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苏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Posted 公民
篇首语: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苏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苏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苏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88年苏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确定的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法治国家论”产生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其核心内容是权力分立、法律至上和保护公民的权利与自由。长期以来,苏共和苏联理论界曾把这一理论视为专门服务于资产阶级统治的学说加以全面否定。80年代初,一部分苏联学者提出了法治国家论也适应于社会主义国家的观点。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总结了历史经验,接受了学者们的建议,正式决定将苏联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代表会议认为,根本改革现行的政治体制,其目的之一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这种确保法律高于一切,使法律具有至上权威的法治国家将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它有可能从根本上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排除篡夺权力和滥用权力的可能性,有效地抵制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为保护公民的权力和自由以及为他们对社会、对国家承担义务提供可靠的保障。代表会议认为,在苏联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包括: 第一,确保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共产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劳动集体、国家公职人员及其他一切公民都必须服从法律,在法律范围内行事。第二,进一步充实并保障公民的权利。社会主义应当是真正的、现实的人道主义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人是万物的尺度,社会的发展都是为了人。人的权利不是国家的恩惠,而是社会主义不可剥夺的特性和成果。公民当然要对国家负责并承担义务,但国家也要对公民负责,要提供切实、具体的法律保障,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第三,不能对公民提出法律规定以外的责任和义务,并强迫其履行,因为法律不禁止的都是允许的,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外,公民是自由的。苏联党和理论界认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不同于资产阶级的法治国家论,首先表现在后者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而前者则不同; 另外,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理论不包含三权分立的学说,仍坚持国家权力是统一的整体,不能分立的观点。
相关参考
一、解体原因:(1)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积弊(2)直接和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3)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二、苏联解体的影响1、标志着二战以来的两极
苏联·苏俄1918年宪法全称《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法。由1918年7月10日全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一致通过,充分体现了苏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由人民当家
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22年12月30日由苏维埃俄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合并而成的社会主义联邦制国家,于19
苏联解体成几个国家 一。苏联的形成: 苏联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简称,共有15个加盟共和国。但它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个过程至少经历了23年。成为加盟共和国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自愿,也有强迫;有升
1991年12月25日,伴随着克林姆林宫里镰刀锤子旗的降落,标志着苏联这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轰然倒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就此解体。追溯历史,1941年6月苏德战争开始,苏军只有1.2万辆坦克车。
1990年苏从捷、匈等东欧国家撤军1989年开始,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巨变,新政权纷纷采取向西方靠拢的政策,一反过去向苏联倾斜的状况,华沙条约组织和经互会存在的基础被动摇,苏联军队撤出东欧国家势所难免
苏联·贝利亚事件1953年6月下旬,贝利亚突然被逮捕,随后又被处决。贝利亚的垮台,导致苏联对政治体制中国家安全机关凌驾于党和国家之上的弊病进行重大的改革,对苏联后来的社会主义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拉夫连
1991年,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解体了。苏联解体后,东欧也发生了巨变,东欧国家纷纷倒戈向资本主义国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民的狂欢而在苏维埃解体后,剩余不多的社会主义
一个伟大国家的结束——苏联宣告解体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召开最后一次会议,从法律上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作为一个国家已经不复存在。议会会议厅里,空空荡荡,只有20多名代表东一个
分别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摩尔多瓦。苏联的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