作”的口号,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壮大祖国阵线的活动。到该年3月祖国阵线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它的威望已经空前提高。不仅工会和妇女、青年、学生组织以及作家联合会、艺术家联合会等所有的劳动人民组织都支持祖国阵线,工厂主联合会和商人联合会也采取了支持祖国阵线的立场,并为其提供了物质帮助。就连原来拒绝过祖国阵线纲领的小资产阶级政党激进党,也在获准合法存在后加入了祖国阵线。1945年11月18日,祖国阵线政权在顶住外来压力并战胜国内反动势力的破坏的情况下,成功地组织了保加利亚的战后大选,使祖国阵线提出的候选人全部得以当选,从而完全占有了国民议会的276个议席。这时,祖国阵线中央领导机构所提出的建议对于政府来说不是必须履行的了,政府可以改变,但它必须倾听祖国阵线的意见,并在适当的和可能的范围内予以接受,违背了祖国阵线的决议则要加以解释。1946年9月君主制废除后,祖国阵线在大国民议会选举中再次大获成功,从而显示了它作为强大的社会政治组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进一步存在与发展的巨大生命力。1947年11月,保加利亚工人党(共产党人)领导人季米特洛夫成为祖国阵线政府首脑,祖国阵线及其政府内部的消极、破坏因素被清除出去。在国家由共产党执政并沿着共产党人提出的纲领性目标向前发展的根本趋势已经十分明朗,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已经产生并已有效运行,社会主义性质的新宪法已经通过和生效之后,祖国阵线自然而然地也就完成了由反法西斯联盟组织向人民民主政权的监督与协商机构的过渡。它的主要职能,转变为在政治上思想上动员群众支持共产党的领导,为人民政权机关的活动提出创造性建议,加强全国人民的团结与统一。考虑到这一变化,祖国阵线于1948年2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以建设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新纲领,修改了章程,改组为统一的人民的社会政治组织。季米特洛夫当选为祖国阵线全国委员会主席。1948年8月,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工党同保加利亚工人党(共产党人) 合并。1949年,“环节”人民联盟和激进党相继自动解散,它们的成员以个人身分加入祖国阵线。作为独立政党留在祖国阵线中的,只有保加利亚工人党 (共产党人) 和保加利亚农民联盟。工会、青年和妇女组织则继续作为阵线的集体成员。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以后,祖国阵线在国家社会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依然受到高度重视。保共领导人认为: “祖国阵线工农联盟、人民道义和政治上团结一致的政治表现”,要求 “必须消除某些党的领导和组织实际上过低估计祖国阵线在社会上的作用和意义的现象。祖国阵线所有组织必须利用自己一切可能和方法更坚决地从政治上影响人民群众,使他们更多的参加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并且强调指出: “作为工人阶级、劳动农民和人民知识分子战斗联盟的具体政治形式的祖国阵线,是我国革命斗争和1944年9月9日后我国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 (《保加利亚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文件》第77、79页)根据这一精神,祖国阵线在其1959年召开的代表会议上强调了自身的政治性和独立性。指出,不能把祖国阵线作为地方政权机关的助手,那样就贬低了它的地位,对团结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是不利的。会议提出了继续扩大祖国阵线的方针。1971年新宪法颁布后,祖国阵线被规定为工人阶级、劳动农民和人民知识分子的联盟,是人民政权的支柱,是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吸引劳动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群众性学校,并被赋予它就有关全民问题在国民议会提出立法动议的权利。1972年4月,保共中央提出了祖国阵线“由组织变为运动和由运动变为组织”的口号,要求消除祖国阵线成员和非成员的界限,向全体居民敞开大门。目前,保加利亚祖国阵线的主要职权和任务是: 以宪法精神教育人民群众和青年; 在国民议会和地方人民会议选举时,代表保共和其他社会团体提出人民代表的共同候选人; 与国务委员会共同组织全民讨论和全民投票的工作; 经常保持同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联系; 动员人民完成保共和国家所提出的各项任务; 吸引群众参加管理,组织公益活动,保证州和村镇系统副食自给制度的任务; 协调社会团体的活动,监督人民的文化和生活福利措施; 根据国家对外政策进行国际交往等。保加利亚祖国阵线目前已没有单独的纲领,但有自己的章程。它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全国代表大会,每4年召开一次。大会选出其常设机构全国委员会和中央财政监督委员会。其基层组织按地区设立,每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选出乡 (区) 和市 (州) 委员会的领导机构。自成立以来,祖国阵线共召开过10次代表大会。现任祖国阵线全国委员会主席为保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彭·库巴丁斯基。副主席和书记若干人,分别由保共、农民联盟和无党派人士担任。机关报为《祖国阵线报》。成员1987年为500余万。
相关参考
1942年7月祖国阵线建立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保加利亚法西斯政府参加德意集团,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保加利亚人民陷入了苦难的深渊。为了推翻法西斯政府,挽救保加利亚的命运,在保加利亚共产党
保加利亚·特莱依科夫格奥尔基·特莱依科夫·基罗夫斯基,原保加利亚农民联盟和保加利亚祖国阵线领导人,杰出的国务活动家。1898年4月8日出生于希腊马其顿地区农村。1919年加入保加利亚农民联盟,1922
1944年9月9日1944年9月起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保共领导人民在国内展开反法西斯斗争,全国爱国民主反法西斯力量团结在祖国阵线的旗帜下,经过两年多抗战,力量不断壮大。1944年8月,苏联红军抵达保加
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利亚·1989年3月“伊斯兰拯救阵线”成立
1989年3月“伊斯兰拯救阵线”成立“伊斯兰拯救阵线”简称“伊阵”。该组织是在阿尔及利亚颁布新政党法,实行多党制之后成立的,是阿尔及利亚已正式批准的45个政党中的一个。它带有强烈的原教旨主义色彩,主张
1954年8月民族解放阵线党成立该党是阿尔及利亚唯一的合法政党,总书记沙德利·本·杰迪德。前身是“团结与行动革命委员会”,1954年8月在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斗争十分高涨的背景下成立,1954年11月改
1963年9月本·贝拉当选总统艾哈迈德·本·贝拉(1919—)是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人,阿首任总统。1919年12月出生于奥兰省贫苦农民家庭。二战中曾服役于法国军队,长期从事反法反殖争取民族解放
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利亚·1962年5月27日《的黎波里纲领》通过
1962年5月27日《的黎波里纲领》通过1962年5月27日至6月8日,阿尔及利亚全国革命委员会在利比亚的首都的黎波里召开会议,会议通过了《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纲领草案》,这个纲领即被称为《的黎波
1989年2月23日宪法修改案通过阿尔及利亚宪法是1976年11月19日经公民投票通过的。宪法规定阿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体制建立在单一党的原则基础上,民族解放阵线党是唯一政党,国家的领导体现党和国
1991年6月4日阿尔及尔大骚乱这次大骚乱是阿尔及利亚穆斯林原教旨主义者与首都警宪人员之间爆发的大规模流血冲突。自5月25日以来,阿第一大反对党伊斯兰拯救阵线在全国实行无限期总罢工,在主要城市,特别是
阿尔及利亚人民在1954年至1962年期间进行的反对法国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1905年阿尔及利亚沦为法国殖民地。从此,阿尔及利亚人民为祖国的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46年11月以地下的人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