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农业的发展

Posted 甘薯

篇首语:存储阳光,必有远芳;心中有暖,又何惧人生荒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农业的发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农业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

明末清初农民的斗争,使封建生产关系得到了较大调整,清统治者所采取的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措施,对清代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垦荒扩大了耕地面积。顺治八年 (1651年),政府所掌握的耕地面积只200多万顷,到康熙二十四年 (1685年) 增到607万多顷,乾隆三十一年 (1766年) 增到740多万顷,嘉庆十七年 (1812年),又进一步增加到790多万顷。很多官田和地主隐瞒的土地、边疆地区垦辟的土地,还未包括在内。

人口增长很快。顺治十八年 (1661年) 记到户口册上的人丁1900万,康熙二十四年 (1685年) 人丁2034万,康熙五十一年 (1712年) 颁布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时,人口2460万,这时的人口数如果是人丁的四倍就是1亿了。乾隆六年(1741年) 人口统计不限人丁,大小男妇都在内已达1亿4千万,嘉庆二十四年 (1819年) 增加到3亿多。

由于明末清初黄河下游堵塞、黄淮汇流,多处决口,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灾害。康、雍、乾三朝极注意河工,完成了永定河的修竣,开挖了200多里的新河道,治河经费每年300万之巨,次第修复了淮、黄故道,缓和了黄淮水患,又扩大江浙海塘的修筑,将海滩开为良田。

粮产增加,稻米每亩最高可达六七石,台湾1年所产稻米可供岛上4年之用。甘薯种植推广到北方,在浙江甘薯已占民食之半。经济作物发展很快,棉花种植遍及全国,台、粤、闽普遍种甘蔗,烟草、桑、茶、苎麻种植也都增加。

顺、雍、康、乾四朝,清代农业生产发展是迅速的。

相关参考

清朝 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生产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得到显著的发展。纺织工业在清代占有重要地位。南京、苏州、杭州、佛山、广州等地丝织业都非常发达。南京织机,乾、嘉时期达3万多张,丝织品畅销全国。苏州城的东城比户

清朝 江浙农技大革新

江浙农技大革新在清朝前期,江浙一带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主要仰仗农业技术的进步。乾嘉时期,江浦一带的“富农”生产工具齐备,锄、犁、耙、耧、耘荡、秧马、水车等农具,无所不有。松江府普遍使

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发展阶段:(一)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以前)中国农业大约起源于一万年前。它是在采集和渔猎经济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农业的产生,为人类的文明

什么是现代农业发展

1现代农业概述1.1相关概念1.1.1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设施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它是在采用大机器生产的现代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

“九五”是我国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阶段,围绕攀登科技新高峰、服务农业主战场的主题,农业科技工作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分别在十大领域相继取得重大进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农民的增产增收提供了坚

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农业发生于新石器时代。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在长达八九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农业曾经有过许多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创造,但也经历过漫长的停滞时期。近代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沦为半封建

普米族农业发展史简介 普米族农业

普米族的社会经济,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小农经济,农业是普米族社会经济的主要生产部门。在封建领主制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较缓慢。普米族在长则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与周围的汉、白、摩梭等民

普米族农业发展史简介 普米族农业

普米族的社会经济,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小农经济,农业是普米族社会经济的主要生产部门。在封建领主制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较缓慢。普米族在长则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与周围的汉、白、摩梭等民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

1.农业生产力的进步(农具、耕作技术、发展原因及发展表现等):(1)商和西周时期,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绝大部分的农具用木、石、骨、蚌制成,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人们已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2)