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百科 肢体语言饰物记
Posted 肢体语言
篇首语:忘记你是个女孩,然后像爷们一样去奋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百科 肢体语言饰物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识百科 肢体语言饰物记
肢体语言饰物记
古代社会的人们传递信息,往往借助特定的肢体动作、有声语言及文身、饰物、舞蹈等以身体为传播媒介或载体的广告传播形态来达到目的。身体或肢体是最为原始的广告媒介,其媒介功能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岁月里被不间断地保留并延续下来。古代社会常用的肢体语言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拟态与手势语在语言使用之前,拟态与手势语是把特定信息传递给受众的最实用、最有效的方式。如原始人在狩猎过程中,当一个人遇到野牛群时,就立即跑到同部落的人都能望见他的高地上,两手举起身上遮体的东西,伸到头顶,然后再慢慢放下,反复不已。这是动员全部落成员围猎的信号。
原始人狩猎喜欢结伴合作,当猎手们发现兽迹时,需要隐蔽前行,就相互用手势语交换情况。那些手势往往都能表现动物最显著的特征。高举双手,食指伸直,表示所见野兽是有一对大角的大捻角羚;中指弯曲,其余四指伸展,大家明白这是发现了长颈鹿;发现鸵鸟则斜举手臂,象征其长颈。民族学研究证明,这种拟态与手势语在古代社会里是到处存在的,是原始人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
身体彩绘和文身标记在身体上涂色彩或画图形的装饰叫做绘身,这种装饰起源极早。在数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后期遗址中,经常发现有可以作为颜料的赭石。
直到近代,许多保持着古老习俗的民族仍喜欢在自己身上绘彩。我国民俗端午节,不少地区的少数民族都习惯在头面、手腕等处涂雄黄或画符,将牙齿染黑色可以说是一种绘身装饰。
古籍中记载我国东南方有一个“黑齿国”。我国云南的傣、基诺、布朗等族,平时喜欢咀嚼槟榔和石灰,久之也能使牙齿变黑。
在人体表面皮肤上刺花的装饰叫做文身,这种习俗起源也很早。据古书记载,我国古代江南地方的吴人、越人、楚人崇拜龙图腾:“文身刻画其体,内墨其中,为蛟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能害也。”我国包括汉族在内的大多数民族在古代或近代都有文身的习俗。黎族女子开始文身的年龄是12~17岁。有了情人就要在手上刺特别的标记,这种标记往往是情人亲手黥刺的。
由于文身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之间的交往及原始人的群体活动中具有较强的识别作用,在不同的群体交流、争斗及通婚过程中又传递着特定的信息,随着原始群体的迁徙与活动,又在更宽泛的流动居地范围内发挥作用,因而也可以把它视为一种能够传达生活及社会信息的原始认同媒介。
人体饰物在人体上加装饰品,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后期。在我国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里,就发现了丰富的装饰品。其中有空孔的兽牙、空孔的海蚶子壳、钻孔石珠、钻孔小砾石、钻孔的鱼骨和刻沟的骨管等。它们是用线绳串起来套在身上的。
人体饰物形形色色,名目繁多,大体上可以分为发饰、头饰、耳饰、鼻饰、唇饰、颈饰、脚饰等等。人体饰物的佩戴,跟不同时代人们的发型、发式密切关联。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一般是将头发盘结成椎形,或结于额前,或结于背后,逢节日往往满插繁花。
广西瑶族妇女发式因地而异,有头上插竹箭两根,约二尺长,分头发为两股,左右盘结,绕箭而上,又以纱巾覆盖,形状如蝶翼双立。有的则头戴竹箍,两端翘起,形状像牛角,再系以珠子丝绸扎紧。浙江东部一些地方的畲族妇女,头饰用竹筒制成,长三尺左右,外面包以红呢,嵌以银边,竹筒前后都钉有一个银牌,并挂上白色串珠。根据不同饰物,可以判断不同族群的生活习惯和特性,可以通过不同饰物的搭配、组合传递特定思想或文化信息。
在这里,人体饰物不仅反映着原始人的喜怒哀乐,而且还把这种生活文化信息传播到族群每个成员当中,甚至传播到临近或敌对氏族群体之中。原始广告传播的功能也表现得较为强大,具有明显的广告“告知”功能。
在原始社会及文明早期漫长的岁月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地区的不同人群,传递信息的方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靠肢体语言进行的,特别是一对众、群族对群族之间特定的、具有“告知”和“识别”功能信息的传递,都是以这种方式来完成的。肢体语言在这里成为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传播媒介。
相关参考
标识传情鼓与吹原始人使用肢体语言传播信息受到局限时,为达到“广而告知”的目的,更多的则是依靠现实世界的自然物来实现信息的传递。这些自然物,一种是自然界自然生成或存在的,如树木、岩石等。另一种虽然是人类
《吕氏春秋重言》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代多战事。一次,齐桓公跟宰相管仲密谋发兵讨伐莒国。可是不等付诸行动,他们要讨伐莒国的消息已经传遍全国。密谋泄露,莒国方面闻讯,很快做了迎战齐国的准备,自然
《吕氏春秋重言》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代多战事。一次,齐桓公跟宰相管仲密谋发兵讨伐莒国。可是不等付诸行动,他们要讨伐莒国的消息已经传遍全国。密谋泄露,莒国方面闻讯,很快做了迎战齐国的准备,自然
生命的修复世界最宝贵的财富也许就是生命了,因为生命对每个人来说仅有一次。在人类生命的长河里,天灾、人祸、疾病以及遗传等诸多因素致使部分人肢体残缺、器官功能丧失,备受生活的煎熬……然而,在科学迅速发展的
万物的语言信息是什么?《辞海》、《新华字典》等作出的是狭义解释:1.音讯;消息。2.通信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消息和信号的具体内容和意义;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
动物拥有自己的语言吗?虽然动物不像人类那样通过书面文字和口语进行交流,但它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沟通和传递信息的方式。研究发现,动物之间在沟通时不仅使用声音语言,还使用许多无声的语言。例如:鹿是靠尾巴的动作
动物的“多媒体”语言人有人言,兽有兽语,鸟语花香,万物有灵。许多动物,例如昆虫、鱼类和一些哺乳类是依靠特殊的化学气味来辨别同类和传递信息的。昆虫的语言是气味。和人类一样,昆虫间也时时需要交往和联系。它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动物的“语言”是指动物利用声音、动作或化学气味来传递信息,彼此“沟通情意”。这是一种奇特的语言。科学家们研究发现,猴子有30多种词汇,海豚有500多种词汇。海豚之间能进行这样的对话:
结绳和契刻记事人类社会之初,生产力极其低下,出于生存的需要,人们不得不联合起来,采用原始、简陋的生产工具,同大自然作斗争。为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语言诞生了。但语言一瞬即逝,它既不能保存,也无法传到较
为什么称舞蹈为“艺术之母”?原始人最早是通过自己身体的动作与他人交流的。这种“无声的语言”既是人类首先使用的交流手段,也是一种传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孕育着原始舞蹈。舞蹈早于旋律型的音乐,甚至也早于语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