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生产关系的调整

Posted 土地

篇首语: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生产关系的调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生产关系的调整

生产关系的调整

元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元朝的黑暗统治。在农民起义过程中,蒙古贵族、色目大商人、上层僧侣和一部分汉族大地主,受到沉重打击,有的逃散,有的被镇压,“往年大姓家,存者无八九”,因而土地占有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全国各地,特别在北方,出现了大量无主荒田,有的是元朝的官田,有的是蒙古贵族的“庄田”,有的是“废寺田”。贫苦农民占有这些土地,从而使自耕农的数量有所增加,土地集中的现象有所改变。在农民战争中,元朝的许多奴婢、驱口、军驱等参加了农民起义军,通过农民战争,他们获得了人身解放。四川、江南地区的佃客,也因为地主势力受到严重打击而改善了政治地位,其中许多人获得了民籍。手工业工匠的地位也有所改善,他们除了在规定时间内为封建国家服役外,其他时间都可以“自由趁作”。所有这些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关参考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外政策有哪些调整?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后期,美苏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赫鲁晓夫上台后,面对着复杂的国际形势:冷战气氛浓厚,美国广泛建立军事包围圈,德国和柏林问题亟待解决,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赫鲁晓夫不

世界条约 日汪密约的影响、签订过程和主要内容

1939.12.30上海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要领一、日支两国政府,以附件一所载调整日支新关系之原则为准据,调整两国之新国交。二、承认事变中新国交修复从前既成事实之存在,按事态之许可,以前条之原则为准据,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社会契约

南斯拉夫·社会契约调整自治的联合劳动中的相互关系的新方法。它符合和表现一般的自治制度的实质。劳动者及其自治组织从共同的和个别的利益出发,以这种新方法自由地调整相互关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宪法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劳动法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劳动法调整南斯拉夫劳动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个法律部门包括关于下列各方面的法律规范:关于劳动组织和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关于劳动关系的建立

清朝 农业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明末清初农民的斗争,使封建生产关系得到了较大调整,清统治者所采取的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措施,对清代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垦荒扩大了耕地面积。顺治八年(1651年),政府所掌握的耕地

世界历史 1974年6月19日《大西洋关系宣言》通过

1974年6月19日《大西洋关系宣言》通过《大西洋关系宣言》,亦称《新大西洋宪章》。系70年代中期重新确立变化了的欧美关系的一份重要文件,集中反映出美国与其欧洲盟国关系的调整。宣言在1974年6月19

美国 美国·1933年5月12日农业调整署设立

1933年5月12日农业调整署设立罗斯福新政期间依据《农业调整法》所设立的执行机构。1933年5月12日,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设立农业调整署,通过政府补贴的办法来鼓励农民缩减耕地面积,减轻农产品过

世界历史 1959—1960年战后东西方关系首次缓和

1959—1960年战后东西方关系首次缓和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东西方国际关系出现了短暂缓和时期。美国在朝鲜战争结束以后,在对外关系方面进行了部分调整。苏联在斯大林去世后,也在外交政策上出现某种松动

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对城市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浦东开发开放,也谱写了上海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篇章。作为创造昨日辉煌的老工业基地,浦东开发开放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浦东开发为契机,通过东西联动,加快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的整体性调整,全

老式机械坐钟表如何调整时间快慢的

机械钟表的快慢调整通常用快慢针改变游丝的有效工作长度:游丝加长,摆轮游丝组件的振动周期增大,手表走慢;相反,游丝缩短,振动周期减小,手表走快。这种调整最好用校表仪边调边校,达到满意为止。如没有仪器,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