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山中宰相陶弘景》的历史故事
Posted 茅山
篇首语: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山中宰相陶弘景》的历史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山中宰相陶弘景》的历史故事
山中宰相陶弘景
隐士中有那么一种人,他们虽然没有官职,也不肯出来做官,但他们并不是完全和官场断绝来往,反而往往和官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人甚至对政局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之所以称他们为隐士,完全是因为他们过着貌似隐居的生活,但实际上早就已经入世了。陶弘景的事迹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陶弘景是丹阳人,据说他母亲曾经梦到青龙从她怀里出来,而且还有两个神仙手捧香炉来到她的房间,不久他母亲就怀孕了,生下了陶弘景。他小时候有不同常人的想法,10岁的时候得到了葛洪的《神仙传》,不分白天黑夜地研读,从此有了养生的志向。他对别人说:“仰视青云,目睹太阳,感觉不是很遥远的事了。”长大后,他身高七尺四寸,神态仪表明朗俊秀,眼睛炯炯有神,眉毛宽广,身材修长,耳朵很大。他读书一万多卷,擅长下棋弹琴和草书隶书。

瘗鹤铭 南朝梁 陶弘景
陶弘景不到20岁的时候,萧道成当了宰相,把他封为诸王的陪读,授予奉朝请的官职。他虽然生活在豪门之中,但关起门来不和其他人来往,只是以读书为最要紧的事,朝廷的礼仪和规章制度一般都要向他请教。后来陶弘景上表辞去了官职,皇帝同意了,并赏给他丝帛。等到他离开的时候,朝廷百官在征虏亭为他设宴饯行,因为人很多,帐篷设得太多,车马把道路都给堵塞住了,大家都说刘宋以来还没有出现过这种盛况,朝野上下都觉得这是件很有面子的事。
从此,陶弘景就在句容的句曲山隐居了下来,他常常说:“这座山下面是道教的第八洞天,名叫金坛华阳之天,周围有一百五十里,从前汉代的时候有咸阳三茅君修炼成仙,来掌管这座山,所以叫它茅山。”他在山里修建了一座道观,自称华阳隐君。开始跟随东阳人孙游岳学习道家的符图经法,造访了许多名山,寻找仙药,每次经过山涧峡谷的时候,他都会端坐下来或者仰卧其中,吟咏盘旋而不能停止。当时沈约担任东阳太守,他认为陶弘景情操高尚,写信邀请,但陶弘景就是不去。
陶弘景为人圆通,谨慎谦虚,事情的发展曲折在他心中跟明镜一样,遇到什么事他都一目了然,说话没有矛盾,即使有也会马上发现。后来宜都王萧铿被齐明帝杀害,当天晚上,陶弘景梦到宜都王前来和他告别,说了很多神奇古怪的事,醒来后他根据梦里的事写下了《梦记》这本书。
他修筑了三层楼,陶弘景自己住在最上层,徒弟们住在中间那层,来访的宾客则住在最下面,于是他就这样和外人隔绝开了,只有一个家童在他身边伺候他。他很喜欢风吹松树的声音,每次听到这种声音都感到十分高兴愉快。有的时候他一个人在泉水和石头之间游玩,看见他的人都以为他是神仙。
陶弘景喜欢著书立说,更喜欢追求奇怪的东西,他很珍惜时间,年纪越大越勤奋,尤其精通阴阳五行和风角星算,还有山川地理、方图产物以及医术本草等方面的学问。他写了一本《帝代年历》,还制造过一台浑天仪,说那东西是“修炼道法所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史官才用”。
萧衍平定建康后,开始议论禅让的事。陶弘景听说后,四处援引图书和谶语,中间很多地方都有“梁”字,让弟子献给萧衍。萧衍和陶弘景老早就有交情,等到他当了皇帝后,和陶弘景的友谊更加深厚了,两人之间通信问候没有间断过。总是有达官贵人到陶家去拜访,所以后人才会给陶弘景取了个“山中宰相”的绰号。
后来陶弘景搬到茅山积金东边的小溪边居住。他擅长辟谷和气功等养生方法,所以过了80岁还显得很年轻。他十分羡慕和推崇汉代张良为人处世的方法,称赞“古代的贤人没有一个能和他相比的”。有一次做梦梦见佛祖传给他《菩提记》,并称他为胜力菩萨,他醒来后就跑到阿育王塔去发誓受戒,受了佛门五大戒。萧衍来到南徐州,对他的风采清名感到很钦佩,把他召到后堂,两人谈论了几天后才让他离去,非常敬重他。之后他派人送了两把宝刀给萧衍,一把名叫“善胜”,一把名叫“威胜”,都是难得的宝贝。
陶弘景在85岁那年去世,死的时候容貌颜色都没有变,皇帝下诏追赠他为中散大夫,谥号贞白先生,并派皇宫里的官吏为他料理丧事。他曾经留下遗书要薄葬,他的弟子们就照他的吩咐办理了他的后事。
相关参考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实际上也出奇人。在南北朝时期那段历史上的大乱世,就有这么一位奇人。他在山中过着闲云野鹤般悠闲的日子,虽不在庙堂,但凡大事,国君常常咨询于他。人虽在山中,却仍能影响一些重大决策
陶弘景陶弘景别名华阳隐居、山中宰相,出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是南北朝时期南梁的文学家、医学家,历经宋、齐、梁三朝,是当时有名的人物,他对本草学贡献颇大,可以说是一位博物学家。陶弘景的故事>于齐永明
陶弘景,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集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等。个人生平>自幼聪明异常,十岁读葛洪《神仙传》,便立志养
南北朝人物本名:陶弘景别称:华阳隐居、山中宰相字号:字通明所处时代:南北朝(南朝齐梁时期)出生地: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出生时间:公元456年去世时间:公元536年主要成就:编著成《本草经集注》《本际
南朝齐梁时医学家、道士和道教思想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南京)人。梁武帝(502—549在位)礼聘不出,但朝廷大事辄就谘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卒谥“贞白先生”。主张儒、释、道三教合流
陶弘景画像 陶弘景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医学家和文学家的身份集于一身,这陶弘景也是略厉害,他有着什么样的经历呢?陶弘景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陶弘景简介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
陶弘景画像 陶弘景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医学家和文学家的身份集于一身,这陶弘景也是略厉害,他有着什么样的经历呢?陶弘景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陶弘景简介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
陶弘景画像 陶弘景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不是太熟悉,喜欢历史文学的人可能就会知道了。陶弘景这个人,不仅精通医药和炼丹,还写下不少的著作,那陶弘景有什么之称,陶弘景号是什么? 陶弘景有什么之称 陶
陶弘景是南朝著名的隐士,字通明,所以后世称其为陶通明。所谓“通明”,可以两种解读,一是开通而贤明,语出《荀子》的“求仁厚通明之君而托王焉”,二是通晓明了。如果是第一种意思,那么陶弘景取这个字,其实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