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百科 万物的语言
Posted 信息
篇首语:越工作越能工作,越忙碌越能发明出闲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百科 万物的语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识百科 万物的语言
万物的语言
信息是什么?《辞海》、《新华字典》等作出的是狭义解释:1.音讯;消息。2.通信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消息和信号的具体内容和意义;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或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或者物质状态能有这么庞大,没有一种“东西”能像它们那样跨越物质和精神之间,像西方人崇拜的上帝一样“无所不在”,虽然从来没人看到过“上帝”。
作为物和心之间的“媒介”,信息纷繁复杂,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信息是一切物质运动的映射、传递和记忆。
“物质不灭”是指物质在运动中转化成别的东西,而“原态”已消失了,但作为物质在运动中转化的信息“记录”,却比物质本身还要维持长久,虽然“记录”不是事物本身。
比如50万年前消失了一颗与地球相撞的流星,陨石却留下了它的回忆。所有事物的运动都有轨迹,传递出来的信息就是“万物的语言”,信息不是蜜,但它们却能粘留一切!
“信息”可能什么都是:“一切都有信息”;也可能什么东西都不是,因为它们不是“东西”,只是东西的存在或运动状态的映象。但信息又是无限的,因为“东西”是无限的,时间也是无限的,无限的时空就会产生无限的信息,甚至信息泡沫。
我们先从“信息是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等定义着手,来“图解”和分析下面图片给出的信息吧。
这是一间普通的旧式房子,表面看是相对封闭的空间。
按系统论来看,“能引起系统主体状态变化的一切因素都是信息,它既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能量,也可以是物质、能量在时间、空间中的分布形式”,图片传递给我们的视觉印象有:
(1)靠桌子站着一个年轻孕妇,在读一张字条或信。
(2)桌子上有一台老式电话机,一个芭比娃娃。
(3)一条狗嘴里衔着报纸,也许是邮件。
(4)墙上贴着一幅画,画面是长城烽火台上浓烟滚滚,一个胸前挂着照相机的战地记者,还有几只信鸽在飞。
(5)柱子上斑驳的对联(下联)写着篆书“家书抵万金”。
(6)左边有个女郎,同平面上有一只挂钟,一条“中华结”,前景是一台收音机(收录机)
如果你看得仔细一点,就会发现更多信息:
(7)挂钟刻度上的数字钟点是反字;那根“中华结”上的“福”字也是反字,那狗有背影映象,从中可推断:画面左边看到的其实是镜像,女郎和同平面的物像都是从镜子里反射出来的。
(8)女郎在打翻盖手机,什么品牌呢?既然出现了手机,我们可以推断出图片反映的年代(信息)。
(9)镜中的女郎是真实的人,还是手机模特的海报广告?如果是真实的人在通话:看不见的无线电波上帝般“无所不在”。
最“无所不能,无孔不入”的信息传递媒介是语言文字:文字可以突破时空,超越视听觉,在各种介质上成为永恒的记忆。
画面上虽然只看到“家书抵万金”下联,但通过画面的外延你可以联想到上联是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句,画面和诗句使人产生无穷的想象,足够写一个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不可忽视的是:光线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如果没有光线,什么也看不见,无论是你正看着的这本《信息物语》,还是整个地球。
这间屋子并不是真正封闭的,报纸、电话线把它和整个世界连接起来,还有阳光、空气、声音、无线电波无孔不入、地心引力、地球磁场等等,都在发生着作用……
如果你想得更深入一点:那孕妇的体内还有一个小生命。
脐带、羊水、血脉、呼吸、胎动、遗传基因,种种生命信息都在与他(她)的母体在交流着。那孕妇认可了“胎教”的说法,看信时读出声来,那是读给未出生的小宝宝听的;那信是孩子他(她)爸从远方寄来的。
从画面传递的信息可以推断,那未出生的小宝宝可能是个女孩,那个芭比娃娃也可能是她爸爸从远方寄给她的礼物;如果是托人带来的,那么就是最古老的“实物传信”方式了。
有人在实验中发现:胎儿特别喜欢听爸爸的讲话声音,在爸爸的歌声和抚摸下,能用似乎“陶醉”了的轻轻摇晃动作来表示他(她)的满意情绪。婴儿出生后哭闹时,母亲往往不能使其安静下来,而父亲却可以通过唱婴儿熟悉的歌曲和抚摸动作使其尽快安静下来或入睡。这大概与胎儿不喜欢高、尖、细的声音(这种声音常常会造成胎动增加),而喜欢低沉、宽厚的声音有很大的关系吧。
所以,一些心理学家建议爸爸给胎儿讲话,创造那种与出生后的婴儿建立亲切、深厚的感情的先决条件。
由爸爸对胎儿讲话,胎儿能够通过听觉和触觉,感受到不仅有母爱,而且还有父爱的温暖,这对胎儿的感情发育有莫大的好处。
父亲抚摸胎儿并同他(她)说话,这对做母亲的在心理上也是一种极大的安慰。这种信息流同时会通过胎儿的脉动传导到母亲身上,完成三向的“生物波”交流,达到天伦之乐的最好心理气氛。
有一位做父亲的就是这样同胎儿交谈的:“小宝宝呀,你的小手在哪儿?伸出来让爸爸摸摸吧。你的大脑袋呢?现在长头发了吗?妈妈经常为了你吃核桃和黑芝麻,你的头发一定是又黑又亮的,对吗?今天又有什么新本事呢?哦,会踢了。那就轻轻地踢一下吧,可千万别把妈妈踢疼了。刚才听到音乐了吗……”
极为有趣的是,这个常与爸爸对话和玩耍的胎儿,每天晚上到了10点钟就“急不可待”地胎动起来。
这样,我们对信息是什么有了一个大概的直观印象。
相关参考
肢体语言饰物记古代社会的人们传递信息,往往借助特定的肢体动作、有声语言及文身、饰物、舞蹈等以身体为传播媒介或载体的广告传播形态来达到目的。身体或肢体是最为原始的广告媒介,其媒介功能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
动物拥有自己的语言吗?虽然动物不像人类那样通过书面文字和口语进行交流,但它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沟通和传递信息的方式。研究发现,动物之间在沟通时不仅使用声音语言,还使用许多无声的语言。例如:鹿是靠尾巴的动作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动物的“语言”是指动物利用声音、动作或化学气味来传递信息,彼此“沟通情意”。这是一种奇特的语言。科学家们研究发现,猴子有30多种词汇,海豚有500多种词汇。海豚之间能进行这样的对话:
结绳和契刻记事人类社会之初,生产力极其低下,出于生存的需要,人们不得不联合起来,采用原始、简陋的生产工具,同大自然作斗争。为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语言诞生了。但语言一瞬即逝,它既不能保存,也无法传到较
为什么称舞蹈为“艺术之母”?原始人最早是通过自己身体的动作与他人交流的。这种“无声的语言”既是人类首先使用的交流手段,也是一种传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孕育着原始舞蹈。舞蹈早于旋律型的音乐,甚至也早于语言和
空调是怎样发明出来的一年四季的交替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世间万物休养生息的一个必要过程,但是,夏季的炎热和冬季的寒冷往往让人感到不适。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发明了空调,他就是威利斯·哈维兰·卡里尔
2.太阳为什么能发光发热?太阳是地球生命能量的来源,它的光芒哺育万物,让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维持;它的热量带给我们温暖,从而营造出适宜生存的居住环境。那么,这轮“照耀”终生的大圆团,是通过什么来发光发热的
身体中的“计时器”导读在地球上,整个生物界都按照同一个时刻表有规律地生存着,比如到了夜晚,地球上的万物就会入眠,清晨的时候,小鸟就开始啼叫。在早晨的特定时间,你就会按时醒来,当然在时刻改变的时间里,则
沙尘暴并非总是坏事尽管对人类来说,沙尘暴是令人惊恐和厌恶的灾难,然而来自科学界的声音告诉我们,它同洪水、地震和火山喷发一样,是大自然万物消长中的一环。沙尘暴由来已久在地球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沙尘暴从未停
植物之间怎样“对话”?生物学家们早就发现:植物,尤其是同类植物之间是完全可能进行“语言”交流的。那么,植物之间究竟是怎样实现“对话”的呢?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生态学家发现,在一片柳树林中,一旦某一棵树遭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