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苏联·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

Posted 决议

篇首语: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苏联·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苏联·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

苏联·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

1988年6月28日至7月1日在莫斯科举行。参加会议的有5000名代表。会议回顾了3年改革走过的道路,确定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全面实施政治体制改革的整体方案,将对苏联党和社会生活民主化以及今后的改革进程产生积极影响。关于政治体制改革,是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会议提出的改革方案的核心是使广大劳动群众真正参加管理国家事务,使各级人民代表苏维埃真正成为决定国家和社会生活最重要问题的权力机构。这一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成立新的最高国家管理机构——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它不仅包括各民族的人民代表和各行政区域的人民代表,还包括党、团、工会等组织和团体选派的代表。代表大会将直接选举产生常设机构——最高苏维埃,全权负责制订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法律、法规,解决有关对外政策、国防和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领导国防委员会,提出部长会议主席人选等等。最高苏维埃主席由苏共中央总书记担任,各级人民代表苏维埃主席也将由各级党委的第一书记担任。第二,最高苏维埃的两院——联盟院和民族院职责将做出明确划分。前者将主要负责审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防事务,批准国际条约,后者将主要负责与民族区域发展有关的事务。第三,扩大最高苏维埃各常设委员会的职能和权限范围,广泛采用听证会的活动方式,有关内外政策的重要法律和重要的人事任免都必须经常设委员会讨论后才能提交最高苏维埃通过。第四,成立宪法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各种法律和法令是否与宪法相符合。按照会议的有关建议,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将在1989年4月通过普选正式产生,基层各级苏维埃的相应改革将在1989年秋天完成。会议指出,党政职能分开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苏联共产党仍然是苏联社会的领导力量,但党的领导今后只能通过在各个机构中工作的共产党员来实现。党的任务是制定社会发展战略和对外政策,开展政治思想和宣传工作,负责培养和配备干部。各级党的领导机关今后不得干预各级苏维埃及其执行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直接向国家政权发号施令。随着党的职能的变化,党的机构将进行调整,取消与政府部门重复的机构设置,减少党的机关工作人员。这项工作将在1988年底以前完成。代表会议还通过了各项有关决议,主要内容是: 一、“关于苏共二十七大决议执行情况和深化改革任务”的决议指出,应当在5年计划(1986——1990年) 之内完成新经济机制的调整工作,其中包括改革中央和地方经济管理的组织结构,加速完成向生产资料批发贸易的过渡,经过全民讨论之后进行价格改革,调整批发、收购和零售价格。决议指出,为了保证以企业法为中心的新经济机制的正常运转,必须对中央部委职能和工作方法进行改革,取消多余的层次,精减工作人员,提高干部素质。决议还指出,改善居民食品供应是最大的社会政治任务。为此,要在农村全面实行各种形式承包制。二、“关于苏联社会民主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决议同意按照代表会议报告提出的方案改革政治体制,即建立苏联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具有广泛权力的最高苏维埃主席一职。决定规定,各级政府成员及其下属机构的负责人不能被选举为相应的苏维埃人民代表。关于党的生活民主化问题,决议要求各级党组织的工作都要最大限度地实行公开性,公布各级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速记记录,公布有关党和国家生活重大问题决议的草案。决议指出,从中央到地方区一级的党的代表大会每5年举行一次,两次代表大会期间,每隔2——3年召开党的代表会议,代表会议有权对党的委员会成员进行20%以下的调整。从中央到地方区一级的党委成员,包括中央政治局成员和中央总书记连续任期不能超过二届。三、关于公开性的决议指出,继续发展公开性是苏共一项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没有公开性,就没有改革,也就没有民主化。人民应当了解一切情况,并有权对一切作出评价。决议认为,新闻舆论工具在扩大公开性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关于反对官僚主义的决议要求通过吸收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和制定相应的法律措施来消除官僚主义; 关于法制改革的决议指出,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是最终的目标。必须提高法院的权威性,保证司法的独立性。各级法院的法官应由上一级人民代表苏维埃选举产生,并使他们的任期相应延长。决议同意建立国家宪法监督委员会。除了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以外,还应该提到的是,这次苏共代表会议开放的程度、发言的坦率、辨论的激烈、批评的尖锐,在苏共历史上绝无仅有。会议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敢于正视困难与问题。无论是党政负责人、还是普通工人的发言,都坦率承认食品短缺、商品匮乏问题的严重性,坦率指出改革面临的困难。二是敢于展开批评,直至批评中央政治局和党的领导人。三是敢于发表和坚持个人的意见和见解。在讨论有关党委第一书记兼任同一级苏维埃主席职务的建议时,一些代表发言明确表示不理解或不同意,在最后表决时有209名代表投了反对票,一反几十年来苏共代表大会决议向来 “一致通过”的惯例。还应当指出的是,讨厌空谈、希望务实是多数会议代表所持的态度。每当有人发言自吹成绩、夸夸其谈时,代表们就喝倒彩,表示反感。应当指出,这次代表会议的开放程度是多少年来的第一回。苏联方面没有对会上不同意见和争论遮遮掩掩。广播和电视详细报道大会辨论情况,主要报纸全文刊登代表的发言。但会议提出的政治改革方案将如何实施,经济改革的步伐是否能加快,这些问题将有待于今后的改革实践来做出回答。

相关参考

苏联 苏联·全联盟共产党(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

苏联·全联盟共产党(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1952年10月5—14日在莫斯科举行。出席大会有表决权的代表1192人,有发言权的代表167人。斯大林等主持了大会。44个兄弟党的代表应邀参加了大会。大会的主

苏联 苏联·苏共列宁执政时期党章

苏联·苏共列宁执政时期党章十月革命后,列宁在世时通过了2部党章,即1919年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和1922年第十二次全国代表会议的党章。苏共党章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通过,迄今在苏共历史上仅这么2次。这2

苏联 苏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苏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88年苏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确定的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法治国家论”产生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其核心内容是权力分立、法律至上和保护公民的权利与自由。长期以来,苏共

苏联 苏联·1988年7月4日苏共中央决定为斯大林时期受害者建立纪念碑

1988年7月4日苏共中央决定为斯大林时期受害者建立纪念碑1988年6月25日,约600名苏联人在苏联莫斯科市的狄纳莫体育馆前的广场集合,同时又有苏联30个城市大约3万人签署的一份致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

苏联 苏联·1988年6月28日苏联政治改革方案出台

1988年6月28日苏联政治改革方案出台1988年6月28日—7月1日在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上正式推出。会议通过了《关于切实进行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若干迫切措施的决议》和《关于苏联社会民主化和政治体制改

历史百科 欢呼斯大林的大会——联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召开

欢呼斯大林的大会——联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召开1952年10月5—14日,联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由莫洛托夫致开幕词,马林科夫作中央委员会总结报告,摩斯卡托夫作中央检查委员会总

苏联 苏联·1990年7月2日苏共二十八大召开

1990年7月2日苏共二十八大召开1090年7月2日—13日,苏共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开幕,参加会议代表4657人,来自各加盟共和国的350名工人和农民代表,苏共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

苏联 苏联·1985年4月23日苏共中央四月全会召开

1985年4月23日苏共中央四月全会召开1985年4月23日在莫斯科举行。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作了《关于召开苏共例行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及有关筹备和举行代表大会的任务》的报告,重点阐述了苏联国内存在

苏联 苏联·1956年2月14日苏共二十大召开

1956年2月14日苏共二十大召开战后苏共召开的第一次重要代表大会。1956年2月14日—2月25日,苏联共产党召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赫鲁晓夫在会上作了总结报告,布尔加宁作了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工作报

苏联 苏联·苏共二大党纲

苏联·苏共二大党纲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共前称)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当时它是国际工人运动中唯一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的纲领,其中提出了用革命行动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